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鱼腥草的利用价值与开发状况鱼腥草的利用价值鱼腥草 (HouttuyniacordataThunb, 学名蕺菜, 各地名称不一, 俗称有侧耳根、猪鼻孔、臭草、芩草等,属三白草科蕺菜属,是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
因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
原产于我国。
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及云、贵、川等地,野生在田埂和路沟旁。
鱼腥草主要以嫩茎叶和地下茎供作蔬菜食用, 全株可鲜用或晒干入药。
鱼腥草已经被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极具开发潜力的资源之一,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鱼腥草历来为野生植物。
上世纪 40年代初, 开始进行人工栽培。
近年来, 由于需求量不断增加, 逐渐为人们所重视, 现已发展成为一种商品性蔬菜。
第一章鱼腥草的利用价值与开发状况鱼腥草的利用价值鱼腥草 (HouttuyniacordataThunb, 学名蕺菜, 各地名称不一, 俗称有侧耳根、猪鼻孔、臭草、芩草等,属三白草科蕺菜属,是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
因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
原产于我国。
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及云、贵、川等地,野生在田埂和路沟旁。
鱼腥草主要以嫩茎叶和地下茎供作蔬菜食用, 全株可鲜用或晒干入药。
鱼腥草已经被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极具开发潜力的资源之一,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鱼腥草历来为野生植物。
上世纪 40年代初,开始进行人工栽培。
近年来,由于需求量不断增加,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现已发展成为一种商品性蔬菜。
(一鱼腥草的食用价值1.营养物质丰富鱼腥草是药食一体植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研究表明,在鱼腥草的化学成分中:每 100克干品中含蛋白质 5. 26克、脂肪 2. 41克,碳水化合物 67. 5克,还含有钙、磷、铁元素,以及维生素 C 、维生素 B 。
、维生素 E 和多种氨基酸。
此外,鱼腥草还含有鱼腥草素 (一种挥发油等物质。
·1’鱼腥草营养好,全株可以食用。
其食用的方法很多,可凉拌、炒食、做汤或腌渍,能制作多种具有独特风味的菜肴。
2.广多用途(1直接食用在四川、江苏等地,鱼腥草的食用法通常是凉拌。
即将鲜茎叶洗净,用开水浸烫一下,再加入盐、酱油、醋、姜、麻油等调味品,拌匀即可。
幼嫩鱼腥草茎时‘用开水略烫后捞出,可作汤或作馅食用。
在民间,鱼腥草被大量用于各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菜肴制作。
此外, 还直接用于炖肉、下面、煮粥等。
鱼腥草直接食用, 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别有风味。
(2作保健饮料栽培的鱼腥草,淀粉及可溶性纤维增多,制成可溶性纤维饮料是减肥的保健佳品, 该饮料近年来在海外市场销售很好。
以鱼腥草作为主要原料研制开发了一种具有清热、健脾、解暑等多功能的保健饮料。
该饮料是将鱼腥草在一定的温度下热浸, 在所获取浸液中加入除掉了鱼腥草气味的原料, 最后通过饮料加工工艺, 制得的有清香味、酸甜适口的保建饮料。
(3作鱼程草茶将鱼腥草深加工成鱼腥草茶,不仅没有鱼腥味,而且经开水冲泡,色似红茶, 散发出类似肉桂的香味。
邹元友曾报道, 鱼腥草的根茎按制茶工艺可制成香喷喷的粉末状的鱼腥草茶。
王祥初报道鱼腥草茶具有减肥作用。
(4酿嗣鱼腥草保健滔日本的今村英男以鱼腥草、蜂蜜及其他配料,经发酵后制成一种集多种保健功能为一体的鱼腥草酒。
通过日本大量的临床病理案例研究得知,该保健酒对便秘、低血压、高血压、眼睛疲劳、机体疲劳、贫血、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湿疹、荨麻疹、痔、糖尿病、脱发和脚癣等几十种疾病有广泛的疗效。
鱼腥草保健酒投放日本市场后, 受到日本顾客的青睐。
