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解决中国新媒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如何解决中国新媒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目 录

一、 新媒体的简介

1.新媒体的两大特点

2.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势

二、 中国新媒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统一

2.对通俗文化的兴起思想准备不足

3.新闻出版行业内信息化程度较低

4.新闻出版行业的新媒体技术标准滞后

5.正版音像、电子出版发展滞后

6.互联网管理没有主动跟上

7.新媒体的管理亟待加强

三、 如何解决中国新媒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处理各种复杂社会矛盾的需要

2.把握风云变化的国际环境的需要

3.实现以人为本观念的传播理念的需要

四、 中国新媒体的发展前景及潜力分析

1.中国新媒体发展与社会、经济密不可分的关系 2.中国新媒体发展的重要特征

五、 影响新媒体前景的几大主流媒体

1.网络媒体的新媒体特性

(1).传播上的快捷性和时间上的自由性

(2).传播的全球性和空间上的无限性

(3).传播的交互性和方式的多样性

2.移动媒体的新媒体特性

(1).表现形式的丰富性

(2).使用的便捷性和成本的低廉性

(3).互动性强且个性化特征显着

3.图书馆对新媒体信息传播手段的应用

(1).图书馆信息检索

(2).跨库检索

(3).新媒体信息传播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展望

①手机移动业务和手机电视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形成p--p的使用模

六、 我国新媒体未来发展趋势

1.新媒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已经比较成熟

2.使用新媒体的消费者越来越多

3.新媒体的终端已经相当普及

4.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正在日益丰富

5.国家十分重视新媒体公共平台的建设 七、 总 结

内容摘要:

1.中国“新媒体时代”的起步与发展恰恰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大变动期同步的。当今新媒体发展现状中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了解中国新媒体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意义重大无疑。中国新媒体目前面临哪些问题呢?

2.中国新媒体面临的问题促使我们实事求是地深入的思考:面对技术进步,面对新的媒体、载体、材料和传播方式巨大变革,我们如何应对?是阻挡变革还是顺应潮流?是抓住机遇发展还是用落后的生产力阻挡先进的生产力?目前,我国新媒体所面临的制约、发展和传播技术问题……

引言:

在文明历史的长河中,先进生产力总要顽强地表现自己,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为自己开辟一条道路,任何时代都不例外。社会进步本质上是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的,文化也是这样。事实上,凡是适应了人们的需求不断更新进步的科技和文明,才会被人们所拥赖。

媒体从诞生至今,从远古文化到当代传媒,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及结果,它的改革与发展,它的成长过程,具有历史必然性。当今社会瞬息万变,文明和科技每天都在发展进步,在新时代的发展下,新媒体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今中国新媒体所面临的问题、挑战以及发展的趋势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新媒体的简介

1.新媒体的两大特点

首先来了解一下新媒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与“传统媒体”比较而言。“新媒体”有一个本质的特征,就是它是数字化媒体。因此“新媒体时代”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点:

(1).各类传统媒体的数字化步伐加快

报刊书籍等印刷媒体,尽管最后的形态还是以纸介质呈现在受众面前,但制作全过程已经数字化;传统摄影正在向数字摄影发展;传统电影正在向数字电影发展;广播在经历了调幅、调频两个技术发展阶段后,正进入数字音频广播新阶段;电视也正全面迈向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及数字压缩卫星直播电视。完全数字化后的传统媒体自然也就演变为“新媒体”,因为它不但将原有的功能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而且具备了众多新的功能,且可以与其它任何数字传播进行信息交换。

(2).基于数字技术新的传播工具层出不穷

如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录机、数码录音笔、PDA、eBook、MP3播放器、摄像头、扫描仪、DVD、光盘刻录机、3G手机、PS2及XBOX游戏机等等。当然,对于全球信息传播的作用和影响力首屈一指的互联网,也可视为“新媒体”,即今天常说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

2.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势 新媒体诞生于传媒技术和信息革命,以“开放符号”方式“有利于受众”。其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传播的草根性和自主性是它们的本质特征,展现出新的新闻场域特性,使新闻场域权利分享,社会秩序平等。相对于传统媒体有以下几大优势:

首先,新媒体颠覆了信息传播的垄断权。新媒体场域中由于“把关人”职能的相对弱化乃至缺失,传者和受者一定意义上处于了相对平等的位置。以“自主媒体”、“草根媒体”形式的新媒体,拥有许多以前没有的选择和发表的虚拟自由。受众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并可分享信息控制权,打破了传统新闻业的新闻垄断,突破了传统新闻场域的信息垄断和资讯控制。

其次,新媒体颠覆了社会监督的垄断权。以往公众把监督政府及社会的任务交给新闻媒体,但是新闻场域往往受制于政治和经济场域,因此,这种监督是一种弱化的软约束。但自从有了新媒体之后,掀起了“全民监督”的风气。新媒体将“信息平台” 和“意见市场”融为一体,从而构建了一种新的公共的社会功能。

再次,新媒体颠覆了信息的生产权。以往信息是垂直线性模式,是规模生产,受众接收的信息是同质的。新媒体场域中,信息是立体网络模式流通于受众之间,网络是个人化的平台,每个人都有机会制作、分享新内容,具有自己的原创性和独创性,公民记者得以诞生,信息变成有限生产。

新媒体的发展优势势不可挡,深入了解掌握新媒体文化,必定对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起到重大深远作用。

二、中国新媒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中国“新媒体时代”的起步与发展恰恰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大变动期同步的。当今新媒体发展现状中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了解中国新媒体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意义重大无疑。中国新媒体目前面临哪些问题呢?

