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能量储存系统

4能量储存系统


高温相变储冷技术

高温相变储冷空调在电力削峰填谷和节能方面有着显著的效 益。目前主要有三种形式:水储冷、冰储冷、相变材料相变 储冷。 水储冷存在储能密度低,储冷槽体积大,槽内不同温度的水 容易混合等缺点。冰储冷属相变储冷,储能密度大,但是变 温度低,制冷剂效率低。为克服上述缺点,研制出高温相变 材料,主要是一些无机盐、水、成核剂和增稠剂的混合物, 也称作共晶盐或优态盐。这种材料相变温度高, 相变材料的 凝固温度较高,且系统的压降也很低,设计上不必考虑管线 的冻结问题。共晶盐的储冷能力比冰小,但比水储冷大。
超导磁流体储能

超导磁能储存的概念最早来自于充放电时间很短的脉冲能量 储存,大规模能量储存开始于电器元件,其原理就是电能可 以储存在线圈的磁场中。如果线圈是有超导材料制成,即保 持在临界温度以下,即使发生变化,电流也不会发生衰减。 线圈卸载荷,可以将电流释放回电路中去。 磁能储存的机械设计问题是由于需要非常大的结构质量来容 纳磁场能量,这将导致大量的外向辐射力。质量正比于材料 密度和储存的能量,与应力成反比这样的质量,如果用不锈 钢制造,将达到160kg/(kW· h),在投资上难以接受。
储能技术发展


高温相变储冷对相变材料的要求
物性条件:必须具有适当的相变温度,高相变潜热,较低的蒸汽压、较 高的密度,相变前后体积变化较小。 化学性要求:长期的化学稳定性,与相变材料容器兼容性好。不燃、无 毒,对环境无污染。 对相变力学特性的要求:良好的相平衡性质,不产生相分离。凝固过程 中,不发生大的过冷现象。有较高的固化结晶速度。 经济性要求: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飞轮储能

飞轮储能是将低谷电能储存成动能,已经广泛应 用到往复式发动机来“削锋”。 物理上与发动机的曲轴连接,与发动机较小的汽 缸相比,飞轮体积较大。它储存来自汽缸的能量, 在没有电力冲击时再释放出能量,通过曲轴和汽 缸稳定连续工作。采用飞轮可以将扭矩变化削减 到最小值。

飞轮储能

储能飞轮的材料必须是高强度、高强度/密度比、 高抗裂纹长大能力并且具有良好的强度投资比。


热力储能

热能储能就是将暂时不用的热能储存起来,用的时候在提 取出来。 三种主要的热能储存方法的工作特性
特性 储存容量 复原特性 隔热措施 能量损失 工作温度 运行情况
显热 小 可变温度下 需要 长期储存时 较大 低 适当短距离
潜热 较小 固定温度下 需要 长期储存是 相当大 低 适当短距离


转化成水压储能


式(3-1)表明,巨量物质提升到足够高的高度可以储存 大量的能量。可以提升流体(水)来实现物质提升,即从 低水位水库将水提高到高位水库。但这样的储能系统需要 适当的条件,两水库要有足够的容量、最大提升高度H和 最小水平距离L,L/H<2 通常将此类储能系统分为地上系统和地下系统。
化学储能

化学储能是将化学反应热通过化学物质储存起来,吸收反应 热储存能量,其逆反应放出能量
加热 储热过程 生成物 B +C 反应物 A 冷却 放热过程


化学储能具有密度大的优点,通常比显热储能和潜热储能高 出2~20倍。化学储能还可以通过催化剂将产物分离,在常温 下长期储存。 可以作为化学储能的反应很多,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反应 才可以使用。如反应的可逆性好、无明显的附带反应、正反 应和逆反应速度都足够快以满足热量输入输出的要求、反应 生成物易于分离和稳定存储、反应物和生成物无毒无腐蚀性 和无可燃性。
压缩空气储能

空气压缩储能系统:与水利储能系统属于同类,将 空气压缩并储藏到风库或地下洞穴中,在用电高峰 期间在汽轮机中膨胀做工发电。
风库:风库中的压力、温度和湿度都是周期性重复 波动的,必须确定这种波动的长期效应。通常是多 个风库同时运行作为一个风库储能系统。 可利用的天然风库包括盐穴、矿床穴和天然洞穴。
储能技术发展

高温相变蓄热器 高温相变蓄热器是空间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的关键部件之 一,日照期间吸收来自集热器反射的太阳光,将其中一部分 热传递给循环工质驱动热机发电,其余的热量被高温相变储 存。 当航天器进入轨道阴影没有外界能量入射时,液态相变 材料凝固放热加热工质,使系统继续运行。
储能技术发展
转化成水压储能

用质量流量 m代替式(3-1)中的质量,并采用适当的压头单位可以得 到
.
g pp QP H P gc
(3-4) (3-5)
g pt Qt H t gc

Pp和Pt分别为水泵和汽轮机模式的功率,W;

