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TBM装备设计探讨
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TBM装备设计探讨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工程地质风险分析 ①大埋深高地应力条件下岩爆、坍塌及围岩大变形风 险; ②破碎带、软弱围岩条件下坍塌风险; ③长距离下坡施工条件下突涌水风险。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5
TBM支护措施分析
(1)开敞式TBM优缺点 优点:开敞式TBM施工硬岩时效果较好,具有较快 的施工进度。
的前提,技术方案是基础,设备管理是保障。由 于该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所以在TBM 的选型和设计 上应考虑充分,进行有针对性的 TBM 装备适应性设 计,从而提高 TBM 施工规避风险能力,确保 TBM 快 速安全施工。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谢谢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撑靴与已经拼装好的拱架干涉; • 撑靴通过后,拱架已经不起作用且塌落加重; • 撑靴位塌方或失稳时要大量回填,严重影响工期。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护盾式TBM优缺点
优点:安全防护能力强;
缺点:通过地应力变化大、破碎、块状围岩时如
不能及时迅速通过,刀盘和护盾有被卡住的危险; 一旦出现卡机,则处理起来非常困难,经常会导 致长时间停机。
尾盾向内收缩,尾盾与管片之间间隙过小时。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6
TBM地质适应性设计
兼开敞式与护盾式双重优点的TBM
(1)功能设计
主推缸、撑靴在盾体内;
撑靴在拱架安装器等支护系统前边; 配臵辅助推进缸系统;在不良地质条件下,撑靴
无法有效撑紧洞壁时 , 通过辅助推进方式进行快 速通过。
5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秦岭输水隧洞区主要发育有3条区域性断层,29条
一般性断裂带。 Ⅰ、Ⅱ、Ⅲ类围岩长度58.18km , 占总长度的 71.3% ;Ⅳ、Ⅴ类围岩长度 23.445 km , 占总长度的28.7%。
地下水主要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
岩类岩溶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三大类。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⑦拆机运输。为缓解工期压力,3-4#斜井间正洞在 TBM贯通后须进行二次衬砌,而TBM掘进结束并拆机后 大件须从3#斜井运出,确保在正洞已衬砌之后满足 TBM拆机大件运输是重点;
⑧仰拱现浇。在8.02m直径隧道TBM掘进及连续皮带机 出碴的条件下,同步进行仰拱现浇、拱墙二衬是本工 程重难点。
陈馈
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 TBM设计与施工
2012年10月11日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昆明
提纲
• 1 引言
• 2
• 3
工程概况
施工方案
• 4
• 5
重难点及地质风险分析
TBM支护措施分析
• 6
• 7
TBM地质适应性设计
结语
1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1
引言
随着TBM掘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内外长大 山岭隧道施工,多采用开敞式或护盾式TBM施工。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L2区喷射混凝土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Geological Risks and Support Measures
(3)开敞式TBM支护难点
开敞式 TBM 在软弱地层掘进时,软弱围岩无法为撑
靴提供足够的反力,造成撑靴破坏支护成果,从而 引起二次坍塌。这是开敞式 TBM 在软弱围岩地层中 最难解决的问题。
缺点:在软弱围岩中施工效果较差,易发生坍塌、开 挖速度慢、进尺短、立拱及砼回填量大、清碴时间长, 撑靴失效、拱架失效、易造成设备及人员伤害等。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坍塌碴石处理困难
回填量大
撑靴失效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支护失效
(2)开敞式TBM支护措施
L1
L1区域的设备: • 钢拱架安装器 •锚杆钻机 •喷混凝土机械手 •超前钻机 L2区的设备 •岩石钻机 •喷混凝土机械手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7)反坡排水
引汉济渭隧洞长距离下坡掘进施工,为有效防止突
涌水,隧洞排水设计至关重要,考虑突涌水的突然 性, TBM 配臵双排污系统,同时根据需要在隧洞内 设臵排水接力站,防止设备被淹,保证设备安全。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8)高岩温的冷却
引汉济渭隧洞最高岩温 42 ℃,最高外部环境温度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卡刀盘:掌子面围岩破碎不能自稳引起坍塌时。 卡前盾:围岩大变形,围岩应力作用在盾壳上产生
的摩擦力大于主推进油缸的最大推力时。
