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首批转正国标渔药(一)

首批转正国标渔药(一)

首批转正国标渔药(一)
首批转正国标渔药共计78种(具体名录附后),其中:抗微生物类药物13种;杀虫驱虫类药物9种;消毒类药物10种;中草药制剂36种;调节水生动物代谢或生长的药物3种;环境改良剂7种。

(一)抗微生物类药物
水产用抗微生物药物是指对细菌、真菌、支原体和病毒等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分为抗菌药、抗病毒药、抗真菌药。

国标渔药中的抗微生物药物主要由水产用抗菌药物组成,其中抗菌药物可分为抗生素、合成抗菌药。

抗生素主要由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及酰胺醇类组成。

其中:(1)氨基糖苷类1种;(2)四环素类1种;(3)酰胺醇类2种。

合成抗菌药物主要由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

其中:(1)磺胺类药物4种;(2)喹诺酮类药5种。

(二)杀虫驱虫类药物
杀虫驱虫类药物是指能杀灭或驱除水生动物体内外寄生虫以及
敌害生物的一类药物。

根据药物作用的特点,又可分为抗原虫药、驱杀蠕虫药、杀甲壳动物药和除害药物。

水产养殖用杀虫驱虫类药物主要是抗原虫药和驱杀蠕虫药。

其中:(1)抗原虫药5种;(2)驱杀蠕虫药4种。

(三)消毒类药物
消毒类药物主要指用于杀灭微生物的药物,主要用于环境、栏舍、
动物排泄物、用具和器械等非生物表面的消毒。

按其化学结构和作用分类,可分为醇类、醛类、卤素类、氧化剂、季铵盐类、金属化合物和染料类等。

在转正标准中主要为醛类和卤素类。

其中:(1)醛类2种;(2)卤素类7种;(3)季铵盐类1种。

(四)中草药制剂
应用中草药防治水生动物疾病,不但可以解决使用化学药物造成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超标问题,而且符合发展无公害水产养殖业,生产绿色水产品的疾病防治原则,更为重要的是在我国加入WTO,兽药实施GMP管理后,国内外的药物,尤其是食用性动物用药,正向低毒、无残留、高效药物方向转变,这正是中草药所具备的优势。

很多研究成果表明,单方中草药或中草药制剂防治水生动物疾病疗效独特。

其中:(1)抗微生物中药制剂22种;(2)杀虫驱虫类中药制剂5种;(3)调节代谢及促生长类中药制剂9种。

(五)调节水生动物代谢或生长的药物
水产养殖者为了提高饲料转换率,常在饲料中添加一些能调节代谢和促进生长的药物添加剂。

这些添加剂要求不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一般不具有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大多用作改进饵料利用率。

目前,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常用的调节水生动物代谢及生长的药物主要有维生素和促生长剂两大类。

其中:(1)维生素2种;(2)促生长剂1种。

(六)环境改良剂
环境改良剂以改良养殖水域环境为目的所使用的药物,包括水质改良剂和生态条件改良剂等,总计7种。

第一批渔药试行标准转正目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