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肺水肿的临床诊断

急性肺水肿的临床诊断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急性肺水肿的临床诊断
(作者: 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_ )

【摘要】肺水肿是肺脏血管外液体增多的病理状态, 是一动
态的病理生理过程。过多的液体来自肺血管,积聚于肺间质和肺泡腔
内。分别为间质性肺水肿和肺泡性肺水肿。肺水肿不是一个独立的疾
病,它是许多疾病引起的一个综合征。按基本病因分为心源性肺水肿 和
非心源性肺水肿。急性肺水肿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肺泡实变。
【关键词】急性肺水肿临床诊断
1. 发生机制:①毛细血管内压力升高;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③
淋巴系统引流障碍均可发生肺水肿。
临床表现:病人可先有心悸、血压升高、失眠等先驱症状。间质 性
肺水肿发生后,患者可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听诊可 为阴
性或有喘鸣音;肺泡性肺水肿时典型表现为严重气急、 咳泡沫样 痰,听
诊有广泛湿啰音。
2. 影像学表现本病主要采用胸部X线平片检查,典型病例正位胸 片
即可诊断,为和其他疾病鉴别时,少数病人使用 CT检查。
(1) X 线:肺泡性肺水肿与间质性肺水肿 X线形态及分布上各具 特
征,但二者常同时存在。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1) 间质性肺水肿:肺纹理模糊和间隔线是主要的征象。 ①肺血重
新分布:表现为两上肺静脉分支增粗,下肺野血管纹理变细,上肺野 比
下肺野的血管纹理粗;②肺纹理和肺门血管阴影模糊;③支气管“袖
口”征:正常时肺段支气管壁厚约1mm间质性肺水肿时,支气管壁 和周
围结缔组织内有液体积存,X线片上表现为环形支气管壁的厚度 增加,
边缘模糊,称为支气管“袖口”征;④间隔线阴影:分为KerleyA、 B、C
D线,以B线最常见,为间质性肺水肿最重要的 X线征象。A 线位于两
肺中上野,水平走行的直线状或稍呈弧形影,长约 2〜4cm
厚约1mm B线位于两下肺野外带,以肋膈角区常见,短而直,不超
过2cm与胸膜相连并与其垂直。B线是小叶间隔水肿、增厚的阴影。 C
线位于两下肺野,呈网状,是 B线的重叠阴影。D线为较粗的长带 状、
长线形或胸膜下网状阴影;⑤胸膜下水肿:类似胸膜增厚影;⑥ 常合并
心影增大及两侧胸腔少量积液。
2) 肺泡性肺水肿:①阴影的形态:直径约 0.5〜1.0cm的模糊结
节影很快融合为斑片状或大片状,其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②阴影的 分
布:多为中央型,蝶翼征(but-terflysign) 是中央型分布的典型表
现,其特征为两肺野内中带呈对称分布的大片状阴影, 境界比较清楚,
肺尖、肺底、肺野外带、叶间裂附近及大血管旁病变轻微或正常。③ 阴
影的动态变化:X线阴影表现为下比上多,内比外多,后比前多的 特
点。病变动态变化快,在1〜2天或数小时内可有显著变化。④胸 腔积
液:较常见,多为双侧少量胸腔积液。
(2) CT :①间质性肺水肿:肺门血管影增粗,肺血管分支增粗、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模糊,多数病例病变以肺野内中带较重,上叶肺血管增粗比下叶明显,
有时合并肺气肿表现。②肺泡性肺水肿:肺透亮度降低, CT值普遍
增高,有斑片状及融合影,心源性和肾源性肺水肿病变在内中带及背 部
多见,其他原因肺水肿以非中央型多见。
3. 诊断与鉴别诊断不同原因的肺水肿 X线表现有差异。

(1) 心源性肺水肿:肺水肿最常见的病因是心力衰竭,主要见于 风湿
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及心肌梗死。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时,实变影 像呈中
心型分布,或主要位于两肺基底部,左心室增大。
(2) 肾源性肺水肿:见于急、慢性肾衰竭,可合并尿毒症。

肾源性肺水肿的发生机制较复杂,除水钠潴留,左心衰竭也是主要原
因。患者除有心源性肺水肿的X线表现之外,肾性肺水肿时,上下肺 野
纹理均增粗,上腔静脉、奇静脉等大血管影增宽,又称为血管蒂增 宽,
血管蒂为纵隔内上腔静脉与主动脉的阴影。
(3) 肺微血管损伤性肺水肿:此型肺水肿是由多种原因引起毛细 血管
通透性增加所致。肺内除肺水肿外,还可见出血及细胞渗出。其 X线的
表现为肺血分布正常,无套袖征,无间隔线,肺泡实变时为斑 片状阴
影,多分布于肺野外带。引起肺微血管损伤型肺水肿的原因较 多,正确
诊断需将X线表现与病史及临床所见相结合, 主要有以下疾 病:
1)毒性气体吸入:由于有毒气体的刺激,常合并支气管黏膜炎症 和支
气管痉挛,肺水肿一般为肺泡性,病变较广泛,双侧性。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2)呕吐物吸入:常见于酒精中毒、昏迷、气管切开等的病人,病 变为
双侧分布的肺泡实变影,发病 24小时内呵出现阴影,两肺下垂 部病变
较重,多合并吸入性肺炎。

3) 溺水:溺水时水和胃液吸入肺内,其 X线表现同前者。
4) 药物过量:过量使用毒、麻药物是肺水肿的重要原因。患者可 昏
迷,发生误吸,X线为较广泛的肺泡性肺水肿,常以一侧肺较严重, 阴
影动态变化快,经有效治疗后可较快吸收。
5) 高原性肺水肿:是由于患者从海平面高度上升至海拔 3000m以
上时。多在1〜3天内发病。心导管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为多发的 肺动
脉痉挛性狭窄,可能与缺氧有关。患者吸氧后或回到海平面高度 肺水肿
很快消失。
6) 复张性肺水肿:严重气胸或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当胸腔内的
气体或液体被迅速抽出时,被压缩的肺迅速膨胀后可发生肺水肿。 在
肺复张后迅速发生,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心率增快等症状, X
线检查见肺水肿仅发生在复张的一侧肺脏, 为广泛的片状阴影,可在
2〜3日左右吸收。

参考文献
[1] 朱鹏程,黄楚泉,林振发.急性肺水肿36例临床分析.岭南急 诊
医学杂志.2007年12卷06期.
[2] 徐卫华,金丹群,沈杨,32例小儿急性肺水肿临床分析.安徽医
学,2010年6月31卷6期.
[3] 孙书珍,李玉芝,王蕊•急性肺水肿//冯益真,张瑞凤,谢荣银.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实用小儿呼吸病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
社,1995:63-64.

[4] 蔡栩栩,刘春峰.小儿神经源性肺水肿.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07,14(2) : 106-108.
[5] 杨宗梅,赵晓霞,李海萍,妊娠期急性肺水肿的临床探讨.疑难
病杂志,2009年5月8卷5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