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 神经系统的功能 now

八 神经系统的功能 now

八 神经系统的功能 一、名词解释 突触 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突触延搁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易化 突触后抑制 运动单位 交互抑制 反射中枢 腱反射 肌紧张 特异性投射系统 非特性投射系统 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牵涉痛 牵张反射 脊休克 突触前抑制 脑电图 去大脑僵直 紧张性作用 生物节律 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 学习 皮质诱发电位 习惯化 胆碱能纤维 肾上腺能纤维 第一体感区 异相睡眠 操作式条件反射 中枢抑制 后放 二、填空题 1.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整性和相对不疲劳性。 2. 据电生理学特性,将哺乳类动物的周围神经分成_____________三类,此方法多适用于_____________纤维。 3. 据纤维的直径及来源分类,将_____________纤维分为_____________四类。 4. 自胞体向轴突末梢的轴质运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运输和______________运输。 5. 神经对其所支配的组织可发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方面作用。 6. 经典的化学性突触由突触前膜、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7. 突触后电位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 8.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可分为辐射、聚合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联系。 9. 中枢抑制可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 10. 突触后抑制又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11. 丘脑的核团分为感觉接替核、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类。 12. 丘脑向大脑皮质的感觉投射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大系统。 13. 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时,可先后引起两种不同的感觉,即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4. 在脊髓前角存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运动神经元。 15. 牵张反射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 16. 肌梭的感受装置与_____________呈串联关系,与_____________呈并联关系。 17. 脑干网状结构存在的加强肌紧张的区域称为_____________;抑制肌紧张的区域称 _______________。 18. 小脑在维持姿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均有重要的作用。 19. 据小脑的传人、传出连接可以把小脑分成前庭小脑、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部分。 20. 基底神经节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体感觉传人冲动的处理有关。 21. 基底神经节损害的症状按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_____________的综合征,另一类是具有_____________的综合征。 22. 自主神经外周递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类。 23. 胆碱能受体可分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亚型。 24. 肾上腺素能受体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25. 皮质诱发电位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部分。 26. 突触传递过程中,冲动传到轴突末梢,使·突触前膜的_____________通道开放,____________内流,引起递质释放。 27. EPSP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Na+、K+、Cl-,尤其是的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突触后膜发生_____________,出现EPSP。 28. 丘脑是感觉传导的换元_____________,并对感觉进行粗略的定位分析。 29. 特异投射系统是以_____________形式投射到大脑皮质的特定区域,其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 30. 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具有上行唤醒作用的功能系统,称为_____________。该系统主要是通过丘脑 _____________ 投射系统发挥作用。 31. 大脑皮层运动区对躯体运动调节是通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来完成的。 32. 锥体系的神经元,下行纤维抵达脊髓,通过_____________运动神经元发动肌肉运动;通过_____________运动神经元调节肌梭敏感性,协调配合运动。 33. 腱反射的意义是通过检查腱反射来了解_____________功能状态;肌紧张的意义是在于_____________。 34.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部分。 35.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效应器功能状态有关。 36. 交感神经兴奋时,分泌_____________唾液,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分泌_____________唾液。 37. 交感神经兴奋时,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_____________,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胰岛素分泌_____________。 38. M型受体阻断剂是_____________,N型受体阻断剂是_____________· 39. N受体分布于_____________,M受体分布于_____________。 40. 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_____________,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_____________。 41. 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是_____________,人类所特有的是_____________信号系统。 三、选择题 A型题 1. 中枢神经系统内,兴奋性化学传递的下述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单向传递 B 突触延搁 C 总和 D 兴奋节律不变 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放电频率可不同 E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2. 下列哪种神经元的联系方式是产生反馈调节的结构基础 A 辐射方式 B 聚合方式 C 链锁状联系 D 环状联系 E 单线式联系 3. 运动神经元兴奋时,首先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A 神经元细胞 B 树突 C 轴突上位一部位 D 轴突始段 E 轴突末段 4. 下列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的生理作用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具有支持作用 B 具有转运代谢物质的作用 C 构成血-脑屏障,使血液中的物质有选择地进入脑细胞 D 胶质细胞可增生,从而填补神经元死亡所造成的缺损,起代偿神经元的功能 E 在外周和中枢均可形成髓鞘 5. 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其最主要方式为 A 化学性突触传递 B 电突触 C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D 缝隙连接 E 混合性连接 6.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道的通透性增加 A K+ B Ca2+ C Na+,K+,尤其是对Na+ D K+,Cl-,尤其是对Cl- E Cl- 7.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增加 A K+ B Ca2+ C Na+,K+,尤其是对Na+ D K+,Cl-,尤其是对Cl- E K+,Na+,尤其是对K+ 8. 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A 突触前膜去极化 突触后膜EPSP幅度减小 B 突触前膜超级化 C 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D 突触后膜超级化 E 突触前神经元抑制 9. 交互抑制又可称为 A 除极化抑制 B 回返性抑制 C 树突-树突型抑制 D 侧支性抑制 E 突触前抑制 10. 传入侧支性抑制的形成是由于 A 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少 B 兴奋性递质破坏过多 C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D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抑制 E 兴奋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11. 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 A 突触前膜超级化 B 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C 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 D 突触后膜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降低 E 通过轴突-树突突触的活动实现 12. 下列关于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经丘脑的感觉接替核换元后弥散地向大脑皮质广泛区域投射 B 向大脑皮质投射地区域狭窄,引起特定的感觉 C 受到破坏时,动物将出现角弓反张地现象 D 容易受药物的影响 E 受到刺激时,动物脑电图呈同步化慢波 13. 对大脑特异投射系统的叙述,下列哪项时错误的 A 投射至皮质特定感觉区,有点对点关系 B 主要终止于皮质第四层,再转而与大锥体细胞的胞体形成突触联系。丘脑感觉接替核和联络核,均属于语系统范围 C 阈下兴奋易于总和,产生扩布性兴奋 D 产生特定感觉 E 切断特异传导通路的动物将出现昏睡 14. 内脏痛的主要特点是 A 刺痛 B 对刺激分辨能力强 C 慢痛 D 定位精确 E 可有牵涉痛 15. 运动单位是指 A 一个运动神经元 B 一组具有相同功能的运动神经元群 C 一组可产生某一动作的肌肉群 D 一对具有互相拮抗功能的肌群 E 由一个运动神经元及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 16. 脊髓休克时脊髓反射减弱或消失,其原因是 A 横断脊髓的损伤性刺激 B 脊髓中的反射中枢被破坏 C 血压下降导致脊髓缺血 D 外伤所致的代谢紊乱 E 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了高级中枢的调节作用 17. 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是 A 屈肌反射 B 对侧伸肌反射 C 颈紧张反射 D 肌紧张反射 E 翻正反射 18. 在整体中,当某一肌肉受到牵拉时将发生牵张反射,表现为 A 同一关节的协同肌抑制 B 同一关节的拮抗肌兴奋 C 受牵拉的肌肉收缩 D 其他关节的肌肉也同时收缩 E 伸肌核屈肌都收缩 19. 当某一伸肌被过度拉长时,张力变突然降低,其原因为 A 伸肌肌梭过度兴奋 B 屈肌肌梭过度兴奋 C 伸肌的腱器官兴奋 D 屈肌的腱器官兴奋 E 伸肌的腱器官完全失负荷 20. 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动物脑干,将出现 A 脊休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