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态成像器件原理及应用第六讲-CMOS图像传感器原理及性能

固态成像器件原理及应用第六讲-CMOS图像传感器原理及性能


52行
2015年4月28日
第38页
卷帘式快门方式下成像质量分析
当前读出行为第X行 读出指针 积分窗口 0 1 2
当前读出行为第Y行 0 1 2
扫描方向
复位窗口
复位窗口
读出指针
n-1 n
(1) 黑条的移动方向
n (2)
n-1
积分窗口 黑条的移动方向
运动物体在卷帘式快门方式下成像原理示意图
2015年4月28日
2015年4月28日
第31页
填充率
• 提高填充率的方法
– 采用微透镜 – 采用特殊像元结构
2015年4月28日 第32页
微透镜
2015年4月28日
第33页
微透镜和特殊像元结构
2015年4月28日
第34页
卷帘式快门
• 具有卷帘式快门的图像传感器中不同行上的像素按 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复位,通常从图像传感器的顶端 开始向下,逐行进行复位,直到底部。当复位过程 进行若干行之后,读出过程开始,通过改变处于积 分状态的像素行的数目就可以改变积分光时间。 • 因此,一行结束复位就像帘布快门释放第一块帘布, 而读出就像帘布快门释放第二快帘布。
2015年4月28日 第26页
CMOS图像传感系统结构
256K×16 (EDO/SDRAM)
8/10 bits Data
Addr. R/W 8/10
CMOS数字 摄像器件 UART (HDCS)
摄像接口
DRAM接口
压缩引擎 CE
Compression Engine 8
48MHZ
晶振
系统 控制器
8
USB 接口
• 高端CCD的噪声水平
– 暗电流:<20pA/cm2 – 读出噪声:1~10个电子
2015年4月28日 第29页
CMOS与CCD器件性能对比
序号 性能 CMOS图像传感器 CCD图像传感器
1
2 3 4
填充率(%)
暗电流(PA/cm2) 噪声电子数 FPN(%)
10~50
100~2000 30~100 <0.5%(均方根值RMS)
2015年4月28日 第28页
CMOS图像传感器的缺点
• 噪声特性差
– 由于CMOS图像传感器在像元中引入复位、行选通、放大 器晶体管,其噪声特性比CCD要差。 – 主要表现在暗电流、固定模式噪声和读出噪声等几方面。
• 现有的CMOS图像传感器噪声水平
– 暗电流:100pA/cm2~2000pA/cm2 – 固定模式噪声一般<0.5%(均方根值,RMS) – 读出噪声:30~100个电子
2015年4月28日
第9页
2015年4月28日
第10页
2015年4月28日
第11页
2015年4月28日
第12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15年4月28日
第13页
复位操作和积分操作
2015年4月28日
第14页
电荷收集过程
2015年4月28日
第15页
CMOS图像传感器像元结构
• 无源像元(Passive Pixel) • 有源像元(Active Pixel) • 光电栅型像元(Photogate Pixel)
• 典型线阵CCD介绍
– TCD1209 – TCD1251
• 典型面阵CCD(IA-D4)介绍
2015年4月28日
第5页
2015年4月28日
第6页
TCD1209波形图
2015年4月28日 第7页
二、本讲主要内容
• MOS与CMOS场效应晶体管 • CMOS图像传感器的原理与结构 • 典型的CMOS图像传感器
G B G B
R G R G
:
G B G B
R G R G
....
