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因势而谋 应势而动 顺势而为

因势而谋 应势而动 顺势而为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作者:李平
来源:《领导科学论坛》2013年第10期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总书记的这番话对各级领导干部做好领导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要因势而谋。

这是讲领导战略。

孙子曾经说过:“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自古以来,大凡有作为的领导者,都非常重视谋划。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讲的就是对大局和战略的谋划。

只有懂大局、谋大局,胸中时刻装着“全局图画”,才能高瞻远瞩。

大局是指整个的局势、局面,也就是整体,全面的形势。

现代领导科学要求领导者要善谋大计,因势而谋,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因而,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局部与全局、个人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自觉地跳出一时一事、一地一己的局限,以更加宽广的眼界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始终做到不因局势繁杂而迷向,不以局部利益而动心,不为眼前得失而纠结,更加自觉地着眼大局、立足大局、顾全大局,根据大局、大势、大事、大环境,结合实际,认真谋划工作的战略目标、总体布局、重点任务、项目抓手和保障措施。

通过深入思考,形成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新的办法,为开创工作新局面奠定基础。

要应势而动。

这是讲领导方法。

机遇就是挑战,困难就是希望。

领导者的领导力体现在抓住机遇,看到希望。

要有胸怀大局的宽阔眼界,维护工作大局的责任担当,从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发现、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在推进工作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在关键时刻、重大事件、重要工作中经受考验,干出成绩。

善于把上级精神和单位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真正做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做到在维护大局的前提下实现本部门的又快又好发展。

如果党性观念不强,大局意识淡化,只囿于一己之地、一方之利,必然导致统筹全局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的缺失。

因此,各级领导者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善于把问题放在大局、全局中去观察、分析和判断,分清主次轻重,防止和克服“眉毛胡子一把抓”,切实提高决策实施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而服务和推动全局发展。

要顺势而为。

这是讲领导力。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这里的势,就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世界万物,都有其发展规律,如果忽视客观条件,以为凭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一切,那就陷入了唯心论的误区。

局部服从全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

顾全大局,令行禁止,不仅是做好全局工作的需要,也是最终实现局部利益的需要。

领导干部要会判断是与非、得与失,自觉以全局利益为标准,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大局意识,才能在复杂形势面前把握正确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在具体工作中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学会看清时势,懂得顺势而
为。

“为”在于“守”,要忠于职守,守住阵地,守住防线。

“为”在于“实”,务实肯干,高效廉洁。

“为”在于“高”,高标准,严要求,以高质量、高水平业绩展现新作为新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