Q P 和 Q t分别是水泵和汽轮机发电方式的流率,m3/s


压缩空气储能

孤立系统和联合系统
当空气被压缩储存起来,温度升高: P ( n 1) / n T2 T1 ( 2 ) P 1 T绝对温度,P压力;角标1和2分别是压缩前后,n不可 逆压缩过程的多变指数 压缩热在进入气轮机膨胀做工之前可以保存在空气和 其他介质中,这种工作方式叫孤立系统,储能效率比较高。 如果允许储存热出现耗散,为了保持高储存效率就要 增加燃料进行燃烧,其结果是增加额外费用和维护问题, 这种系统称作联合系统
电力储能

电力系统的供应负荷是固定的或发电能力是一定的。 发电能力的选择:最大用电量加上在部分电厂进行计划检修或维 护和以外停机而停止发电而确定,这将导致发电能力过大而造价昂贵 的发电厂多数时间都是低负荷运行,造成一次投资和运行投资的浪费。
电力储能

用电波动图说明储能的必要性,如果工厂使用可 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来发电,由于输入电 能的间歇性,电力输出的波动性就十分明显,储 能的需求就十分清楚,储能及其转换也比常规工 厂的转换系统昂贵的多。 因此,电力储能的目标 就是要保证现有电厂在用户电力需求波动的条件 下能够一稳定的发电量满足电力需求。 电力储能就是通过能量转换将一天中,一周中或 一年中超过需求的那部分电力储存起来,用于一 天中,一周中或一年中的用电高峰期,以减少不 必要的发电能耗。
转化成水压储能

水压头是大型能量储存的势能方法,是最早开发和使用的方法。其原理 是用水泵提高水的势能。所得到的势能为
g PE mH gc
(3-1)
PE为势能,J; g为重力加速度9.81m/s2; gc为守恒因子,1.0kg/(N·S2); m为质量,kg;H为提升高度m。

运行压头(或水泵压头)Hp和汽轮机发电式Ht是不同的: Hp=H+H1 (3-2) Ht=H-H1 (3-3) H为静压头或高度;H1代表流动过程中的损失。
化学 大 可变温度下 不需要 低 高 适当长距离
热力储能

显热储能:通过提高储热材料温度将热能储存起 来的技术,常用的材料有水,土壤,岩石等。储 能顺序是水最大,其次是土壤,岩石最小。 潜热储能:利用介质相变热储存热能的技术。潜 热介质有十水硫酸钠(Na2SO4· 2O)、五水代 10H 硫酸钠(Na2S2O3· 2O)和六水氯化钙(CaCl2· 2O) 5H 6H 等。储能介质昂贵,容易腐蚀。 化学储能:将化学物质分解以后分别储存,分解 后的物质重新化合时放出热量。
能量的存储
能量存储方式与设备
能源的利用方式

直接利用

直接电能 直接热能 直接机械能

转换利用

热能-机械能 机械能-电能 其他转换方式
能量存储系统

电力储能 热力储能 储能系统
能量储能系统
能源的需求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如 何有效的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合理供应和 使用能源;例如通过一种装置将特定时间剩余的 能量储存起来,在集中用能的高峰期拿出来使用 或者送往能量紧缺的地方使用,这种思想和技术 就是能量储存。
化学储能

乙醇储存和利用热能过程
储能技术发展


高温储能技术
高温相变储能是利用物质在融化/凝固、凝结/汽化、凝华/升华以及其他相 变过程中伴有大量的能量吸收和释放的原理进行热能存储技术。根据相 变材料相变温度的高低,潜热储能又分为低温和高温两部分。 低温潜热储能主要用于废热回收、太阳能储存以及供暖空调等。 高温潜热储能可用于热机、太阳能电站、磁流体发电机以及人造卫星等 方面。以下是太阳能动力系统原理
聚集 输送
能量
储能
能源 需求
能量储能系统

能量储存的基本任务:
克服能量供应和需求之间的时间性和地域性的差别. 这种差别是 由于能量需求突然变化(如季节变化造成的用能高峰)和一次能源 转换装置之类的原因造成的。


能量储存的方法:
储能技术分类
项目 储能 技术 电能 水利储能 压缩空气飞轮 热能 化学能 电磁能 显热储能 蓄电池 电容器 潜热储存 化学能储存 合成燃料 化学储能 超导线圈
2 阳极 Pb( s ) SO4(aq ) PbSO4( S ) 2e 2 阴极 PbO2(s) 4H aq SO4(aq ) 2e- PbSO4( s ) 2H 2O(aq)


电池的潜力在于是电器元件和产品便携,使用可溶解的或液体的反应剂 并能在一定的温度下工作,目前最容易接受的有以下几种: 钠硫电池 锂氯电池和锂碲电池 锌氯电池

储能技术发展

高温相变材料


用于太阳能热动力系统的高温储热材料应符合以下 条件: 相变温度必须高于循环工质的最高温度。 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和密度比较大。 相变时具有较小的密度变化和液体的体积膨胀 率、较高的导热率和液相比热。 无毒性、不易燃、对相变材料容器腐蚀小,与 容器相容性小,在周期性熔化和凝固状体下稳定工 作。
Hale Waihona Puke 潜热储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