卡支撑盾:围岩变形量大挤压支撑盾,换步时辅推
油缸压力不能克服围岩作用在支撑盾上的摩擦力时。
卡尾盾:围岩在地应力作用下持续收敛变形,挤压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撑靴前置
撑靴前臵在机头部分,规避了开敞式TBM撑靴与支
护干扰的问题,取代开敞式TBM,同时又具备护盾 式TBM施工安全的优势。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3)防卡盾设计
进行紧凑型优化设计,尽量减少护盾长度,主机
采用倒锥形设计;尾盾设计成半圆形式,有效防止盾 尾卡住,恶劣地质段采用钢瓦片支护。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5)护盾式TBM支护措施分析
护盾式TBM施工,在围岩
状态较好的情况下,采用开 敞模式掘进,撑靴直接支撑 在岩壁并由此提供前进反力 ,无须安装管片;
当穿越软弱、破碎围岩时,则需要安装管片,由
辅助推进系统支撑在成型的管片提供前进反力,但往 往由于地应力变化大、围岩破碎,压迫盾尾变形,盾 尾间隙变小,管片难以脱出尾盾,造成卡机。
(1)工程重难点分析 ①反坡排水。TBM长距离下坡掘进施工,如何在发生 突涌水时及时将水排出,避免TBM被淹是重点;
②岩石硬度大。岩石主要为花岗岩、石英岩、闪长岩, 最大抗压强度达到240MPa,如何保证TBM高效破岩和 快速掘进是重点;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③隧道埋深大。最大达到2025m,地应力高。岭南Ⅱ、 Ⅲ类围岩为主,节理不发育处有岩爆风险;岭北Ⅳ、 Ⅴ类围岩段多,岩石破碎,有塌方风险;防岩爆和防 坍塌是重点;
由于钢瓦片容许一定
的微量变形,能起到效 果更佳的蛋壳效应,可 以有效减少和防止卡盾 现象的发生。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超前地质探测
紧随岩石初露位臵配臵 360度范围的超前双钻机系
统,进行地质取芯,排水孔,泄压孔等施工。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5)超前地质预报系统
必要时配臵ISIS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该系统独立于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TBM法施工段 TBM法施工段采用2台Φ8.02m TBM施工:
①岭南TBM通过3号斜井运至井底,在洞内组装调试
完成后向出口方向掘进;
②岭北TBM通过6号斜井运至井底,在洞内组装调试
完成后向进口方向掘进。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4
重难点及地质风险分析
开敞式TBM施工。
岭南段由中铁隧道集团施工;
岭北段由中铁十八局集团施工。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钻爆法施工段 钻 爆 法 施 工 段
进口段26.843km
斜井22.057km 出口段16.652km
0 号、 -1 号、 1 号、 2 号、 7 号斜井为 钻爆工区施工斜井,用于辅助施工 主洞。 3 号、 6 号斜井为 TBM 进洞、出碴通道 ,TBM通过斜井运至井底组装; 4 号、 5 号斜井为 TBM 中间辅助施工斜 井,当 TBM 施工通过 4 号、 5 号斜井后 ,出碴及风、水、电供应分别改为 从4号、5号斜井供给; 岭脊地段 TBM 拆卸洞设在 2 台 TBM 贯通 面附近,提前通过设一迂回导坑进 入主洞施工。
3
☞
1
引言
TBM地质适应性设计:针对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道
地质特点,对 TBM进行地质适应性设计。使 TBM 既具 有开敞式TBM 和护盾式 TBM 的双重优势 , 又能有 效克服现有开敞式和护盾式 TBM 的施工缺点,使其 具有更加广泛的地质适应性,改善TBM工作环境并确 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TBM设计原则:
枢纽、引汉济渭输水隧洞(黄三隧洞和秦岭隧 洞)、三河口水利枢纽三大部分工程组成。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2
工程概况
工程区位于陕西省中南部秦岭山区,跨越长江、黄
河两大水系,分布于陕南、关中两大自然地区。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秦岭输水隧洞主要穿越变质岩和岩浆岩地层,岩
性以变砂岩、千枚岩、片岩、石英岩、大理岩、 片麻岩和花岗岩、闪长岩为主。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工程具有地质条件复杂、大埋深、高地应力、高
地温、施工通风与运输距离长、反坡排水困难等 特点。
6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3
施工方案
进口及出口段共42.495km采用钻爆法施工;斜井及
TBM拆卸洞采用钻爆法施工。
岭脊地段39.13km拟采用2台德国海瑞克公司制造的
④长距离通风。4#斜井洞底到标段终点之间独头掘进 长度约12.4km,长距离通风是(42℃)。高岩温对TBM施工影响较大,施 工环境和设备散热困难,故障率明显增加,如何降低 岩温对设备和环境影响是重点;
⑥易坍塌。软弱围岩、破碎带及区域性断层TBM施工, 防坍塌、防卡机及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是重点;
36 ℃,隧洞进口水温 20 ℃,较高的环境温度对设 备和隧洞环境影响较大。为了在最热的季节将 T BM工作区域的温度冷却到 28 ℃,需配臵5台(通常 配臵 2 台即可)功率 450kW 的空气冷却机进行强制 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