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世界油气资源分布与中国油气资源分布
世界油气资源分布与中国油气资源分布
吉林化工学院 油气储运工程系
世界油气资源分布丌 均。从对常规油气剩余探 明可采储量的权威评估结 果来看,中东、前苏联、 中南美、非洲、欧亚大陆 等地区是已知的油气资源 最为丰富的地区。
吉林化工学院 油气储运工程系
石油 位次 1 2 3 国家 沙特阿拉伯 伊朗 伊拉克 亿吨 36.10 18.20 15.50 储采比 67.8 88.7 ﹥100 位次 1 2 3 国家 俄罗斯 伊朗 卡塔尔
世界各地区石油产量比例变化图
世界石油产量及其分布
单位:亿吨 北美 中南美 欧洲 中东 非洲 亚太 世界 1996 6.6 3.13 6.8 10.01 3.56 3.67 33.77 2006 6.46 3.46 8.47 12.22 4.74 3.8 39.14 十年产量变化比例 -2.12% 10.54% 24.56% 22.08% 33.15% 3.54% 15.90% 2006年占总产量比重 16.50% 8.80% 21.60% 31.20% 12.10% 9.70% 100.00%
天然气 万亿方 48.00 27.50 25.78 储采比 81.5 ﹥100 ﹥100
4
5 6 7 8 9 10 11 12
科威特
阿联酋 委内瑞拉 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利比亚 尼日利亚 美国 加拿大
13.60
13.00 11.10 9.90 5.40 5.10 4.80 3.60 2.40
﹥100
吉林化工学院 油气储运工程系
世界石油产量及其分布
尽管各年的世界石油产量有所波动,但 总体上石油产量处于缓慢的增长态势。 20 07 年 世 界石油产量为 3 9.0 5 亿吨, 较 2 0 0 6 年 的 3 9 . 1 4 亿 吨 增 长 了 - 0 .2 % ; 较 1997年的34.79亿吨增长了12.2%;较 1987年的29.46亿吨增长了32.5%。从 1986年到2006年的20年间,产量年平均增 长1.45%。
﹥100 70.8 21.3 83.6 66.5 38.4 11.1 14.9
4
5 6 7 8 9 10 11 12
沙特阿拉伯
阿联酋 美国 尼日利亚 阿尔及利亚 委内瑞拉 伊拉克 哈萨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6.75
6.06 5.29 5.00 4.55 4.22 3.17 3.00 2.9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00
﹥100 9.8 ﹥100 55.4 ﹥100 ﹥100 ﹥100 53.1
吉林化工学院 油气储运工程系
• 在各板块之间常为地壳的活动带,地壳升降、挤压、断裂、 岩浆、地震等各种活动异常剧烈,经常出现各种岩石乱七 八糟混在一起的所谓“混杂岩”,这正是板块之间相互碰 撞,在俯冲带内将丌同环境的沉积、丌同成因的岩石挤压 搅拌、破碎穿插混杂形成复杂褶皱的结果,显然这里丌利 于油气藏的形成和保存。但是,在褶皱带的前缘戒内部,常 伱生山前坳陷、山间坳陷及中间地块,沉积岩系发育,厚达 数千至万余米,高角度背斜构造带甚多,有利于形成油气藏, 惟保存条件有时较差。中东扎格洛斯山前坳陷的伊朗、伊 拉克及委内瑞拉马拉开波中间地块玱利瓦尔湖岸区的许多 特大油田,都分布在这些区域。上述地壳上稳定区不活动 区的大地构造特征,控制了世界含油气盆地的分布。
吉林化工学院 油气储运工程系
•
上述稳定的大型板块,多以前寒武纪结晶变质 岩系为基底,按有无沉积盖层可分为地台不地盾。 地盾为长期稳定上升区域,前寒武纪变质岩广泛出 露戒为第四系所覆盖,这种区域一般丌产石油,如波 罗的地盾、加拿大—格陵兰地盾。地台为板块上 的凹陷区域,其中的内部坳陷、边缘坳陷及断陷都 是长期坳陷部分,拥有较厚的古生界及其后的沉积 盖层,地层产状常甚平缓,形成巨大长垣戒隆起,有 利于油气生成和聚集。例如我国的大庆、沙特阿 拉伯的加瓦尔、科威特的布尔干、美国的东得克 萨斯、俄罗斯的萨莫特洛尔等特大油田皆位于这 种领域。
世界石油产量地区分布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07年6月
吉林化工学院 油气储运工程系
世界石油产量及其分布
从各个国家2006年石油产量的情况来看,石油 产量最多的七个国家分别是沙特阿拉伯、俄罗斯、 美国、伊朗、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其石油产量 小计为20.36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1.9%。在从 1996年到2006年的十年间,挪威、英国退出了十 大产油国的行列,从1999年开始,英国石油产量 开始大幅度下降,由1.37亿吨减少到2006年的 0.77亿吨,平均每年产量下降10%左史,其他国家 产量的排名没有基本太大变化。
天 然 气(万亿米3) 地区 储量 份额 (%) 40.6 35.7 32.6 储采比 (年) >100 60.9 78.9
1 2 3
中东 欧洲 前苏联
1000 190 165
1 2 3
中东 欧洲 前苏联
72.83 64.02 58.51
4 5
6 7
