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墨材料抗高温氧化涂层的研究

石墨材料抗高温氧化涂层的研究

’8· 。 影,石 , 涂料工业 

;挈彦, 才屯 b , 

1994伍 性的影响.在单体中增加了丙烯酸口一羟丙酯, 从而在聚合物分子结构中引入了一()H。结 粜如表4。 表3 不同固体含量的树脂溶液中 触变剂的最低加量 

固体含量, 34 40 48 56 气卡日 0 最低 1-O3 0.83 0.73 0.65 6口 . 

『l 1.6】 】.34 1.18 1.23 

表4 羟基对触变性的影响 6 12 3O 60 lt 晴含量, 。 

0 200 1 46 lO2. 82 2.44 5 116 86.7 69.5 62.8 1.8 10 87.5 87.1 77.5 75.8 1.1 20 75 75.4 74 7,5.2 ≈1 羟l 酯含量指 烯酸 羟丙酯占混合单体的 重 分比 

如上所述,涂料的触变效果取决于体系 中网状结构的数量。由于在聚合物分子结构 中引入了oH,可能使siOH之间的氢键产 f 了饱和,H状结构减少,触变效果变差。 限} 窑验条件,无法给出lgr~lg 7图。 牯度一转速罔见阿4,可粗略观察到触变环。 

/ 

针述 r ) 凿4拈炷转速篷 样品固体音量48 ;气相SiO 2 0.73 {T—I 8[ 综上所述,触变剂加墩增大,触变性增 强;触变剂分散越充分,触变效果越好;树脂 固体含量越高,所需触变剂量越少;树脂巾引 入羟基,会使触变效果变差。 

参考文献 [1 涂料添加荆的棚法,配可覆开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 出收社.1 989 [2]《雨烯畦树脂覆涂料主集》,化工部潦料情报中心站蝙 [3]C涂料配亏、原理和实例》.上海科学技术主越出版社. 1988 ]J.Macromo]Sci Phys 1987,B26(d),41l~425 _5]Patton,T.C(美)著、郫隽奎等详《毋料流动扣稿料分 散》.化学工业出扳牡,l 988 

石墨材料抗高温氧化涂层的研究 (空军勤鲁学院六系) 厶研究了f1聚碳硅烷树脂溶液浸涂的石墨试样,经固化和烧成等处理,在其表面形成一层 sic 涂I 提高抗氧化性。讨论T浸静溶禳浓度、浸涂时间和浸撩次数对抗氧化性的影响,并通过红外 光谱、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石墨表面涂层。试验结果表明,在石墨表面形成1.2 mm厚p C涂 甚. 墨曲比重山1.64提高到1.73.氧化失重率下降3~5倍,可在700C下长期使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涂料工业 ·9· 前言 石 材料是冶金、化工、电子和核工业等 部门不可缺少的重要导电材料和结构材料 特别是随着宇航工业的飞速发展,对各种石 罨材料提出r更高的要求。但是,石墨材料抗 高温氧化性差,降低了使用寿命,限制了其使 硐范围 因此,目前许多国家竞相开展了石墨 村料表面抗氧化涂层的研究,一般采用化学 气相沉积法(CVD法),在石墨表面涂覆涂层 (如SiC、ZrC)_1 ] 这种耐高温涂层在1000 2000 C温度下,经还原、分解等反应在石墨 表面沉积一层抗氧化物质,可较明显改善其 抗氧化、耐腐蚀、耐摩擦、耐烧蚀等性能 但 是.CVD法工艺设备复杂,成本高,除特殊部 fj外.实际应用相当困难。 笔者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采用新型的聚 碳硅烷树脂溶液浸涂石墨材料表面,经1000 2000C高温.使聚碳硅烷树脂涂膜变成无 机13-SiC涂层 这样不仅可获得高抗氧化性 的石墨,而且克服了CVD法存在的缺陷。 二、实验部分 1.石墨试样和浸涂溶液的制备 石墨试样由国防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提 供,假比重1.64,尺寸35×35×8 Inrn。石墨 表面用蒸馏水清洗后,再用酒精活化处理,最 后放入烘箱烘干,以备使用。 浸涂溶液为聚碳硅烷树脂溶液,由国防 科技大学505研究室提供【5 。将其分别配制 成3O 、4O ;50 、55 、6O 和7O 浓度 的六种溶液,溶剂为二甲苯 2.石墨试样浸涂及后处理 把上述的石墨试样放入密闭容器中,抽 真空30 thin至740 mrnHg柱左右。注入浸涂 溶液,按不同浸涂时间,取出烘干,使溶剂挥 发。浸涂后的试样在低温氧化性气氛中进行 固化 。最后经高温烧成,升温速度100 200C/h,保护气体为氦气,可获得致密的 SiC涂层 一。 3.氧化试验 将石墨原样与涂覆SiC的石墨试样一同 置于SRJX一4—13高温箱式电阻炉(长沙实验 电炉厂生产)进行高温氧化对比试验 。 4.假比重测定 采用称量法测定石墨试样的假比重, 衡量石墨试样的宏观组织结构的致密程度。 假比重(g/era )一试样重量/试样体积 5.仪器 用日本岛津ZR一450型红外光谱仪红外 分析聚碳硅烷树脂和石墨试样,比较二者某 些结构的规律性变化;用上海产TSM一2型 电子显微镜观察石墨试样浸涂前后表面形态 的变化,以考察不同浓度浸涂溶液对石器试 样的影响;用日本日立H800能谱仪测定石 墨试样横截面的si相对含量(即SiC相对含 量)。 

