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内容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内容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内容
实现由单边格局向双边格局转变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由单边格局向双边格局转变,目的是要打破“军”与“民”单边发展、从各自利益出发、相对独立运行的格局,实现“军”与“民”协调发展、互利共赢、双向一体运行的双边格局,真正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融为一体。

全面规划,顶层布局。

实现军民融合由单边格局向双边格局的转变,目的是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为增强国家战略潜力和国防实力提供保障。

有效推进这一战略举措,必须从牵引机制及制约双边格局构建的关键环节入手,进行整体规划、顶层布局。

着眼发挥整体核心功能,构建在中央直接领导下的由军地双方共同参与的顶层组织领导机构,着重在管理体系、创新体系、人才体系、保障体系、信息体系、咨询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整体布局。

制度先行,衔接配套。

军民融合由单边格局向双边格局转变,将打破长期以来单边格局形成的固有状态。

可以想见,在新的双边格局取代原有的利益格局、独立运行格局、自我封闭格局过程中,各种失衡状态、无序运行、阻力障碍都将显现出来,矛盾和问题将此起彼伏。

因此,需要在构建双边格局的同时进行行为规范,确保在转变中按规则行事、依照准则推进、遵循规程深入。

为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制度先
行,着重解决各体系间的制度盲区、交叉重叠、操作性差和各体系内部的制度衔接等问题,做到军民融合处处有遵循、时时有规范。

实现由系统格局向体系格局转变
军民融合作为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两大领域融为一体的有机整体,由诸多系统构成,军民融合实现由系统格局向体系格局转变,就是将目前诸多仍处于相对独立、分散实施、各自为政的系统,纳入到军民融合这个体系格局之中,实现各个系统的整体联动、一体运行、协调发展、步调一致。

系统运行,体系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当前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现经济与国防建设的有机统一,实现各领域间的跨界发展,实现各系统的优势互补,迫切要求军民融合必须实现从系统运行格局向体系管理格局过渡。

既要在宏观上把军队、政府和企业的军民融合资源纳入同一个管理体系内,又必须能够实现经济与军事、军工与民企、人才使用与培养等在中观和微观上的体系互动。

这一格局的构建必须自上而下没有断层,确保军民融合各系统之间、各领域之间、各要素之间都统一在体系管理格局内。

纵横贯通,统一筹划。

当前,社会经济与军事发展已近乎一对孪生兄弟,形影相随、密不可分、彼此相依。

特别是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经
济的不断完善,军民相依、兼容发展的范围和领域逐步扩大,军民融合范围已经越来越广,领域也越来越多。

军民融合只有统一筹划,将涉及军民融合的基本要素诸如管理、创新、人才、保障、信息、咨询等衔接起来,实现统一布局、统一领导,才能真正满足发展需要。

整体推进,需求牵引。

推进军民融合战略必须在一个囊括军民融合各要素的组织领导体系内整体推进,同步实施,确保军地双方共谋推动融合、共促深度发展。

不论哪个主体、哪个领域或哪个系统,都不仅必须做到需求主体、需求目标和牵引对象明确,还必须确保各主体、目标和对象之间的匹配与协调。

确保充分体现军地双方一体、陆海空天一体、宏中微观一体、近中远期一体,并且确保这四个“一体”间的衔接与配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