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与血凝酶的主要区别
适应症
用于结扎止血困难的小血管、毛细血管、实质性脏器的出血及其他各种出血。
(1)小剂量(1~2U/次)用于防治各种出血,若因缺少凝血因子出血,本品只能作为辅助治疗。
(2)大剂量(50U/次)时可用作血液抗凝药。
用法
局部止血可喷雾或喷洒于创面;
消化道止血可口服或灌注。
静注、肌注、皮下注射也可局部用药。
(2)除紧急出血,妊娠未足3个月不应使用本品。
(1)含有类凝血酶和类凝血激酶两种成分。类凝血酶促使出血部位的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止血;类凝血激酶依靠血小板第Ⅲ因子激活,促使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也可活化因子V,并影响因子Ⅹ,因而对血液产生凝血和止血的双重作用。
(2)大剂量时,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去纤维蛋白原作用,降低血液的纤维蛋白原,可使血液粘度和凝血性下降,可作为抗凝药应用。
凝血酶与血凝酶的主要区别
凝血酶与血凝酶二者均能起到显著的止血作用,临床应用广泛。然而,由于二者名称相似,临床使用中易产生混淆。为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先将凝血酶与血凝酶主要区别如下:
不同点
凝血酶
血凝酶
来源
健康人血、猪血
蝮蛇的毒液
类别
局部止血药
速效、长效、安全的止血药
药理机制
促使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的纤维蛋白,使血液凝固止血。
不良反应
偶可致过敏反应,曾有致低热反应的报道。
偶见荨麻疹、焦虑、发汗、低血压及心率减慢等。
注意事项
(1)本品严禁血管内、肌肉或皮下注射,否则可能导致广泛性血栓形成而危及生命。
(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3)合使用。
(4)本品在使用时要新鲜配制
(1)本品禁忌症包括:对本药或同类药物过敏者,有血栓或栓塞史者,血液病所致的出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