三、结果与讨论 1.聚碳硅烷树脂的选择 聚碳硅烷树脂(简称PC)具有独特的 si—c链结构,可转化为SiC涂层。在高温下 聚碳硅烷树脂转化成 SiC的红外光谱圉见 图1。 

# 错 蚓 

图1 高温下显骧硅烷错脂转化成 sic虹外谱囤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O· 涂料工业 l994年 由图1可见,常温下聚碳硅烷树脂具有 普通有机高聚物所带的基团,如CH 、CH 、 si—cH 、si—cH 一si等基团。经高温处理 至700"C以上时,这些基团基本上已全部消 失,只剩下si—c和少量 一。吸收峰(1000 ~1200 cm_。宽峰吸收),此时已转化为SiC 涂层。因而在研究石墨抗氧化涂层时,可考虑 降低转化温度,在性能提高幅度变化不大的 前提下,通过降低转化温度和缩短转化时间 来达到节能的目的。 众所周知,高聚物的分子量必然影响树 脂的性能。我们根据浸涂用的聚碳硅烷树脂 分子量大小来衡量其在高温转化过程中残留 量。软化点分别为3l8~330℃、220 ̄230℃、 180~1 95℃、l35~148℃的四种聚碳硅烷树 脂A、B、c、D热失重曲线见图2。显然,如选 用树脂A,残留量很大,烧成后涂层致密度达 最佳值,但树脂A分子量太高,以致部分A 树脂不溶于二甲苯溶液中,因此采用软化点 l90 ̄230℃的聚碳硅烷树脂。 

求 蕞 

囤2不同曩蕞硅烷树脂热是重曲线 2.浸涂溶液浓度的选择 石墨材料的孔率一般达25~30 左右, 显然,浸涂溶液浓度对石墨性能有影响。从表 l石墨浸涂试验结果可见,在900℃空气介质 中处理3 h后,未浸涂的石墨试样失重率达 50.6%,而浸涂的石墨试样,其抗氧化性明显 提高,且随着浸涂溶液浓度的增大,氧化失重 逐渐减小,浓度为7O 以上时,抗氧化性有 下降趋势。 