鱼腥草酒经我国解放军 302医院药物研究所和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临床验证, 对癌症患者在接受放射性治疗中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有缓解和治疗作用。
这些以鱼腥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鱼腥草饮料、鱼腥草茶、保健酒等保健食品,在肿瘤辅助治疗、老年病防治、多种感染性疾病控制及健身、美容、保健方面,均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5其他用途鱼腥草作为一种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野菜,也可作为其他食品的添加物,如制作成别有风味的鱼腥草面条、面包、汉堡包、方便面等。
鱼腥草相关食用产品的开发也非常广泛, 以鱼腥草为主要原料具有清热、健脾、解暑功能的系列产品相继上市。
(二鱼腥草的药用价值1.药用成分根据《中药辞海》述记,鱼腥草含蕺菜碱、槲皮苷、异槲皮苷、瑞诺苷、金丝桃苷、阿夫苷、芸香苷等黄酮类化合物。
挥发油主要成分有癸酰乙醛 (鱼腥草素和月桂醛, 两者均有特异气味。
有机酸类成分有绿原酸、棕榈酸、亚油酸、天门冬氨酸、马兜铃酸、油酸和硬脂酸等; 氨基酸成分有谷氨酸、天冬氨酸等。
此外, 还含 d 一柠檬烯、甲基正壬基酮、癸醛、癸酸、 a 一蒎烯、莰烯、芳樟醇、乙酸龙脑酯和丁香烯等。
鱼腥草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
对鱼腥草挥发油有效成分的研究, 国内外已有许多报道。
其检测方法多是采取气相色谱和薄层层析分析手段。
鱼腥草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鲜草所含的抗菌有效成分挥发油主要是鱼腥草素,即癸酰乙醛 (De— canoylacetaedehyde 、月桂烯 (Lauricaldehyde、甲基正壬基酮(Meehy12nonylketone、癸酸 (capricaid和月桂醛、癸醛等。
但不同提取方法,其成分有所差异。
现代研究表明,鱼腥草挥发油含量为:用超临界 CO 。
萃取法为 1. 764%,水蒸气蒸馏法为 0. 040%,石油醚法为 0. 082%。
这三种方法所得成分不同:超临界 CO 。
萃取法主要成分为癸酰乙醛 (14. 393% 、环六烷一 2一烯一卜醇 (12. 985% 、甲基正壬酮 (6. 555% ;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挥发油化学成分种类最多,主要成分为甲基正壬酮 (23. 387% 、卜壬醇 (5. 524% 、癸醛 (4. 385% ;石油醚提取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十六酸 (3. 183% 。
超临界 C0。
萃取的鱼腥草挥发油癸酰乙醛含量高达 14. 393%,而水蒸气蒸馏的鱼腥草挥发油不含癸酰乙醛,可能在加热条件下,癸酰乙醛被氧化为癸酰乙酸,后者极易降解为甲基正壬酮。
此外,挥发油的含量还因植株部位不同而异。
如按不同部位提取,则根挥发油含量 >叶挥发油含量 >茎挥发油含量。
此外蕺菜碱、槲皮苷、异槲皮苷、金丝桃苷、阿夫苷、芸香苷等黄酮类化合物也可作为药用成分。
2.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I药理作用文献资料对鱼腥草药用价值的评价众多,历代药书和文献都有记载。
中医药学对鱼腥草的认识源于汉代。
《吴越春秋》称其为岑草, 《唐本草》称其为俎菜, 《救急易方》称其为紫蕺,南北朝的《名医别录》、唐朝《唐草本》、明朝《本草纲目》及《滇南本草》、清代《本经逢原》等古籍,均记载并指出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 利尿消肿” 等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鱼腥草还具有很多全新的用途。
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和药理试验,表现为抗菌、抗病毒和利尿等作用。
①抗菌作用鱼腥草的有效成分癸酰乙醛等有抑菌作用。
体外抑菌试验表明, 鱼腥草素对卡他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和分枝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伤寒杆菌和钩端螺旋体,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另外,鱼腥草素与 TMP 配伍,还有协同作用, 抑菌效果显著增强。
②抗病毒作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 观察到鱼腥草提取物, 对亚洲甲型病毒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 (ECHO, 。