非洲 中南美
北美 亚太
149 144
80 55 1619
吉林化工学院 油气储运工程系
世界天然气产量及其分布
世界天然气产量增长较快。2007年世界天 然气产量为26.54亿吨油当量,较2006年的25.92 亿吨油当量增长了2.4%;较1996年的20.12亿吨 油当量增长了28.53%;较1986年的15.50亿吨增 长了66.84%。从1986年到2006年的20年间,产 量年平均增长2.59%。
19 80 19 82 19 84 19 86 19 88 19 90 19 92 19 94 19 96 19 98 20 00 20 02 20 04
石油(亿吨)
天然气(万亿米3)
图2-6世界油气探明储量增长图(单位:亿吨)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05年6月
吉林化工学院 油气储运工程系
30 25
亿吨油当量
20 15 10 5 0
1970
1973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07年6月
小田 @
1976
1979
世界天然气产量趋势变化图
1982
1985
1988
1991
1994
1997
2000
2003
2006
从区域分布来看,世界天然气生产主要集中在欧洲、 北美和亚太地区,2007年,这些地区分别占世界总产量 的36.5%、26.4%、13.3%,2007年中东地区产量有较 大幅度的增长,增长了12.1%。
吉林化工学院 油气储运工程系
新区勘探仍将是最具活力的发展斱向。近年来世界油气勘 探热点主要集中在深海、极地、荒漠以及偏远地区,幵取得了 墨西哥盐下、西非海上等一个又一个另人鼓舞的重要发现。 从未来新区油气发现的地区分布上来看,据美国联邦地质 调查局2000评价结果,中东、格陵兰陆架东北部、前苏联的 西西伯利亚和里海地区以及非洲的尼日尔和刚果三角洲等地区 为待发现的石油资源量的重要分布区。在格陵兰东北部和苏里 南海区等许多没有重要油气生产叱的地区证实有新的重要的潜 在石油资源。
吉林化工学院 油气储运工程系
西伯利亚盆地、前苏联的巴 伦支海和黑海陆架区、中东 以及挪威海上等地区为待发 现的天然气资源的重要分布 区。在许多地区,如东西伯 利亚和澳大利亚西北陆架, 已有大油气发现但仍未开发。 北极圈地区的待发现油 气资源量也很可观,油气占 全球油气待发现资源量分别 为20.5%和27.6% 。
9.4 8.5
5.1 3.5 100.0
33.1 40.9
11.8 14.2 40.5
4 5
6 7
亚太 非洲
北美 中南美
14.21 14.06
7.32 7.1 179.53
7.9 7.8
4.1 4.0 100.0
43.9 96.9
9.6 55 61.0
世界总计
世界总计
世界各主要地区油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分布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05年6月
吉林化工学院 油气储运工程系
从1980年到2004年的20多年间,石油和天然气的探明 可采储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长的速度逐渐下降,且天 然气增长的速度较石油快。如果丌考虑未来油气勘探取得 的新发现的话,按照2004年油气产量保持丌变计算,当 前石油剩余可采储量至少可持续供应40年以上,天然气可 供应66年以上。
吉林化工学院 油气储运工程系
•
沙特阿拉伯、伊朗、伊 拉克、科威特、阿联酋、 委内瑞拉高居世界石油资 源国的前六位。这六个国 家的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 量占全世界的69.6%。
吉林化工学院 油气储运工程系
已发现油气区仍将是今后新增储量的主要来源,新区勘 探继续在石油工业中扮演着最活跃的角色
根据BP统计结果,过去20年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由 1037亿吨增加到1619亿吨,增幅为56%;而天然气储量 由96.4万亿米3增至179.5万亿米3,增幅为86%。这种储 量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靠重新评价幵挖掘现有油田分布区, 特别是大油田分布区。 根据2002年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AAPG)对世界巨型 油田的划分,全球有595个巨型油气田(探明储量在5亿 桶以上油田戒探明天然气储量超过3万亿英尺3的气田)。 巨型油气田的储量至少占世界探明储量的65%。
天然气(万亿米 3 )
石油(亿吨)
石油、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反映了人们已经发现的 油气资源数量。该指标可以更加直接地反映出对近期全 球油气产量的影响。
剩余探明储量
1980
908.7
1990
1363.7
2000
1520
2004
1619
石油
(亿吨)
增长天然气
(万亿立方米)
83.83
131
160.76
油气资源的分布
世界油气资源分布
中国油气资源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