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语教育心理学完整ppt课件

外语教育心理学完整ppt课件

.
行为主义心理学与听说法、试听法 Watson在条件反应说的基础上提出行为主 义的心理学公式S---R.Skinner进一步发 展为刺激-反应-强化,即新行为主义。 听说法强调模仿和机械性的训练。 视听法(情景法)——重视”视“和”听“之间 的相互联系,充分发挥视觉、听觉的协同作 用。
.
两个信号系统学说与自觉对比法
• 4. 反对听说领先,认为语言的声音和文字在语言学习活 动中相辅相成,主张一开始就进行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 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 5.容忍学生的语言错误。主张对错误进行分析疏导,只改 主要错误,反对有错必纠。
• 6.必要时可利用母语,允许适当利用母语进行讲解和翻译。 7.广泛运用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有助于创造语言环 境,使外语教学情景化、交.际化。
从学科角度看,包括观察对外汉语教学领域 的从业人员——汉语教师;对外汉语教学的常规 活动——汉语教学;以及教学所使用的材料—— 教材、工具书等。
.
• 1.语言学本质说。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 属性或本质是语言学。(赵金铭,2013,孙 德金,2015)
• 2.语言教学本质说。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核 心是教学。(赵金铭,2013;吕必松, 2007)
大脑皮质活动的特征是具有两个信号系统和语言功 能。 1、第一信号系统 :以事物的物理性质发挥刺激作用 的,客观、具体的信号(如灯光、声音、气味、食物 形状等)称为第一信号。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皮质 功能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2、 第二信号系统 以抽象信号的含义发挥刺激作用 (如语言、文字)称为第二信号。对第二信号发生的 皮质功能系统为第二信号系统。它是人类所特有的, 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征。
在认知理论的作用下,产生了认知教学法,或 者是认知-符号学习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进 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操练,强调对语言规则的理解 和掌握,注重培养并提高全面运用语言的能力。
.
• 认知法是六十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鲁尔首先提出的, 是作为听说法对立面产生的。 卡鲁尔认为:第二语言是 一种知识体系,外语学习主要是通过对外语的语音、词汇、 语法的分析来理解和掌握语言结构。而语言的运用将会随 着语言在情景中的使用而得到发展。
.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
理论阐释(教师)+(学生)口头报告
.
本节教学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定位 以心理语言学与学科定位
对外汉语教学指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延续的 面向非汉语母语学习者的汉语教学,是旨在提高 学习者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汉语教学,不是把汉 语言文字作为一个专业教授给为国人的学历教育。
语言学范式包括: (1)自然科学范式 (2)结构描写范式 (3)功能解释范式 (4)认知科学范式
.
外语教学与心理学
外语教学与心理学范式 心理学研究主要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 人是怎样产生和理解语言的?——实验心
理语言学 儿童是怎样习得母语的?——发展心理语
言学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如何应用到其他学
外语学习要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依靠并利用母语 的第二信号系统对目的语的第二信号系统产生正迁移。
.
认知心理学与认知法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狭 义的认知认知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指用 信息加工的方法,通过与计算机相类比,模拟、 验证等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认为人的认知 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交换、操作、 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归纳为 四种系统模式:即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 统和反应系统。
• 3.教育学或语言教育本质说。主张对完汉语 教学应该从属于教育学,是语言教育学科的 一种。(刘珣,2016)
• 4.其他看法。比如认为“文化”是对外汉语教 学的核心。(程裕祯,2005)
• “专家立场”
.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在研究范式上因为 跨学科特点而存在着多种范式,其 中”语言学范式“最为常见。
• 认知教学法产生的理论基础 1. 语言学基础:乔姆斯基的 转换生成理论——“语言习得机制”的提出,且区分了语 言能力和语言行为。语言是受规律支配的符号体系,人类 学习语言绝不是单纯地模仿和记忆的过程,而是创造性的 运用过程。人类能借助有限的规律,推导、转换、生成无 限的句子。
.
• 认知教学法的特点:
科之中——应用心理语言学 语言的生理和神经基础——神经语言学
.
二. 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主要的外语教学方法
• 内省理论、联想心理学与直接法 • 内省法(冯特),即自我观察法。“在语言心理中
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思维,而是感觉。因此,引入 意识中的概念和表象所伴随的刺激应该尽可能有感 觉到成分,而最强有力的感觉是由音响表象所引起 的”。因此,以口语为基础,以模仿为主的直接法 应运而生。 • 直接法“用外语教外语”,以“音响感觉”为基础,尽 可能地是外语词语的声音跟词语的意义结合起来。
• 1.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 趣,指导学生从言语实践中发现规则,并为学生提供创造 性地活用规则的机会和情景,从而使学生掌握规则。
• 2. 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有限的语 言规则创造性地理解和生成无限的句子。
• 3. 注重理解,在理解语言知识和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操练, 反对机械性的死记硬背。
外语教育. 心理学
本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
了解心理学理论研究、语言学习理论的发展对语 言学习的影响;了解心理认知理论的主要流派 汉字认知与教学 汉语词汇认知与教学 汉语语法认知与教学 汉语语音认知与教学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心理分析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心理分析 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心理分析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心理分析
.
心理学中“皮层痕迹”认为联想是记忆的 基础,而直观手段容易吸引学习者的主 义并产生联想,联想越充分则记忆越牢 固。直接法中希望学生通过联想的方式, 是新旧材料之间建立联系。 “重复可以看做是巩固原有的记忆痕迹 的过程”,即复现率越高,越容易在记 忆中保留。直接法提出加大复现率帮助 记忆,是以反复感觉,加深大脑皮层痕 迹及其在新语境中的联想理论为指导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