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治疗冈上肌腱炎临床观察

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治疗冈上肌腱炎临床观察

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治疗冈上肌腱炎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治疗冈上肌腱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5例冈上肌腱炎病例随机分为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治疗组和传统针灸推拿组。

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组运用宣蛰人强刺激推拿手法对冈上肌特定部位软组织损害压痛点进行强刺激推拿,强刺激后对痛点进行浮针扫散治疗;传统推拿针灸组运用传统手法对肩周主要穴位针刺后进行传统推拿治疗。

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作比较。

结果: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组总好转率95.6%,传统针灸推拿组总好转率87.5%%,两组总好转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诊断学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进行诊断:①多由肩部外伤、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所致。

②好发于中老年人,多数呈缓慢发病。

③肩部外侧渐进性疼痛,活动受限。

④肱骨大结节处或肩峰下有明显压痛,肩关节外展60°~120°出现“疼痛”。

部分病例有冈上肌肌腱钙化存在,
应摄x片明确诊断。

1.3排除标准。

①严重冈上肌腱炎出现肌力明显下降具有手术指针者。

②急性损伤而引起肌腱断裂者。

③肩锁关节错逢。

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疾病危及生命,以及意识不清者。

⑤妇女妊娠
期。

⑥有肩周炎但冈上肌腱炎不明显者。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采用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疗法治疗。

第一步:患者取坐位选取肱骨大结节上端压痛点(冈上肌肌腱炎的发病部位)和冈上窝压痛点(冈上肌起点损伤部位),一般只有2~3个压痛点,医生用右手拇指指腹对压痛点深层肌肉进行强刺激的滑动按压,每个痛点按压2分钟,直到各个痛点较刺激推拿前有所减轻为止。

第二步:用碘伏对各个压痛点打上标记,再用消毒酒精对痛点局部体表皮肤进行消毒,右手持浮针针柄,针尖直对痛点,进针部位不能距离痛点太远,一般在10厘米之内,随体表肌肉解剖走向斜皮肤夹角15°~25°进针,快速破皮进针后手持针柄进行皮下扫散,每个进针点扫撒2分钟,频率为每分钟200次,同时令患者活动肩关
节,直到治疗结束。

2.2对照组。

采用传统针灸推拿治疗。

第一步:患者取坐位,取阿是穴、肩井、肩髃、肩贞、肩前进行毫针针刺,留针30分钟。

第二步:先用柔法对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进行放松,同时,配合肩关节的外展、内收、内旋活动,反复3遍。

让后对肩井、肩髃、肩贞、肩前进行按揉弹拨,达到解痉止、痛分解粘连的目的,最后用搓揉和抖法进行放松结束治疗。

2.3统计学处理。

组间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α=0.05。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使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冈上肌腱炎的疗效标准,具体如下。

治愈:肩部
疼痛及压痛消失,肩关节功能恢复。

好转:肩部疼痛减轻,功能改
善。

未愈:症状无改善。

3.2治疗结果(见表1)。

经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组好转率95.6%,传统针灸推拿组好转率87.5%,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强刺激
推拿结合浮针组疗效优于传统针灸推拿组。

4讨论
冈上肌腱炎又名冈上肌腱综合征、外展综合征。

是指劳损和轻微外伤后逐渐引起的肌腱退行性改变,好发于中青年,起病缓慢、常因轻微外伤史或受凉史,或单一姿势的工作、劳动而诱发。

临床上以肩部疼痛,肩关节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在《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中有强刺激推拿手法的治疗手段,主要针对肌肉软组织慢性劳损所产生的无菌性炎症,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是把以经络穴位为基础的传统中医按摩和现代疼痛医学新学科—软组织外科学相结合,强调以按摩肌肉等软组织骨骼附着处—病灶压痛点为特点的按摩新技术,以缓解肌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和加强新陈代谢的作用2。

对冈上肌易化点进行强刺激,促进冈上肌病变处软组织肌张力的松弛,再用浮针在局限性病痛的周围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等针刺活动,进一步排除体液疼痛因素以及与疼痛有关的炎性物质。

本病治疗的机理从传统中医理论上看,主要运用皮部理论。

《素
二筋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浮针通过刺激皮部,促使气血通行,达到“痛则不通3”。

通过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疗法治疗冈上肌腱炎以起到解除筋结点的紧张状态,从而恢复经筋系统的平衡状态。

该疗法以经筋皮部理论为依据,具有方法简便、安全、费用低、疗效高的特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
出版社,1994:192
[2]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文匪出版社,2009:297
[3]张亚平.浮针,一种全新的针刺镇痛疗法.针灸临床杂志,1998,14(12):3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