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司法裁判视角下的建设工程鉴定问题

司法裁判视角下的建设工程鉴定问题

。符合本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的情形,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的除外。 对需要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
无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或者拒不提供相关材料 ,致使对案件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鉴定结论予以认定的,应当对该事实 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一、鉴定意见的性质
❖ 裁判规则2:鉴定意见,并不当然具有证据证明力。特别是鉴定意见如 果与自认法则、司法认知、经验法则相违背时,法院有权依自由裁量否 定其证据证明力。
❖ 1、证据法学:鉴定人是证据方法,鉴定意见是证据资料,用鉴定意见 来证明“待证事实”(主张+证明责任)。
❖ 2、证据种类:鉴定意见属于专家证据的一种形式,辅助法官发现事实 的手段。
❖ 3、证据认证:(1)一种法定证据形式;(2)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证 据证明力(法定证据规则);(3)应结合案件全部证据综合审查判断 ,认定案件事实(内心确信规则)。(4)意见证据规则(效力非绝对 )。
三、鉴定的启动
鉴定启动的方式之一:当事人申请 ❖ 1、证明责任。(1)对待证事实负有证明责任的当事人,在待证
事实涉及专门性问题需要鉴定的,该当事人负有申请的义务。(2 )如果其未申请鉴定导致待证事实无法借助鉴定意见进行判断而 真伪不明的,由该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 ❖ 2、举证期限。(1)对需要鉴定的待证事实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 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申请或 不预交鉴定费用,或者拒不提供相关材料,致使待证事实无法查 明的,应当对待证事实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2)应当遵守 举证期限的限制,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申请。
❖ 1、申请被驳回的:如一审中当事人提出过鉴定申请但被不当驳回 ,则可以将案件发回一审重审;
❖ 2、未履行证明责任的:如一审中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经释明后 未申请、或者虽申请鉴定但无正当理由未及时预缴鉴定费用、未 提供其他必要协助导致鉴定程序无法进行的,则可视为其在一审 中已经放弃鉴定申请,不应再次启动鉴定程序;
(二)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
❖ 《鉴定规范》2.0.3规定:鉴定事项:指鉴定 项目工程造价争议中涉及的问题,通过当事 人的举证无法达到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需 要其进行鉴定、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争议 项目。(前提条件)
❖ 什么是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
(二)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
❖ 我国证明标准:“高度盖然性”还是“优势证据”? ❖ 法律来源:《证据规定》第七十三条 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
❖ 《规范》2.0.1,工程造价鉴定接受人民法院或或仲裁机构委 托,在诉讼或仲裁案件中,鉴定人运用工程造价方面的科学 技术和专业知识,对工程造价争议中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 鉴别、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一)专门性问题
❖ 《民诉司法解释》第121条,当事人申请鉴定,可 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申请鉴定的事项与待证 事实无关联,或者对证明待证事实无意义的,人民 法院不予准许。人民法院准许当事人鉴定申请的, 应当组织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相应资格的鉴定 人。当事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有关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另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足以反驳并申请重 新鉴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诉前单方委托鉴定意见弊端:(1)鉴定机构及鉴定人单方选 定;(2)鉴定材料单方提供且未经法院组织的质证认证程序;(3 )鉴定的具体事项由当事人一方确定;(4)鉴定过程缺乏公开透明 及法院监督。 ❖ 2、鉴定意见质证流于形式(质审分离)。 ❖ 3、专家辅助人的效果不佳(适用率低) ❖ 4、采纳率:“以鉴代审”。基本采纳。(《规范》5.11.1,鉴定意 见可同时包括确定性意见、推断性意见或供选择性意见)。
❖ 3、应依职权鉴定的:案件符合依职权鉴定条件而在一审未予鉴定 的,裁判者应考虑将案件发回重审。
三、鉴定的启动
❖ 裁判规则3:公安机关根据侦查需要委托鉴定机构对 案涉工程造价进行鉴定。该鉴定非依民事案件当事 人申请或人民法院依职权启动,无法纳入民事诉讼 程序保证当事人行使诉权。
❖ 裁判规则4:政府有关部门对建设工程的行政审计结 论不得替代替诉讼中的鉴定结论,司法鉴定有其固 有的法定程序。
❖ 一是协商。协商确定鉴定人。 ❖ 二是指定。两种情形: 一是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协商不成情形; 二是法院依职权启动鉴定情形。 ❖ 决定和委托鉴定为人民法院工作。当事人协商意见
一致,经人民法院审查同意后向双方当事人宣布并 向鉴定人出具委托鉴定函。
三、鉴定的启动
❖ 严格控制重新鉴定程序的启动:可以启动重新鉴定 情形(1)原鉴定存在鉴定机构、鉴定人员资质问 题;(2)鉴定程序严重违法;(3)鉴定意见明显 依据不足。