衰1 石墨浸涂试验结果 浓度, 石墨样重,g 浸涂后重,g 饶戚后重,g 氧化后重,g 浸涂增重, 烧成增重, 氧化失重, 0 13.9906 6.9114 — — 50.6 30 19.0836 19.9426 19.7520 14.4869 4.5 3.5 26.6 40 19.6909 20.9023 2O.2028 l5.1706 6.2 2.6 24.9 50 17.1924 18.7506 17.8772 13.9778 9.1 4.0 21.8 60 l7.3324 20.3470 18.1543 14.6990 l7.4 4.7 l9.0 70 l8.0001 19.4567 18.7456 14.3048 8.1 4.1 23.8 注:氧化试验条件;900℃,3 h;浸涂试验条件:抽真空30 rain,浸涂30 rain。 上述结果可由图3、图4进一步分析。图 只有在石墨表面形成SiC涂层,才能有 3、图4曲线变化趋势清晰表明,浓度60 的 效地防止石墨在高温下氧化 我们用扫描电 浸涂液浸涂石墨试样,可获得较高的浸涂增 镜观察不同浓度浸涂溶液浸涂的石墨试样表 重和烧成增重,并且其氧化失重也最低 上述 面形态。石墨材料本身是由微细的颗粒堆积 试验结果表明,提高浸涂溶液浓度,在相同的 而成,用聚碳硅烷溶液浸涂后,经高温转化处 浸涂条件下,石墨试样表面涂覆的树脂量也 理,可在石墨表面形成一层SiC涂层。在一定 随着增多。但是,浸涂溶液浓度超过6o 时, 范围内提高浸涂溶液浓度,形成的SiC涂层 由于体系粘度较大,使得大分子链难以迁移, 越致密,其抗氧化性能越强 但是,浸涂溶液 结果浸涂量反而下降,仅在石墨表面形成一 的浓度增大到6o 以上时,其表面出现明显 层较厚树脂层 在烧成过程中,由于热膨胀系 的剥落现象,浓度越大,剥落越严重 根据扫 数的差异,表面涂层剥落而降低抗氧化性。 描电镜和氧化失重试验结果综合考虑,浸涂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涂料工业 溶液浓度50 ̄60 为宜,我们选用55%浸涂 溶液 3.浸涂时间的确定 

蚓 孽 照 聪 

窖 橙 嚣 

用55 浸涂溶液,以不同的时问浸涂石 墨试样,其试验结果见表2。 

求 侵潦棒灌浓廑(%) 浸踩藩藏澈度(%) 

盈3浸夺和烧成增重与浸潦溶液幕度关帛 囤4 氧化虫重与浸案溶液采度关系 表2 石墨试样浸涂不同时间试验结果 

浸涂时间,rain 石墨样重,g 浸涂后重,g 烧成后重,g 氧化后重,g 浸涂增重, 烧成增重, 氧化失重, 0 l3 6214 7.2235 — — 47 0 30 15.7959 17.4948 16.638O l4.3265 10.7 5.3 13.9 50 15 5404 17.0811 16.3049 14.6883 9.9 4.9 0.9 120 16 8240 18.5433 17.6425 15 5540 1O.2 .8 11.8 

表2结果表明,浸涂增重和烧成增重与 浸涂时间基本上无关。这可能是由于浸涂溶 液浓度仍较大,体系较粘稠,聚碳硅烷大分子 只能迁移至石墨表层,如继续经内部迁移,所 受阻力将大大增加。因此,尽管延长浸涂时 间,在石墨试样涂覆的树脂量并未增加(见图 孽 瓣 授蒲时问(min) 嘲 鍪 橱 瑶 囤5浸潦和烧成增重与浸毋时闻关豪 4.浸涂次数的确定 用55 浸涂溶液浸涂石墨试样,每次浸 5) 但是,氧化失重与浸涂时间关系(见图6) 表明,浸涂60 min后的石墨试样之氧化失重 最低。观察烧成后的石墨试样,表面平整光 滑,没有涂层剥落现象。然而浸涂90 min后 的石墨试样,烧成后表面有少量裂纹,原因尚 不太清楚。浸涂时间1 h较为适宜。 

& 求 罐 

囤6置化走重与浸潦时间差束 涂30 mln,然后烘干再浸涂,试验结果见表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