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铁矿标型特征在金矿地质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04-15T04:50:10.026Z 来源:《建设者》2020年1期作者:隋琨玉[导读] 对黄铁矿标型特征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三山岛金矿山东莱州 261442摘要:作为较为常见的金属矿物黄铁矿在成矿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对黄铁矿矿物学相关信息进行了阐述,对黄铁矿标型特征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铁矿;标型特征;金矿地质;运用
黄铁矿是一种载金矿物质,其不但是各类金矿床中散布范围最广阔的金属矿物,还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地质信息。
在不同物理环境或化学环境下形成的黄铁矿,其物理形态或是化学成分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差别。
有关人员应当合理运用现代化研究途径,对这种细微的差别进行深入探索,从而为评价矿床、扩大远景等问题提供科学的研究依据。
一、黄铁矿的形态标型及运用
晶形和含金性
黄铁矿的晶形能够用于评估含金性。
从许多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五角十二面体与八面体的黄铁矿相对于立方体而言,具有更优秀的含金性。
比如小秦岭金矿区的粗粒黄铁矿,其立方体晶形含金性约为
到 7.1ppm 左右,而八面体为 20ppm 左右,五角十二面体能达到 460ppm 以上。
通常晶形完好的黄铁矿含金性较低,而反之则较高。
晶形和分带性
在金矿床的不同位置上,黄铁矿的晶形也有所差别。
矿体的上方和外带大多是立方体黄铁矿,而内部大多是八面体与五角十二面体,分带较为明显。
另外,一个矿体自浅层到深层,黄铁矿晶表面的生长线强度会越来越弱。
因此,如果能把握好矿床中黄铁矿的形态和分带特点,就能够更容易地找矿并评估矿体剥蚀程度。
晶形和矿床建造
金矿床的种类不同时,黄铁矿的晶形也会随之产生差异。
比如在高温石英 Au 构成的矿床内,黄铁矿会以立方体、八面体和五角十二面体这三种形式出现。
而在中温 Au 硫化物构成的矿床内,最为多见的是立方体。
中温到低温的石英矿床中,其多是立方体与五角十二面体。
在变质金矿床中,黄铁矿通常会产生重结晶效用,从而构成五角十二面体。
这时如果经过了热液交代,就能构成粗粒立方体形态。
晶体和构成环境
如果温度较高或是较低,且变化梯度较大,过饱和度低,就容易形成立方体晶形。
比如矿脉上方、近矿围岩、构造破碎带部位等。
在温度适中、温度变化梯度比较小的部位,多产生五角十二面的晶形。
八面体晶形大多产生于矿床较浅的位置,比如新城、三山岛矿体等。
二、黄铁矿的成分标型及运用
主元素含量
黄铁矿中所含的主元素为Fe 与S,通常情况下比例为S/Fe=2,波动区间在 1.8 到 2.1 之间。
高温环境中易构成黄铁矿亏硫。
在沉积岩里,黄铁矿 S/Fe 的比例比较接近理论上的数值,有时候 S 会更多一些。
通常而言,外生的黄铁矿含硫较多,而内生黄铁矿含硫较少。
矿体上部的黄铁矿含硫较多,其下部含硫量则较少。
微量元素
在黄铁矿中,其所含的微量元素也具有比较关键的标型作用。
其可以用于评估含金性火死金矿化的远景,以及展示矿床的工业重要性等,还可以给矿化环节分类,并检测自然金的成色和成矿温度。
比如黑龙江某金矿床,其中的黄铁矿含有 87.04ppm 的 Au,其自然金成色为 948。
而安徽沙溪的伴生金矿床黄铁矿中,含金性有 7.3ppm。
当黄铁矿中含有较多 As 时,其 Au 含量也相对较高。
三、黄铁矿的物性标型及运用
粒度
黄铁矿的含金性和其颗粒大小有着直接关系。
一般情况下,颗粒越小,Au 含量就越高。
比如美国某金矿床,其微粒黄铁矿所含 Au 量达到了 4200ppm。
河南某金矿床颗粒直径超过 5 毫米的黄铁矿,其平均 Au 含量低于 10ppm。
直径为 3 到 5 毫米的颗粒,Au 含量在 25 到65ppm 之间,而直径为 1 到 3 毫米时,Au 含量上升到 155 到 338 毫米。
颜色
含金的黄铁矿颜色一般是浅黄色、暗黄色、灰黄色或是浅绿黄色。
小秦岭金矿区中,第 1 与第 4 阶段的黄铁矿都是浅黄色,第 2、第 3阶段是绿黄色。
有的微量元素也会使得其颜色产生变化,比如在正交偏光之下变为浅橙红色、浅绿色等。
人用肉眼识别一种矿物颜色差别的能力较弱,因此可以使用各种数据,如检测黄铁矿的色彩参数、反射色主波长度、颜色饱和度等,据此确定黄铁矿的实际颜色。
硬度
黄铁矿的硬度变化区间比较广,显微硬度在 500 到 2115kg/mm2之间,大多是 604 到 1458kg/mm2。
和普通的黄铁矿比起来,含金的黄铁矿因为含有更多的 As,其晶体构造时常会出现线状位移等现象,或是产生许多包裹体,导致其硬度下降。
在同一个矿床里,黄铁矿的硬度也会按照一定规律发生转变,可以将其视为矿阶段划分的标准。
比重
在理论上,黄铁矿的比重值是 4.8 到 5.3,而含金黄铁矿通常要取该范围的下限值。
在金矿床内,黄铁矿的比重是 4.5 到 4.8 左右,而我
国的金矿床中,该数值更高。
比如浙江火山岩区,其黄铁矿比重达 4.98 到 5.12。
在同一个矿区当中,如果阶段不同,黄铁矿的比重也会产生差别。
根据这一规律,可以划分出矿期次。
比如在小秦岭的含金石英脉里,1 阶段和 4 阶段的铁矿比重低于 5,而第 2 和第 3 阶段的比重则大于 5。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黄铁矿形态特征、微量元素以及热点系数等对探索金矿床和找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金矿床不同其标型特征的性质也是存在差异的,故而在进行取样工作中必须针对不同的黄铁矿进行分类处理,特别要注意样品的系统性和独特性,为找矿工作提供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久波 , 拜红奎 , 马伟 , 姜登峰 . 青海二道沟金矿床黄铁矿标型对矿床成因的指示[J]. 矿产勘查,2019,10(12)
[2] 陈玉民 , 张华锋 , 张聪颖 , 胡换龙 , 王昭坤 , 曾庆栋 , 范宏瑞 . 黄铁矿标型特征对胶东三山岛金矿深部矿化的启示 [J]. 黄金科学技术,2019,2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