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 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 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 的证据予以确认。
因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人民 法院应当依据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作出裁判。
(二)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
❖ 审判问题:高度盖然性(优势)达75%为标准? ❖ 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均以盖然性作为民事诉讼的
❖ 注意问题:即使原鉴定意见有瑕疵或缺陷,但可以 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者补充质证等方法解决 的,不予重新鉴定;(尽可能不重新鉴定的原则)
三、鉴定的启动
❖ 二审程序中的鉴定启动: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就建设工程造 价等专门性问题需要进行鉴定的,应当向负有举证责任的当 事人释明。当事人经释明后未申请鉴定的,应承担不利的后 果。
三、鉴定的启动
❖ 鉴定启动的方式之二:法院依职权启动 (一)涉及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二)涉及身份关系的; (三)涉及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诉讼的; (四)当事人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可能的; (五)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
、回避等程序性事项的。
三、鉴定的启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专门性问题
❖ 裁判规则5:鉴定要求与证明目的应具有直接性,否则不予 鉴定 。
❖ 法院认为:一方请求二审法院对《索赔报告》和附清单函上 实际施工人的签字时间进行鉴定,以证明实际施工人是受胁 迫的,但因该鉴定请求并不能达到其证明目的,二审法院未 予准许并无不当(倒签#受胁迫)。
(一)专门性问题
三、鉴定的启动
❖ 3、关联性(相关性) (1)如果当事人申请鉴定的事项与待证事实无关联,则鉴定
意见必然因欠缺证据的关联性而不具有证据能力,启动鉴定 程序没有必要且会造成审判资源的浪费。 (2)申请鉴定的事项对于证明案件事实无意义的,也属于没 有必要进行鉴定的情形。 ❖ 4、质证。对鉴定材料进行质证。未经当事人质证的材料, 不得作为鉴定的依据。
司法裁判视角下的建设工程鉴定问题
结合《建设工程司法解释》(二) “征求意见稿”和裁判认定规则
司法裁判视角下的建设工程鉴定
❖ 一、鉴定意见的性质 ❖ 二、目前建设工程领域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 ❖ 三、鉴定的启动 ❖ 四、鉴定检材 ❖ 五、诉前鉴定的效力 ❖ 六、开工时间的鉴定 ❖ 七、质证 ❖ 八、鉴定意见书 ❖ 九、重新鉴定 ❖ 十、鉴定机构 ❖ 十一、鉴定方法 ❖ 十二、补充鉴定
一、鉴定意见的性质
❖ 立法修改:《民诉法》修改将“鉴定结论”改为“鉴定意见”。 适应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 和2012年“刑诉法”修改的需要。
❖ 鉴定意见:是鉴定人运用专门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对民事 案件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鉴别后所作出的结论性意见 。
一、鉴定意见的性质
机构,裁判员+运动员。对错误鉴定内容不能承担法律责任 ); ❖ (5)程序:鉴定人回避制度落实存在漏洞。 ❖ (6)释明:法官给予当事人的工程造价鉴定释明不力。
二、目前建设工程领域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
❖ 二、鉴定内容方面 ❖ 目前司法实践主要包括:工程造价鉴定、工期鉴定、工程
质量鉴定(包括修复费用鉴定)、安全事故鉴定等。 (1)范围确定不当;当事人对部分案件事实有争议的,仅
对有争议的事实进行鉴定,但争议事实范围不能确定,或 者双方当事人请求对全部事实鉴定的除外(证明责任的误 用问题)。 (2)鉴定方法:确定不当;计价方法失当; (3)鉴定意见:逻辑论证、因果关系不充分; (4)鉴定结论:不同鉴定机构或人员的结论差距大;
二、目前建设工程领域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
❖ 三、鉴定意见审核和采信问题 ❖ 1、单方委托鉴定意见审查把握:第28条规定,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
❖ 法律根据 《民事证据规定》第六十四条: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
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 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 断的理由和结果
二、目前建设工程领域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
❖ 一、鉴定程序方面: ❖ (1)周期:鉴定效率低,工程鉴定期限过长(28%+21%) ❖ (2)启动:启动鉴定程序的条件把握松,重复鉴定多; ❖ (3)质证:资料未经质证作为鉴定依据(补充材料); ❖ (4)管理:鉴定机构多头管理问题突出。(非第三方独立
一、鉴定意见的性质
❖ 裁判规则1:在双方当事人未依照合同约定结算工程价款,亦未就工程 价款如何结算形成新的合意,无法确定工程价款结算数额的情形下,基 于当事人申请,准许对案涉工程造价进行鉴定,以认定工程价款结算数 额。
❖ 法律规定: 《民事证据规定》第二十五条: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
证明标准(盖然性占优或盖然性权衡) ❖ 大陆法系:就是在证据无法达到确实充分的情况下
,如果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已经证明事实的发生 具有高度盖然性,法官即可予以确认。
(二)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
❖ 大陆法系:假定刻度盘两端为0%和100%,将刻度盘两端之 间分为4个等级:1%-24%为非常不可能,26%-49%为不太 可能,51%-74%为大致可能,75%-99%为非常可能。其中 0%为绝对不可能,100%为绝对肯定,50%为可能与不可能 同等程度存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