的致细胞病变作用。
鱼腥草非挥发油提取物,可明显预防小鼠感染流感病毒。
此外, 研究发现, 鱼腥草提取物对出血热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③抗炎、利尿作用鱼腥草槲皮苷能扩张肾动脉,增加尿液分泌,具有利尿作用等。
鱼腥草煎剂对大鼠甲醛性足肿胀, 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能够抑制浆液渗出, 促进组织再生和伤口愈合。
鱼腥草提取液灌流蟾蜍肾或蛙蹼,可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及尿液分泌增加。
④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鱼腥草可以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 显著提高外周血 T 淋巴细胞的比例, 提高血清溶血水平及增加小鼠淋巴结中淋巴细胞数目, 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能力。
合成鱼腥草素对脾切除致使免疫功能下降的小鼠有缓解作用。
此外, 鱼腥草性微温, 味辛,有消肿解毒的功效。
其提取物还有抗钩端螺旋体、镇咳、抗放射、镇痛和止血等疗效。
⑤保健作用在日本,鱼腥草受到青睐,传统上称之为“十药” ,作为时髦的保健佳蔬,认为鱼腥草有抗菌、消炎、助消化、清热、解毒、抗过敏、抗辐射和防癌、抗癌等明显作用,除采用传统药方、药膳食疗外,还以功能性保健食品 (茶、饮料等食品添加物等方式应用。
(2鱼雇草帕‘床应用传统中医学认为,鱼腥草性凉味辛,入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杀菌消炎、排脓消肿的功效,所以临床上常用鱼腥草治疗呼吸道疾病。
现代医学临床广泛用于治疗肺炎、咯血、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流感、感冒发烧、宫颈糜烂、肺癌、肾病综合症、鼻炎、流行性腮腺炎、慢性咽炎和前列腺炎等多种疾病。
中医临床研究表明, 鱼腥草煎剂对咳血、肺脓疡、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疗效。
鱼腥草制剂可以抑制多种细菌,从而对肠炎、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有作用; 可治疟疾、淋病、白带、水肿、湿疹、痛肿和痔疮等病症。
鱼腥草药用功效高,其提取物具有丰富的有效成分和一定的药理作用, 可制成煎剂服用或注射液、滴耳液和糖浆等广泛应用于临床。
由于鱼腥草的抗感染作用,已用于治疗术后感染、病毒感染、肛肠病、脓皮病和前列腺炎等;此外鱼腥草还对 ,'bJL 肾炎、慢性肾炎和肾病等泌尿系统疾病,以及慢性宫颈炎、附件炎等妇科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还可作为服毒急救的催化剂。
对鱼腥草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表明, 鱼腥草生物活性较高。
由于它既克服了西药的弊端, 又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持久性,同时资源丰富,使用安全。
因此,它临床应用的前景乐观,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近年来,随着鱼腥草注射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其煎剂逐渐被注射液所取代。
鱼腥草素现已制成片、针、冲、雾化等剂型,广泛用于人体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在临床应用中, 鱼腥草制成的药剂主要有口服液和注射液。
目前, 国内外已把鱼腥草素用于贫血、便秘、胃肠炎、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多种炎症和癌症等方面疾病的预防、治疗与辅助治疗。
实践证明, 鱼腥草在营养保健和防病祛疾上,具有广泛的实用开发前景。
二、鱼腥草的开发状况 (一鱼腥草的生产、利用现状鱼腥草历来为野生植物。
近年来, 由于需求量不断增加,价格上升,种植规模逐渐 (一鱼腥草的生产、利用现状鱼腥草历来为野生植物。
近年来,由于需求量不断增加,价格上升,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在我国长江流域一些地区种植较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