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建设 1 第一章 信息资源建设概论 一、信息资源:经过人类筛选、组织、加工,并可以存取和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各种媒介信息的集合。 二、数字化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质载体中,以光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输,并通过计算机和其他外部设备再现出来的信息资源。 三、网络信息资源:指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可以获取和利用的所有信息资源的总和。 四、单机信息资源:指通过计算机存储和阅读但不在网络上传输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人们常称之为机读资料。 五、信息资源建设:人类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信息进行选择、采集、组织和开发等活动,使之形成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的全过程。 六、藏书建设:符合图书馆任务与读者需求,系统地建立、发展、规划、组织藏书体系的全过程。
第二章 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论 一、信息资源建设的支撑理论 1、系统论 (1)、系统的整体性原则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基本的方法论基础 (2)、系统的联系性原则为信息资源体系结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3)、系统的有序性原则对信息资源组织的理论指导意义 (4)、系统的动态性原则要求信息资源系统建设必须适应社会信息需求的变化 2、经济学理论 (1)、信息资源建设的实质是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2)、信息资源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学原理 3、信息管理理论 (1)、布拉德福定律 (2)、普赖斯曲线: (3)、文献老化理论 二、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 图书馆及其他类型信息机构,要从实际使用需要出发,规划、选择、搜集、整序、组织和管理信息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要求是:根据图书馆服务任务的需要进行信息资源建设;根据图书馆服务对象的需要进行信息资源建设 2、系统性原则 在信息资源建设中要特别注意宏观和微观的信息资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注意信息资源系统与环境的联系。 系统性原则的依据:科学知识的系统性;信息资源自身的连续性;读者需求的系统性;保存和传递的系统性 系统性原则的要求:以服务的重要学科为中心的一些重要的纸质文献、数字化文献和特藏书刊,要完整系统地收集;对与本馆服务任务直接相关的多卷书、丛书、连续出版物及重要工具书,要完整无缺,不能随意中断;要注意各学科间相互渗透、边缘交错的内在联系,广泛而有选择地收集相关学科、边缘学科以及供一般读者学习和阅读的基础书刊;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之间,要保持合理的比例 信息资源建设 2 3、特色化原则 一个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与其他图书馆信息资源不同的特点 特色化的内容:学科特色;专题特色;地方特色;文献类型特色 4、共建共享原则 一个地区、一个系统、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机构之间,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科学规划,分工协作,共同建设,相互提供利用,建立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第三章 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因素 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因素: 1、现代技术的发展 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馆藏信息资源获取方式、图书馆信息资源质量评价、信息资源保障方式、馆藏文献购置经费产生影响。 2、知识经济的兴起 图书馆作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信息载体集散中心的地位将更加重要,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必须因知识信息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必须建立信息资源社会保障体系,满足多元化的知识信息需求。 3、国家政策与法律环境 4、文献出版发行情况 来源广泛而丰富,文献选择难度加大,发行渠道多而无序,文献采集盲目性增大,出版形式多种多样,文献采集质量难以控制。
第四章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 一、信息资源建设政策是人们为实现信息资源建设目标而制定的方针、原则、策略、措施、对策等。 内容:图书馆所服务的地区或机构的基本情况和图书馆任务的分析;图书馆信息资源现状分析;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目标的确定;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的规划;印刷型文献的采访政策;数字馆藏建设政策;书刊交换与接受赠书政策;经费分配政策;馆藏信息资源管理政策 主要解决的问题:明确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原则;规划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结构和信息资源的宏观布局;确定图书馆各种类型的信息载体的采集原则、选择标准、入藏比例及经费安排;制定适应新的信息环境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规划、步骤等 特点:中介性;系统性;规范性;稳定性;变通性 作用: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提供宏观指导;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提供标准和规范;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依据 二、藏书发展政策是图书馆对不同学科领域、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各类型文献信息资源做出选择和保存决策的指南,是图书馆规划馆藏发展,合理安排购书经费的基本依据。