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庙
《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上说:“俗祀财神为赵公明,亦称赵公元帅,赵玄坛。
相传为终南山阿福泉人,秦时避乱,隐居终南山欢乐谷。
精修得道,能驱雷役电,除瘟剪疟,去病禳灾,买卖求财,使之宜利。
神像头戴铁冠,一手举铁鞭,一手持翘宝,黑面浓须,身跨黑虎,全副戎装。
……民间奉祀,或于正月初去财神庙敬祀,或在家迎接财神贴子,或在店堂由人装扮的财神登门。
”据古籍记载财神赵公明是周至人,羽化葬于周至赵大村。
现今周至县赵大村存有明万历年间古碑一尊和明清曾修复的赵公明财神庙一座。
据民国十四年《重修周至县志》记载:“旧志邑东南乡有赵大村,相传为玄坛神赵元帅故里。
”民间的传说极为有趣:赵公明原是县衙的一个差人,一次奉命去捉拿一个交不起租的穷老头,天黑后就住在老头家里。
老头怕得罪公差,准备杀鸡待承他。
赵公明睡到半夜,听到窗外的母难对鸡儿说:“明天主人要杀我待承差人,我死后只欠主人一双草鞋钱了,以后你们替我还了吧!”赵公明惊醒后,内心特别难受,心想母鸡欠了一双草鞋钱都要还,我再不能替官府去敲诈穷苦百姓了。
第二天清晨,他叫老头不要杀鸡,也不催他交租了,他脱去差官衣服,进山修炼去了。
周至人说赵元帅在黑水峪时有黑虎为害被赵公明生擒,收为坐骑。
他手执银鞭,坐骑黑虎,稽凶除恶,赐福济贫,深得人民喜爱。
周至赵大村和周边村庄形成了典型的财神赵公明崇拜祭祀风俗。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为赵公明诞辰日,村中举办财神庙会3天。
六月初六日是财神赵公明的逝世日,也要举办纪念活动。
会前由村老组成庙会筹办组织,安排执事各负其责,筹措会款,下贴请客,写戏搭台,安排祭祀礼仪,仪仗鼓乐,摊位划分,客商管理,治安维护等事宜。
会中3天4夜唱大戏。
有庄重的祭拜赵公元帅仪式,附近四乡数万人上会浏览观光。
正会之日拜谒进香,由古代传承下来的社组成的进香队伍络绎不绝。
特别是赵大村及周边村落的赵氏后裔,也组队祭拜远祖赵公明,仪式有鸣乐、响炮、上贡、敬香、磕头、作揖、诵经等项。
庄重严整,凝神肃穆,令人肃然起敬。
赵大村村北中间有座赵公明庙,庙前有《修复赵公元帅庙》碑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
据载:在盛唐之际,庙院规模宏大,方圆占地有十五亩,筑有碑坊、令旗、帅旗、钟亭、说道台、正殿、寝宫等,园林内有被赵公元帅降服了的黑虎伏於归顺山上。
有修竹和松柏古槐等参天大树。
四廊回环,柳阴掩映,香火鼎盛,紫气缭绕,远近而至者,络绎不绝。
宋、金、元时期这里累遭战乱,庙宇被破坏,长期末能修葺。
直到明万历九年(1581年)才在原来废墟上重新建起了正殿,道士寝室及简易门墙。
清光绪戊子年(1888年)公明故里人众,又对公明庙再度修葺,在明代重修的基础上,加以彩绘装饰。
解放前的1949年时仅存正殿一座;而厢房、门楼、暖阁、大钟、神龛等破坏殆尽。
1998年公明故里民众及台湾佑福宫仁人善士以宏扬中华文化为宗旨,自愿捐资,对原正殿进行了修复,重新绘制了赵公元帅彩塑。
前年,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在赵大村旁新建了曲江财神庙。
庙内的最大建筑物——财神殿为正殿,财神殿内供奉财神赵公明座像。
财神殿前的财富文化区内,竖有赵公明塑像;财神殿后面的北出口处,有赵公明墓冢一座。
财神庙景区内南北中轴线上,一字儿排放两座赵公明立、坐像,还有一通赵公明墓碑石。
中轴线两侧,各个配殿、阁亭,也都是气宇恢弘、雄伟高大,内里,供奉各路财神与道仙。
财神在民间享有崇高的神明地位,具有神通广大、保命消灾的力量。
拜财神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曲江财神庙开张之时,人头攒动,把围墙都挤到了。
随后两年的正月初一,初五,烧香的人摩肩接踵,庙前的关中环线都堵车了。
人们从事任何活动,都有从事这一活动的愿望,愿望总是指向能够满足他的需要的某种
事物或行动。
其实,趋之若鹜奔财神庙烧香者,大多是从众心理。
也许真的在烧香的过程中,大家相互捕获发财信息,交流发财之道,回去后真的财源滚滚。
其实,就在曲江财神庙对面不远处的道教圣地楼观台的灵官殿前,有一幅颇有哲理的对联: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忠告,它告诫后人取财必须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就是要遵纪守法、符合道德伦理常纲。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兢兢业业、努力奋斗、踏实敬业,我想这种“道”是财神庙推崇的。
自:宝鸡论坛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