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应从哪些方面开展
摘要:对体育教学目标、内容特点,学生学习需要,影响其参加体育课的因
素进行研究,为体育教师更好地开展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体育教师 教学目标 教材内容 课的组织 学习需要
影响因素
大学生对体育内涵的认识与理解,能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现在的体育运动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增强体质”和全面的追求“生物效应”,而是健
身、健美、教育、休闲、娱乐、调剂生活、缓解压力、修身养性和人际交往等等
兼而有之,从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意
识、能力和习惯,充分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打下良好基础。怎样使
教学形式更加富有吸引力,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动”
起来,从而让学生在运动中充满欢声笑语,在累中有“欢笑”,在苦时有“轻松”,
在轻松欢笑中又要有“汗水”进行研究,为体育教师在教学计划组织形式和课的内
容安排上提供客观依据。
一、走出健康“误区”,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在大学中,许多人认为自己正值青春年少,精力充沛,不经常锻炼对身体健
康不会产生直接影响,还有一些新生觉得自己刚刚经过高考和军训,应该全面休
息,其实,这些都是极为不正确的观点,体育锻炼是不分年龄、时间和地点的。
由于他们对体育知识的缺乏和了解,因此在生活中少了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甚
者持着有“煅不锻炼无所谓”的态度,对学校安排的体育课漠然视之,以各种理由
不参加或逃课,从而长期不参加体育运动,导致运动量不足,诱发体质下降,容
易产生各种疾病,直接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体育运动对健
康的重要性,认识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应全面正确理解“健康”的内涵,纠正那些
睡懒觉,开夜车,盲目减肥和自己害年轻的观点,主动走出健康误区,重视体育
运动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并积极地参与其中。
二、影响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因素
(一)教学内容。新颖能激发人们对事物的好奇心,易引起兴趣。学生对事
物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心的驱动力,从而激起求知欲,所以教学
内容要具有新特点、新创意。如:大学生爱美、爱整洁,在体育课中尤其是跳沙
坑和技巧等练习时,会产生矛盾心理,害怕弄脏自己的衣服和鞋袜,害怕技巧的
翻滚把自己头发弄乱,于是不愿意参加练习,但由于纪律的约束,他们会应付一
下,做个样子来“混课”,根本起不到锻炼身体和掌握技能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
学内容上一定要安排好,若一定要上,应提前通知学生做好服装鞋袜的准备,教
师也可以采用变向方法来让学生练习。教师也应在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积极性强
的项目上密切联系,从而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用富有游戏性和竞赛性的教学内
容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体育课或训练中有着举
足轻重的地位,教师的业务水平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首先体育教师是促
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组织者和知道者,是体育科学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方法的
传授者,所以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提高教师的
主导作用,教师本身的精神要饱满,口令要具有一定的磁力,语言要生动、风趣、
幽默,动作示范也要协调、优美、舒展大方,精、气、神、力要配合得当,做到
教之生情,授之生趣,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感染力。其次,体育教师必须和学生
建立一种民主、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有可能喜欢上你的体育课。要想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师生之间互相想尊重。教师也应努力提高自己道德修
养和业务水平,让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教师是值得尊敬、值得信赖、值得亲近的
人。同时用表扬和鼓励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
作用。
(三)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程序组织要严密、合理,教学方法要
新颖、实用、灵活、突出重点。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和接受能
力,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的特点采取不同措施,把教学过程中生动活泼、
节奏鲜明的效果体现出来。同时也要注意教学过程的难易深浅,对症下药。另外,
对体育教师来说,最积极的办法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业务水平,深入钻研教
材,改革组织教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真正获得运动的乐趣
和成功的体验,否则就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三、提高兴趣,使学生“动”起来
(一)提高教学质量,注重教学方法,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要使学生“动”
起来,就必须在“趣”字上下功夫,纵观学生对体育的评价,最朴素而真实的语言
就是“有趣”,而体育本身就具有娱乐功能,所以教师要对体育课精心设计,只有
新颖的教学设计,合理的内容搭配,严谨的组织教法,科学的练习,鲜明的个人
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步骤,巧妙恰当地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才能使学生主
动的“动”起来。然而目前学校体育之所以不受学生的青睐,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缺
乏娱乐性、新鲜性。所以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谈技巧”。“重健身”的指导
思想,利用小游戏,新颖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们强身健
体求知识技能的欲望,才有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动”起来。
(二)烘托气氛,陶冶情操。要为学生营造和谐气氛。调查结果表明,大部
分学生喜欢那些能够沟通情感“交流型”的教师。形式和发展具有特殊性质的关
系,积极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促进体育教学
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师生关系在体育教学效果中起到了一种“中介”作用,
知识传授、品德教育、情操陶冶、身体锻炼,只有在师生具有良好关系的人际关
系的条件下,对学生少批评,多指导,多肯定,多鼓励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
氛围中,学生对课堂教学才能有一种安全感和愉悦感,才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
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学生“动”起来。
(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悉心钻研教材。在现阶段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
陈旧老化,有时简单重复。教学内容设置和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现象还较严重,
达不到学校体育教学的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材体系结构内容设置不够合
理,学校体育运动在技术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因此,我们应根据新世纪课程体系
改革的目标,来选择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现代社会最需
要,最有用的健身知识和技能着力创设感染情景,所谓的感染,就是通过语言行
为,来引起别人的相同的思想感情,体育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设立情感情景、教
之生情、授之生趣,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感染力他能提高学生情绪的兴奋性和对
所学内容的接受性。
四、“科”“实”结合,“教”“学”有致,“务”“实”创新,激发学习欲
(一)体育课程内容应把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体育课程内容
的科学性是体现现代化突出表现,实效性是在加强基础知识,技能传授和基本能
力培养的前提下,使学生掌握那些现代社会最有用,最基本的体育知识技能,为
增强学生体质和终身从事身体锻炼打好全面基础。
(二)体育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多样化。体育课程内容是服从于体育课程
目标的,为此体育课程内容要多样化综合化。因此教学要全面,不能偏向某些项
目。在具体的一节体育课上,其内容安排既有技术教学,又有锻炼内容,项目要
多样且生动。
(三)竞技运动教材化。竞技运动是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素材,应消除“单
纯以竞技体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学校体育的教学内涵,对那些竞技技术
复杂,难度较高的项目不能直接搬进课堂,体育教师要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体
育教学内容素材的竞技性加以改进。在具体的教材内容上,逐步改变竞技性的专
业化的运动项目,重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本土体育内容。比赛规则是为专业水
平的运动员定制的,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按这个死规则活动,否则就显得
缺乏活力,应根据学生身体和身心特征,抓住运动中的主要因素简化规则。
(四)体育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只有具有高素质、创新意识和能力
强的体育教师,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从多
角度、多层次和多方位进行着手。(1)体育教师要具有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2)
具有视野广阔,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的信息和新知识。(3)建立“双师型”教师,
即教师既要了解生产、工艺和技术,又要懂得怎样去教学;既能讲体育理论知识,
又要指导学生的实验实习及体育课程的设计和现场教学,我们一定要理论联系实
际,结合生产,结合科研和技术改造来进行培养。(4)教师一定要掌握先进的教
学理论和创新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5)教师不
但具有管理学生能力,还要具有求知创新和设疑质疑能力,来激发学生的成功欲
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