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运输现状分析 中国铁路运输现状分析
一,中国铁路发展史 中国是自19世纪起,随日本及印度之后第 三个修建铁路的亚洲国家。早在 1865年,中国 的国门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以炮舰外交打开后, 英国商人杜兰德为了向清政府宣传铁路的优越 性,在北京宣武门外自资修建了 0.5公里长的一 小段“展览铁路。虽然在当时的中国仅仅作为了 一种展示,但是却让封闭的中国人第一次看见了 马车以外的新型交通工具。而中国的第一条真正 营运的铁路,是于清朝光绪二年(1876年)由 英国怡和洋行擅自铺设的吴淞铁路,全长 14.5 公里。因当时无论是清政府还是民众对铁路都十 分保守顽固,视铁路如洪水猛兽,通车营运一年 后(1877年)就被清政府以28万5千两白银赎 买,即被拆 除。中国的第二条铁路,也是第一条 清廷主张兴建的官办铁路、中国的标准轨矩铁 路,是光绪七年(1881年)由直隶总督李鸿章 下令铺设的唐胥铁路,全长9.2公里。为了将唐 山附近开滦煤矿的煤运出去,这
是第一条用于货 运的铁路,十九世纪后期,英国,法国,俄国, 日本等国多次侵入中国,强迫中国与之签定不平 等条约,从而在中国的土地上获得各种利益和权 利,当中也包括了修筑铁路的“路权”,虽然当 时中国面临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但这段时期中国 铁路发展大大加快,在中国铁路史上有着非常重 要的意义。中国铁路经过了 1865-1911, 1911-1949,1949至今三个阶段。
二,中国铁路的发展趋势 提速前,中国铁路各种普通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 度不超过120 km/h,全路旅客列车平均技术速 度不超过60 km/h,旅行速度不超过50 km/h, 运输质量和运
行速度的低水平与国民经济的发 展需要很不适应。1994年12月,建成开通广州 至深圳准高速铁路,为
中国铁路提速至160 km/h 开创了先河,并为后来既有繁忙干线的提速工作 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1995 年6月,铁道部 做出关于分步骤立即开始在繁忙干线上提高旅 客列车运行速度到 140〜160 km/h,货物列车也 相应提高速度的决定。从此,中国铁路先后实现 了五次大面积的提速。1997年4月1日起, 中国铁路第一次大提速。北京至上海、北京至广 州和北京至哈尔滨三大铁路干线提速,开行9对
快速旅客列车。在1,398 km线路上开行120 km/h 以上的旅客列车,其中有 588 km线路开行140 km/h快速旅客列车,752 km线路开行160 km/h 快速旅客列车。1998年10月1日第二次大提 速。北京至上海、北京至广州和北京至哈尔滨三 大铁路干线开行快速旅客列车增加到 39对。在 6,449 km 线路上开行9对120 km/h以上的旅 客列
车,其中有3,522 km线路开行140 km/h快 速旅客列车,1,104 km线路开行160 km/h快速 旅客列车。2000年10月21日第三次大提速, 提速范围扩大到
了陇海、兰新、京九、浙赣等繁 忙干线,北京至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首府所 在地开行了特快旅客列车或快速旅客列车。共开 行“T”字头特快旅客列车49对,“K”字头快速 旅客列车39对,开始了全路全面提速。在9,581 km线路上开行120 km/h以上的旅客 列车,其中 有6,458 km线路开行140 km/h快速旅客列车, 1,104 km线路开行160 km/h以上特快旅客列车。 2001年10月21日第四次大提速,提速范围扩 大到了所有繁忙干线。开行“ T”字头特快旅客 列车和“K”字头快速旅客列车共98对,实现了 全路全面提速。开行120 km/h以上旅客列车的 提速网络总里程达到13,166 km,其中有9,779 km线路开行140 km/h快速旅客列车,1,104 km 线路开行160 km/h以上特快旅客列车。 2004 年4月18日第五次大提速。开行“ T”字头特快 旅客列车和“ K”字头快速旅客列车共达到 118 对,开行“ Z”字头跨局一站直达(途中不进行 技术作业)特快旅客列车19对。开行120 km/h 以上旅客列车的提速网络总里程达到 16,500 km,其中有8,800km线路开行140 km/h快速旅 客列
车,7,700 km线路开行160 km/h以上特快 旅客列车。2006年10月1日中国铁路将实施 第六次大面积提速。第六次大提速将首次在既有 提速干线开行200 km/h动车组,以及120 km/h、 载重5000 t货运重
载列车。目前正在抓紧提速 基础工程改造和机车车辆准备工作,以及修订完 善相关规章制度。 三,中国铁路货物运输现状 一. 货物运输的特征:(1)准确性和连续性强。 铁路运输几乎不受气候影响,一年四季可以不分 昼夜地进行定期的、有规律的、准确的运转。 (2)铁路运输速度比较快。铁路货运速度每昼 夜可达几百公里,一般货车可达 100km小左右, 远远高于海上运输。 (3)运输量大。铁路一列货物列车一般能运送 3000〜5000t货物,煤运专线可开兴 1万吨的重 载
