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全面二胎”政策下对家庭教育的影响作者:胡美美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6年第12期
[摘要]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制定了中国计划生育新政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
此消息一经发布,社会反响异常激烈。
此政策自2016年实施将开始深入地影响社会及很多家庭的生活。
“你生不生二胎”的话题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焦点。
主要从二胎政策会对家庭抚养教育和对儿童的心理影响进行探讨。
[关键词] 二胎政策;教育;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G7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36-0124-01
我国在计划生育政策方面随着我国国情的不断发展变化,从最初的独生子女政策,到2011年双独二孩政策及2013年颁布的单独二孩政策再到最新实施的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一直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我国实行了三十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在控制人口增长带来卓有成效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上独生子女特有的心理问题及一些失独家庭的重大心理创伤等问题。
在应对我国即将进入未富先老的老龄化社会问题之前,我国及时提出了二胎政策,以缓解和应对社会养老及人口红利减少等问题。
但是二胎政策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首当应是教育问题,养育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对我们的教育会产生哪些现实冲击或问题呢?
一、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
据统计:我国在从2007“金猪宝宝”、2008年“奥运宝宝”、2012年“龙宝宝”的几年里,新增新生儿不断刷新新纪录。
在关乎整个教育质量的启蒙、基础教育阶段,就目前仅学位上的缺口就有一半,同时,幼儿园专任教师的缺口也是巨大的,学前教育资源严重短缺。
有些学前阶段儿童的家长在经历给小孩入园报名时甚至心酸地说:“入园难,难于上青天,入园贵,普通小孩难进入。
”在全国各地无论是公立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报名都要提前入园报名,甚至要提前一学期。
早入园这么严峻的情况下,放开“全面二胎”后入园难的程度可想而知。
由于国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后,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势必会带来入园需求的急剧增加,从而重新形成“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
基于此,教育部将把扩大资源的总量作为二期发展的首要任务。
在应对“二胎政策”随之而来的新增人口压力,要做好保障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的充足供应。
二、抚养成本更高问题
大部分家长生二胎的初衷可能是“生两个孩子,互相照顾,学会分享和有爱,不会像都市子女那样孤单成长。
而且,孩子长大后,养老的压力也会减小。
”但真正让很多家长迟疑响应国家二胎政策号召的真正原因是孩子的抚养成本问题。
有人曾做了一项家庭生育二胎意愿的数据调查,在问及受访者不愿意生两个小孩的原因时,“经济成本太高”是最主要的因素,占约60%左右;“太累太辛苦”占17%。
据统计一个小孩从出生到16岁普通家庭的抚养总成本达到25万元;再到小孩读大学深造读研,则成本高达48万元。
如果一个家庭养育两个小孩的话,父母付出的养育成本将会更高。
三、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问题
人类的根本属性是在于其社会属性,即人是高级群居生物。
相比独生子女的以自我为中心、抗挫折能力差、缺乏社会交往技能等问题,在多胞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同胞孩子之间的互动更有利于他们分享、承让、理解和竞争,这种有血缘关系的竞争对他们而言是相对安全的竞争,这些小孩成年以后大部分遇到困难情绪更为稳定,相对能更好地应对社会生活。
因此,独生子女政策向二胎政策的转变,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将消除独生子女的过度保护造成的儿童极端自我中心理念,极大地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
但是,也要注意二胎政策也会给家庭带来很多忧虑!与很多家长美好的愿望不同的是,家中老大似乎并不欢迎老二的到来。
中国实行了长时间的独生子女政策,小孩已经习惯独享父母家人的关爱,而在父母提出生二胎的时候小孩会认为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甚至出现被抛弃的感觉,所以小孩会出现情绪不稳,容易产生激惹,冲动或退缩行为。
因此,在家庭计划再生一个宝宝之前,最好和孩子商量。
父母需要了解和尊重小孩对爸爸妈妈生二胎的真实想法,并且让小孩真实体验到生二胎后不会影响对他的关爱。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应注意“比”是最伤人的利器,更是滋生嫉妒的温床。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宝贝,一旦出现冲突也是正常的,家长一定要在公平的基础上让两个孩子自己处理问题,不仅能让孩子学会和小朋友交往,更能培养两个孩子深厚的亲情。
参考文献:
[1]王晓卫,赵雯娟.“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2016(8).
[2]柳杨.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对我国人口与经济的影响研究[J].中国商论,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