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建设教育强国仍需加大经费投入(最新)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 4%,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
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是党和国家的承诺和法定要求。据统计, 2016年我国国内生
产总值(GDP )为74.41万亿元,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 国内生产
总值比重分别为 5.22%和4.22%。然而,实现“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 创新型国家前列”
战略目标,要求我国继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2016年5月30
日,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 九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 年时使我国进入创
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研究发现,当今世界排位
靠前的创新型国家都十分重视教育投入。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排位前 20的国家和地区分别 是瑞士、
英国、瑞典、荷兰、美国、芬兰、新加坡、爱尔兰、卢森堡、丹麦、中国香 港、德国、冰岛、
韩国、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日本、挪威。经济合
作与发展组织数据显示,全球创新指数排名靠前的国家和地区,在前
20
名中剔除新
加坡、卢森堡、丹麦和中国香港等人口规模和领土面积较小的国家和地区,
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平均水平是 5.77%,其中政府公共支出(相当
于我
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平均水平是 5%。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数据显示,早在 20世纪70年代,美国各级各类教育机 构(中小
学和授予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 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
过6%,2001年起超过7%,2009年达到峰值7.64%,2014年为7.08%。2014 年,美国各
级各类教育机构教育经费支出至少 1.23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将近 8万 亿元,同年我国教育
经费投入总量为 3.28万亿元。这就是说,如果按我国经济
6%
增幅不变,且保持教育投入总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5%不变,那么到2030年,我国
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为8.11万亿元,与美国2014年的水平相当。
如果对比生均经费投入水平,我国与创新型前列国家的差距更大。 经济合作与发
展组织数据显示,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前 20位国家2012年生均教育经费投入水平为 1.29万美
元,折合人民币约8万元,美国1.5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9.5万元。同 年,我国国家财政
性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投入的 80.29%,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
2012
年
是 6128.99 元、8137.00 元、7775.94 元、7563.95 元和 16367.21 元,均远低于 创新型前
列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 其他多
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 校教育经费的稳
定来源。” “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举
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办学经费由举办者负责筹措,各级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适当 支持。”
但是,教育经费保障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为此,依法保障教 育经费投入,尚需
建立三大机制。
一是“以财政拨款为主”的保障体制已经形成, 亟待依法强化、优化预算管理和
绩效考核机制建设。事实上,自2012年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 重一直稳
定在80%,有力支撑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但是在依法编制教育经费 预算、优化国家财
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和强化绩效考核等方面仍有改革空间。
二是“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效果尚不明显,亟待建立完善教育经费多元 投入激
励机制。最新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教育经费收入为
3.04万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80.65%,事业收入占16.22%
(学杂费占
12.31% ),其他收入占2.36%,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占0.49%
,社会捐赠仅占
0.28%
。
三是民办教育“办学经费由举办者负责筹措” 的法定责任尚未有效落实,亟待建 立与民
办教育办学规模相匹配的举办者投入责任落实机制。 2013年,全国民办学校
教育经费收入为2340.90亿元,仅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 7.71%。民办学校教育经费 收入中,
学费占70.77%,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11.13%,民办教育举办者投入占 6.30%。同年,民
办教育在校生规模分别占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的 22.59%、高中阶段
在校生的10.06%、初中阶段在校生的10.30%,普通小学在校生的6.72%以及学前 教育在园
儿童的51.10%。民办教育举办者投入不足正在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不 可忽视和不容回避
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