列车,远远高于航空运输和汽车运输。 (4) 运输成本较低。铁路货运费用仅为公路运 输费用的几分之一到十几分之一;运输耗油约是 公路运输的二十分之一。 (5) 安全可靠。铁路货运有可靠的安全行车设 施和运行规章制度,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应 用,铁路运输的安全程度越来越高。在各种现代 运输方式中,按照所完成的货物吨公里计算的事 故率,铁路相对是最低的。 (6)建设周期长,初期投资大。铁路建设需要 铺设轨道、建造桥梁和隧道,建路工程艰巨复杂; 需要消耗大量钢材、木材;占用土地,其初期投 资大大超过其他运输方式。 二. 运输的现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经济 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运输企业焕发出前所未有 的活力,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迅猛。铁路货物运输 虽然运量逐年增长,但市场份额却逐年下降。零 散货物大量流向公路,相当一部分由铁路运输的 大宗物资改走公路和水运,铁路货物运输原有的 垄断地位已不复存在,铁路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 挑战。随着我国多种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 产 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货物运输市场需求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运输服务对象发生了很大 变化。社会主义市场多种经济形式的共同发展, 带来了铁路运输服务对象的变化。二是货物运输 品类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 发展,多品类、小批量、高附加值的货物运量迅 速增长。三是由于多种运输方式的激烈竞争, 货 主对运输方式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 对运输服务 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不得不承认铁路的货 物运输在呈现一种逐年下滑的趋势。 三. 现状的原因分析:从客观上看,近年来其它 运输方式发展迅猛,经营方式灵活,营销手段先 进,竞争能力较强,造成铁路货运在运输市场中 份额下降。但从主观上分析,铁路货物运输的经 营观念、货物运输 组织、市场营销还不适应市场 经济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为以下 5个方面: (1)观念转变不到位,经营方式落后,是导致铁 路货运在运输市场中所占份额下降的重要原因 ⑵过多的价外收费以及僵化的价格机制,削弱 了铁路货运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3) 货物运输产品单一,质量不高,难以适应运 输市
场的需要。 (4) 运力和需求矛盾突出,货物运输能力不足。
(5) 服务水平较低,制约着货运市场的开拓。
四,中国铁路客运运输现状 中国铁路客运是目前中国大陆地区主要的旅 客运输方式之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管理 营运即今天的中国铁路总公司。每年旅客吞吐量 超过10亿人次,其中春运期间旅客运输量最大, 例如2006年春运运送旅客1.44亿人次。因此春 运又被称为“世界最大规模的迁徙”。客运的发 展状况一直呈现着上升的态势,下面是由中国铁 路总公司的统计数据截图得到的具体指标。 2012年全国铁路主要指标完咸情况 抬 标 计負塑荷 本年累计 主咸 丄年同期 兗 成 址上卑 同期増捕 比丄算同 期增闱% 一.联踣运械 万人 1S9337 130T19
8613 4展
具中:n泰铁懿 万人 1E7863 179199 4.3
躺酿合直钱將 万人
-100 <0.:
拒 标 计篇单傥 本年鑒计 完 咸 上年風期 完 旗 It 上 年 同棚増减 比上年同 —,铁晴诉輸 1 •施客发送量 万人 Z10597
nous 10,3
與屮:匡宾悽茴 万人 20T54L 1S7509 20033 10.7
非控股含竇轶昭 万人 23&6 2057 309 15.0
2014年1—8月国家铁路主要指标完成情圮 H寸间:2014阳7?
计算单位 本坪累计 完 威
上年同團
完 tt丄 同期
鹉毎 也L年同
朗憎科热
一、钱路远输 1.旅容真送量 万人 1551 ns 140028 1E0S0 10.8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铁路的运输状况尤其是客运发展不断好转, 随着第六次大提速的发展,人们发现出行火车是 个好的选择,通过近两年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 国铁路客运的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