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区空间发展的模式探索
摘要:通过分析城市新区空间拓展的内因与效力,就城市
新区空间结构与城市现有空间结构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以通过
统筹区域整体发展;延续城市发展脉络;塑造新区空间特色;营
造良好的生态空间网络系统等,探索城市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有
效路径。
关键词:城市新区;空间结构;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城市新区,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必
然选择。因此,城市新区的空间结构需要从区域整合和城市空间
分析的角度,进行物质空间和人文空间的重新建构,以推进实现
城市新区的可持续发展。2014年1月,获国务院批复,正式成
为国家级新区。沣东新城西咸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西
咸新区――沣东新城空间发展模式的一些探索,以期对于城市新
区的合理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一、城市新区与城市空间发展关系
城市新区是伴随城市郊区化而出现发展的,概念常与国外的
新城建设、开发区建设等联系在一起,我国功能性城市新区的开
发建设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而关于城市新区的研究现尚处于起
步阶段,其相关概念及发展参考大多是以开发区为主体演化出来
的概念。我国城市新区在区位选择、开发规模上与国外的城市新
城建设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空间布局方面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
的圈层扩展或沿交通线伸展的模式,并体现出了极富中国特色的
城市化模式。
城市新区是城市郊区化发展的产物,是城市郊区化过程中各
种新城市地区的高级形式,是承接中心城区产业、人口转移的重
要载体,对于城市发展而言,城市新区的规划与建设已成为城市
整体空间结构与相关职能调整的重要手段和契机,新区的建立往
往是为了缓解中心城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压力而开发的城市
拓展空间。
二、西咸新区一沣东新城空间发展条件分析
西咸新区以充分发挥历史文化、生态水脉、资源要素和综合
区位等特色优势为目标,一方面提出以“组团”布局模式保持良
好的山水环境和生态格局,形成城园交融的现代田园城市;另一
方面提出传承和发扬历史文化,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彰显历史文
化特色。沣东新城处于西安、咸阳两市城市规模扩张的边缘结合
地区,新区空间发展具有诸多优势与约束条件,一是区内历史文
化资源遗存丰厚,文化积淀深厚;二是西、咸两市经济发达,产
业集聚发展具有坚实基础;三是新区发展空间广阔,后发优势明
显。同时也面临挑战,新区因位于两市交接地长期缺乏相关统筹
发展的考虑与布局,使该地区呈现出分散布局、公共服务设施落
后等一系列问题,而且由于新区内涉及河流水系、文物保护、断
裂带及渭河沿岸湿地等自然因素,且新区周边的主要道路网体系
均为西安市向外辐射的高等级道路,如西三环、绕城高速、西宝
高速等,也成为影响空间结构形成的重要要素之一。
三、空间发展模式探索
通过对区域现状资源的进一步分析,以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
市为目标对整个新区的定位、功能进一步的完善和深化,对沣东
新城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编制.而出于对现状资源的尊重及区
域文化的传承,探寻出城市新区“新”的空间生长方式。
1、梳理生态田园底图。规划首先尊重自然资源,对区域内
河流、遗址、农田等多元因素进行梳理,明确遗址人文廊道、沣
河景观廊道,充分利用河流水系、遗址、湿地、农田等现状生态
要素,同时与两市道路,景观进行有效连接,形成“大v”字形
的生态基本骨架。同时,规划强化区域交通生态走廊,以“大开
大合”构筑区域大空间;借鉴井田模式,形成“小开小合”区域
小空间。以15平方公里左右的建设用地为基本组团规模,在组
团外围形成三种等级的绿色廊道;通过生态隔离廊道,形成视线
通廊及城市风道。规划塑造了城在田中,田在城中的独特“田园
化”生态底图,搭建了“组团化”的发展模式。
2、传承城市格局。新城以传承“西安模式”―― 方格路网
的布城理念,发展为拓展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发
展需求的空间布局。规划延续“西安模式”格局,传承轴线体系
构架,加强都城遗址保护,塑造周秦汉历史文化景观带,突出体
现新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绿色文化生活方式。区域道
路以格网状形式展开,形成新城道路系统。根据新区总体规划布
局,解读各组团时空发展趋势,尊重地方历史文脉,在发扬新城
特色基础上,充分融合自然景观,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合,
历史与未来交相辉映,突出地方文化特色与现代城市建设的融
合。
3、构建绿色生活方式。建设标准明确公共设施的刚性建设
要求,以组团布局构建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以绿色廊道引导。
海绵体”建设,保护水环境,形成可持续的市政管网体系。规划
以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创新发展为理念,结合沣东产业基础重点
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打造统筹科技产业示范基地,构建以现代服
务、科技研发为主导的绿色产业体系。通过宜居宜业,特色人文
田园新城建设的步步探寻,规划最终确立了“两带、七板块”的
城市空间布局,实现城市新区“新”的绿色生活方式。
4、塑造特色功能板块。依托区域自然、人文资源优势,以
水系、遗址廊道、道路交通为骨架,形成多功能城市片区,发挥
区域有效自然、人文资源优势,形成特色化的空间格局――“两
带、七板块”。以“周秦汉历史文化景观带”和“沣河景观风貌
带”为一东一西两条南北主要发展带,传承西安历史人文,奠定
区域特色发展为基础,重点打造沣河田园城市板块、六村堡现代
产业板块、三桥现代商贸板块、科学城科技统筹板块、阿房宫人
文旅游板块、昆明池生态文化板块和镐京立体城市板块七大板
块。
结语: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异化促使城市由“单
中心”向“多中心”方向转型,城市新区的发展对于城市及区域
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提出的通过解读空间发展趋势,尊重地方
历史文脉,在发扬新城特色基础上,充分融合自然景观,综合解
决新区发展问题,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构,以“融为景、
隔为片,复合共生”,探寻出城市新区空间的绿色生长方式,满
足人们对于现代城市生活品质的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