1.思想认识不统一

对待新技术一定要统一的思想认识,不要惧怕新媒体,更不能排斥先进的东西,而要研究它、应用它。在这方面“左”的影响还比较多。新技术的发展,可能会给传统媒体带来不小的冲击。就像当年互联网刚刚兴起,人们还没来得及弄清是该抵制还是积极应对时,它就做大做强了,变成了主流渠道,进入了社会各个方面。我们必须坚信的一点是,新媒体是阻挡不了的,但也不能够完全代替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信息虽然更新快、装量大,但传统媒体却更加符合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从人们对互联网论文的应用远远低于书报刊论文应用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各自的优势。因此,新闻出版的行业领导急需统一思想认识、分析利弊,看清新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运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媒体的紧迫感,加快发展新媒体。

2.对通俗文化的兴起思想准备不足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比较正统的文化,历来对通俗文化不够重视。在古代官方修编史书的时候,往往将对通俗文化的记述排斥在外或只列存目。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由于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敏感性,更难把文化通俗化、生活化提上日程。改革开放之初,打开国门后很多通俗文化进入国内,邓丽君、迪斯科不胫而走,但很多年都被当作是精神污染,予以抵制,后来才被动默认了,因为已经普及到全国。

3.新闻出版行业内信息化程度较低

新闻出版总署每周通报行业内的发展情况,手机报、手机刊、数字出版等新兴事物不断涌现,新媒体发展得很快。但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些新媒体的研发单位多是IT公司、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出版单位和新闻单位自主研发的却很少。几大通讯公司都在办手机报、手机刊、手机电视,而我们主流的传媒单位却没有参与,这给新闻管理体制带来很大的问题,对我们整个传媒业的体制也带来巨大影响。过去的准入制度是否有效?传统的国有的出版单位是否能够进入新的传媒体系?IT产业这些公司基本上都有国际背景或属于股份制和民营领域,他们通过新媒体技术介入新闻出版行业,那么整个管理制度就应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

4.新闻出版行业的新媒体技术标准滞后

从科学技术角度讲,技术标准滞后,这是当前引导新媒体发展最大的问题。数字出版的技术系统和装备系统尚需要加大研发和创新,特别是行业标准滞后,信息化的水平低,原数据和信息交换格式未能形成标准,数字出版管理格式、数字出版防伪、保密、版权保护等等技术问题还不完善。互联网的特点就在于互联互通、大容量、大规模,而我们现在却把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化跟传统体制的信息化混为一谈,现在是每个单位一个制式,每个地区一个标准,不能互联互通,投入和产出严重失衡。比如新华书店系统和民营公司建立起的大型物流中心,最大的问题就是标准不统一,上下没有统一的接口,难以处理来自各方面的数据,有的省不得不用几百人,每天重新编码、重新排码,这样的信息化还不如不信息化。不重视标准是不能发展的,例如,日前有16个国家参加的杭州制定国际信息标准的会议上,中国的企业竟然只有华为一家参加新媒体标准的制定。标准就是生产力,就是市场,我国在标准方面却非常滞后,传统行业的技术标准还没有成为体系,新媒体的标准更是严重滞后。

5.正版音像、电子出版发展滞后

音像、电子出版经过多年发展,现在却面临不景气的局面。高压缩比的音像、电子非法出版对市场冲击很大。正版音像、电子出版物的发展由于原创投资、国家税收等因素价格居高不下,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盗版产品的技术可谓是与时俱进,一张光盘可以容纳48集电视剧,一部电视剧一张光盘就可以全部容纳,而正版的光盘却做不到,仍然是一盘一集。直到现在,正版技术依然落后,正规音像、电子出版市场仍极为困难。

6.互联网管理没有主动跟上。互联网进入中国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合法地位,不承认它是新的传播载体。后来互联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高校调查中,90%的学生把互联网作为了解外部世界和知识的工具,这才被确定为一种媒体,130多个互联网站作为有新闻传播权的互联网站,被正式纳入新闻出版管理范围。今天有影响的互联网站,都是企业和市场行为所形成的,如果当初互联网进入中国的时候,我们能够因势利导、主动参与、加强管理、趋利避害,就不致于丧失了管理主动权。

7.新媒体的管理亟待加强

由于认识上的不统一和对新媒体技术的陌生,我们在新媒体管理方面严重落后于发展。怎样建立以法制为依据,建立新媒体的管理体系,目前还在探索阶段,而管理如果不跟上,则会影响新媒体的发展。目前虽出台了一些互联网新闻、出版、版权管理办法,但是在新媒体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定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急需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法规体系。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只有清楚了了解了中国新媒体所面临的问题,才能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下,使新媒体更有利的突破,发展,进步与提升,达到真正的为我所用。

三、如何解决中国新媒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