它明确了图书馆现有馆藏的范围、性质以及未来发展计划,精心设计和规定各相关主题领域中现实馆藏和重点收藏的深度和广度,阐述图书馆基本的选书原则和选书标准。 藏书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藏书发展的核心问题。 三、制定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原则 信息资源建设 3 1、实事求是原则 符合图书馆的任务与读者实际需要,不能脱离图书馆现实条件 2、系统性与协调性原则 系统性要求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政策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图书馆整体发展战略;系统性要求我们不仅要考虑大系统与分系统的关系,还要考虑相同层次系统间的横向关系。如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政策与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政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有偿服务政策等政策的相互联系。 协调性原则要求不仅要协调好与图书馆其他子系统的关系,而且要着眼于信息资源整体布局,注意与其他馆的协调与合作。 3、连续性原则 前后政策内容的继承性,政策在有效时间内的持久性 问:为什么必须强调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连续性? 答:政策要依据形势的变化而有所发展,但这种发展,一般来说不是对前一政策的否定,而应是对前一政策的“扬弃”,即一项政策在制定时,要保留前一政策的合理内容。信息资源建设是一项连续性很强的事业,它的现状既受历时因素的制约,同时又对未来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制定信息资源建设政策时,一定要对原来的有关政策进行研究,吸收其合理的内容,同时对出台新的政策要十分谨慎。 4、前瞻性原则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制定不仅要以现状为基础,而且要对影响信息资源建设的各种因素及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信息资源建设政策不仅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且能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 四、制定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程序 1、成立工作小组 2、收集决策信息 3、拟定政策草案 4、征求修改意见 5、修改政策草案 6、报批政策草案 7、公布政策文件
第五章 文献采访的理论与方法 一、文献采访:由图书采访拓展形成,指图书馆的采访工作人员通过对馆藏、读者和文献源的调查,有目的、有计划和系统地收集馆藏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源,以满足读者需求的过程。 二、文献采访理论 1、 郑樵:《求书之道有八论》——论述文献采访的八种方法 按图书和收藏类别访求图书;按人物的居住地与事件发生地访求图书;按图书的性质与收藏处所访求图书;按图书流传情况访求图书。 2、 祁承ye《藏书训略》——图书馆文献采访理论的重要文献 购求图书的三种基本方法:眼界欲宽;精神欲注;心思欲巧 鉴别图书的五种方法:审轻重;辨真伪;核名实;权缓急;别品类 3、 孙庆增《藏书记要》——我国第一本全面论述藏书技术的专著,详论有关藏书的选购、内容与版本的辨识、传抄、校订、编制目录以及修复、保管等。 购求书“六难”:知有是书而无力购求,一难也。力足以求之矣,而所好不在是,二难也。信息资源建设 4 知好而求之矣,而必于较其值之多寡大小焉,遂致坐失于一时,不能复购于异日,三难也。不能搜之于书佣,不能求之于旧家,四难也。但知近求,不知远购,五难也。不知鉴识真伪,检点卷数,辨论字纸,贸贸购求,每多缺轶,终无善本,六难也。 4、 叶德辉《藏书十约》阐述了购置图书要分清主次要略,辩明真伪优劣,择优而藏的观点。 三、期刊: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者年、季、月顺序编号,按照一定周期出版的成册连续出版物。 四、一般藏书:指馆藏范围中重点藏书以外的所有藏书,主要包括一般用户用于学习提高所用的基础书刊,普通参考工具书,业余阅读欣赏的文艺书刊和通俗科普读物,以及综合性、边缘性与相关学科的书刊资料等。 五、重点藏书:根据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和主要读者对象的需要所选配的某些学科、专业或专题范围内系统完整的文献资料。 六、重点藏书与一般藏书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交叉、相互转化。 七、选书理论 1、价值论:美国 杜威和海恩斯 主张选择科学性或艺术性价值高的优秀出版物,重视出版物本身的内容价值。 2、需要论:美国 普尔.克特 主张选择出版物应当以适合读者需要为宗旨,应挑选适当的图书,而不是所谓最好的图书。 3、综合计分法 英国 麦考文 从图书的知识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进行综合评分,尤其强调图书的使用价值。 4、社会调查选择说 英国 维拉德 调查项目包括:读者类型、阅读兴趣、阅读内容及原因等。 5、使用概率论 印度 阮冈纳赞 出版物要以读者使用该书的概率大小为原则,即选择符合读者需要的、流通率较高的出版物。 6、补充原则 苏联 列宁等人提出藏书补充应遵循的原则 7、复选理论 苏联 格里戈利耶夫提出藏书补充过程就是对出版物的初选和复选 八、公共图书馆文献采访的特点(公共图书馆是为全体社会公众所利用的图书馆,它不仅为公共所有,而且面向整个社会,为每一个进馆阅读的社会成员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其主要特性体现在公共性上,其文献采访的特点也由此决定。) 1、省(市、自治区)图书馆的文献采访 (1)、文献采选以综合性、通用性为主 (2)、文献采选以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为重点 (3)、注重地方文献和地方出版物的收集 2、市、县(区)图书馆的文献采访 (1)、市图书馆文献采购的特点:重点收藏对本地区经济、科学、文化、教育有实用价值的文献资料,注重文献的精选和特色收藏,对本地区的地方文献重点收藏,同时利用网络电子资源弥补纸质文献的不足。 (2)、县(区)图书馆文献采购特点: 采购重点是适合工农业生产需要的实用性文献;地方文献;中文工具书;科普读物;文学艺术作品等。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主的采购原则。 3、儿童图书馆的文献采访 儿童图书馆的藏书目的是培养儿童正确的人生观,对科学的兴趣,供给科学知识,补充儿童在学校内学习的不足。文献信息采集主要以思想性、科学性、教育性为指导原则,采购知识性强,符合儿童阅读特点的优秀书刊。文献的级别以普及型为主;学科内容以基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