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中八年级(初二)历史课件 世界历史复习
初中八年级(初二)历史课件 世界历史复习
(2)1921—1922年,英法美等九国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 《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 治秩序
通过这两次会议,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是什么?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怎样形成的? (时间+会议+条约+影响)
如何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实质: 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进步性:
暂时调整帝国主义国之间的矛盾,使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 定时期
局限性:
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所以不可能长久维 持下去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年)
矛盾激化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一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是什么?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怎样形成的? (时间+会议+条约+影响)
(时间+会议+条约+影响)
(1) 1919年,
协约国召开巴黎和会,
签订《凡尔
赛和约》,还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等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一起 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 系
相对稳定时期 (1924—1929年)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生产相对过剩
时 间:
1929年—1933年
经济 危机
爆发地点:
美国
波及范围特别广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特点
持续时间特别长 破坏性特别大
影响
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资本家销毁商品
消调整农业 整顿工业
恢复银行信用 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开始) (中心)
兴建公共工程,
减少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评价:
作用:
美国经济缓慢恢复 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
局限: 没有消除经济危机的根源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年)
矛盾激化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引起政治危机 美国 德日
罗斯福新政 建立法西斯专政
罗斯福新政实施的原因、目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P42—43)
原因: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美国阶级矛盾尖锐 为摆脱危机,寻找出路,
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开始实施新政。
目的:
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凡尔赛—华盛顿体 系
相对稳定时期 (1924—1929年)
1929—1933年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