G B G B
R G R G
:
G B G B
R G R G
Bayer 滤色图案
2015年4月28日
第35页
畸变的例子(一)
卷帘快门照相机拍摄的风扇失真的事例图: 静态物体(右图)和动态物体(左图)
2015年4月28日
第36页
畸变的例子(二)
全局式快门得到的图像
卷帘式快门得到的图像
2015年4月28日
第37页
预分频器=1
40行
预分频器=3
78行
预分频器=2
预分频器=4 32行
2015年4月28日 第21页
蔽光区 存储控制 曝光 控制 V1 UDD V2 V3
复位 V4
行选通 光敏二极管 V5
五管像敏单元结构
2015年4月28日
第22页
CMOS图像传感器的一般结构
数字视频输出
行 光敏单元阵列 选 择 列选及放大
模拟数字转换电路
模拟信号处理电路
视频时序产生电路
曝光、白平衡等控制
逐个像元输出
只能在器件外设置 只能在器件外设置 只能在器件外设置 只能在器件外设置 Si,400~1000nm
CMOS图像传感器的特殊之处
填充率(Low Fill Factor) 卷帘式快门(Rolling Shutter) 无开花现象(Anti-Blooming) 开窗口能力(Windowing Size) 局部可控电子快门(Regional Electronic Shutter ) • 颜色滤波阵列(RGB color filter) • • • • •
有源像敏单元结构
蔽光区
UDD 光敏二极管 存储开关管 行选通
四管像敏单元结构
2015年4月28日
第18页
CMOS像元结构示意图
2015年4月28日
第19页
2015年4月28日
第20页
光电栅型像元(Photogate Pixel)
• 光电栅型APS CMOS像素单元 框图如右图所示。像素单元包括 光电栅PG(Photogate)、浮置 扩输出FD(Flcating Diffusion)、 传输电栅TX(Transfer Gate)、 复位晶体管MR(Reset Transistor)、作为源极跟随器的 输入晶体管MIN、以及行晶体管 MX,实际上,每个像元内部就 是一个小小的表面沟道CCD。 • 每列单元共用一个读出电路,它 包括第一源极跟随器的负载晶体 管MLN以及两个用于存储信号 电平和复位电平的双采样和保持 电路。这种对复位和信号电平同 时采样的相关双采样电路CDS能 抑制来自像元浮置节点的复位噪 声。
2015年4月28日
第42页
防止溢出
2015年4月28日
第43页
大动态范围
2015年4月28日
第44页
CMOS技术则无开花、无拖尾
2015年4月28日
第45页
未用“双斜坡”技术的图像
2015年4月28日
第46页
未用“双斜坡”技术的图像
2015年4月28日
第47页
采用“双斜坡”技术的图像
2015年4月28日
固态成像器件原理及应用 第六讲-CMOS图像传感器原理及参数
长春理工大学 刘智
2008年11月28日
2015年4月28日 第1页
主要内容
上节课习题讲解 一、上一讲内容回顾 二、本讲主要内容 三、小结 四、作业
2015年4月28日
第2页
上一讲习题解答
• 立体角Ω,是一个物体对特定点的三维空间的角度。 它是站在那一点的观察者测量物体大小的尺度。例如, 一个附近的小物体可以与一个远处的大物体对于一个 点有相同的立体角。立体角是物体在一个以观测点为 圆心的球的投影面积与球半径的比。 • (Ω =S/r)这正像平面角是圆的弧长与半径的比。 • 立体角的国际制单位是steradian(球面度)。 更严密的, 立体角是面S对点P的面积分:
第48页
2015年4月28日
第49页
2015年4月28日
第50页
2015年4月28日
第51页
• Bayer 滤色片结构:图像传感器结构是每行同时输出 2列上的像素:一行按G,R;---G,R。下一行按B,G;--B,G。因此,图像尺寸基本以2×2的倍数扩大或缩小。
0 0 1 2 3 : 476 477 478 479 1 2 3 ... 636 637 638 639
– OV7620 – IBIS5-1300-M
2015年4月28日
第8页
CMOS图像传感器原理
• CMOS图像传感器概念
–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Image Sensor。
• 是一种用传统的集成电路工艺方法将光敏元 件、放大器、A/D转换器、存储器、数字信 号处理器和计算机接口电路集成在一块硅片 上的图像传感器件。
2015年4月28日 第23页
I2C总线接口
组成原理框图
2015年4月28日
第24页
CMOS图像传感器发展过程
• 1963年– Morrison 发表了可计算传感器,这是一种可以 利用光导效应测定光斑位置的结构,成为CMOS图像传感 器发展的开端。 • 1964年– IBM的Horton et. al发表了scanistor,这是一种 通过电阻网络寻址的一维光电二极管阵列扫描器,这种扫 描器产生与入射光能量成线性比例关系的输出脉冲电压。 • 1966年–西屋公司的Schuster和Strull报道了像元分辨率为 50×50的单片光敏晶体管成像阵列器件:MOS阵列集成 电路(MOSAICS,Mos Oxide Semiconductor Array Integrated Circuits)。这种光电晶体管都能产生与入射 光强成比例的信号,其输出与瞬时入射光能量成正比关系, 不进行任何积分操作,因此其灵敏度相对较低。由于技术 水平的限制,这种结构需要外部电路才能实现扫描读出操 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