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_区域发展战略PPT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_区域发展战略PPT


2.讨论分析,目前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存在哪些制约因素? 答案 主要存在生态环境状况形势严峻、长江黄金水道的利用存在瓶颈制约、区域 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区域合作机制尚不健全等制约因素。 3.为保证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实施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讨论思考这种 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答案 (1)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利于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长江 真正发挥黄金水道的效益。 (2)有利于挖掘中上游广阔腹地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形成上中下游地区优势互补、 协作互动的格局,缩小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发展差距。 (3)有利于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4)有利于优化沿江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布局,建设海陆双向对外开放新走廊,促进经 济提质增效升级。
谋求共同富裕。
一、我国宏观发展格局
1.国情:人口数量 多 、区域差异 大 、发展 不平衡 。 2.区域发展战略 (1)改革开放之前,坚持区域 均衡 发展战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2)改革开放以后,实行 非均衡 发展战略,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 (3)新时期 ①继续推动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地区协调发展。 ②重点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③加快发展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发展。
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课程标准
KE CHENG BIAO ZHUN
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 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
学习目标
XUE XI MU BIAO
1.了解我国的宏观发展格局。 2.说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 3.运用资料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
内部 环境
自身 实力
以黄金水道长江为轴,覆 盖11个省市,人口众多、 经济总量高
综合实力强大;战略支撑全国的发展、西三大 经济带,依托有黄金水道 之称的长江航道
可以形成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优势互补、协作 互动的格局,有利于发挥东部地区的辐射带 动作用,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 产业转移,实现整体发展
2.规划:三地推行“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建立行政 管理 协同 机制、生态环保 联动 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 3.发展战略:重点是疏解北京 非首都 功能,控制北京人口规模,着力推进京津冀 一体化 ,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判断
PANDUAN
1 北京应强化经济功能,注重企业发展。
答案 (1)从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看,长江经济带向内陆连接了丝绸之路经济带, 向沿海连接了海上丝绸之路,同时能与“一带一路”衔接互动,形成沿海、沿江、 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2)从全国范围看,长江经济带北接环渤海经济区,南接珠三角经济区,南北两侧 都是我国最具活力的沿海发达地区,长江经济带居于二者之间,经济地理位置十分 优越。 (3)从内部空间组成看,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依托有黄金 水道之称的长江航道,可以形成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的格局,有 利于发挥东部经济带的辐射带动作用,中、西部经济带有利于承接东部经济带的产 业转移,实现整体发展。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SHU LI JIAO CAI HANG SHI JI CHU
01
1.区域发展战略:指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 发展和生态环境 保护作出的整体 谋划。 2.特点:战略性、 长期 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 3.要求:尊重 自然 规律,按照 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补短,生态环境优先,
2 设立雄安新区,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TAN JIU ZHONG DIAN TI SHENG SU YANG
02
探究导引
探究点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阅读图1和“长江经济带位置和范围示意图”(图2),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 问题。
1.从地理空间位置的角度讨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有利条件。
2.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
战略
发展条件
发展目标
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长江黄金水道;沿岸纵横 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
内河经济带
交错的铁路线
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
市群
立足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
东、中、西互动合
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比较优势,发挥长江三角
核心归纳
1.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
因素
条件
影响
外部 环境
国际 背景
国内 背景
连接了“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北接沿海的环 渤海经济区,南接沿海的 珠三角经济区
能同时与“一带一路”衔接互动,形成沿海、 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临近经济发达地区,技术力量、资金雄厚, 工业化、城镇化程度高,市场广阔,是长江 经济带发展的强大依托和保障
判断
PANDUAN
1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没有限制性因素。 2 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为上海、南京、杭州。 3 长江经济带应发挥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比较优势,扬长补短,协调发展。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1.发展背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同属华北要地,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 一体 、文化 一脉 ,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
判断
PANDUAN
1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从非均衡到均衡再到非均衡的演变。
2 要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就要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
地区的发展。
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1.提出:2013年,国家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2.范围:包括 上海 、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等省市, 土地面积 占全国的21%,人口和 经济 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3.在我国总体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1)是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内河 经济带。 (2)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3)是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4)是我国 生态文明 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