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冠脉支架的选择及置入技术.ppt
冠脉支架的选择及置入技术.ppt
指引导管的选择
• 较强的支撑力:近端血管迂曲、成角、钙化病变、远端血管病变 及长节段病变植入长支架时尤为重要 ➢ 左冠脉:XB、XB LAD、EBU、Voda、左Amplatz等 ➢ 右冠脉:XB RCA、XB R、右Amplatz等
• 合适的直径:通常6F或7F,必要时可选5F,既能容纳支架等器械 顺利通过,又尽可能避免刺激或损伤冠脉开口。
撕裂的病变,应行多个角度投照 ➢ 使用药物洗脱支架,则不主张移动球囊位置行后扩张,如果支架
两端血管直径相差较大,应换用较大直径的短球囊对血管较粗的 一端行后扩张
支架植入的技术要点(四)
同一血管植入多个支架时的顺序
➢ 长节段病变需要植入多个支架时,应先远后近,尽量避免穿过近 端支架再植入远端支架
➢ 对于严重弯曲的血管,有时确实需要先在近端植入支架以抻直弯 曲血管段,方便远端支架通过。
• 钽金属支架(tantalum):如Wiktor 支架 • 带有铂金属核心的钴合金支架(cobalt alloy with platinum core):
如Wallstent • 镍钛合金支架(nitinol):如Radius、Paragon 支架 • 新型钴合金支架(cobalt alloy):如Endeavor和Endeavor
冠状动脉支架的分类
• ——根据X线下的可视性分类
• 高可视性(high radio-opacity) • 中可视性(moderate radio-opacity) • 低可视性(low radio-opacity)
冠状动脉支架的分类
•——根据支架的材料分类
• 医用不锈钢支架(316L stainless steel):如MULTI-LINK、AVE GFX,Cypher,Taxus和Taxus Liberte, Firebird,Partner,Excel支架 等
冠状动脉支架的特性(二)
• 金属表面积(metallic surface area) • 径向支撑力(radial force) • 缩短率(percentage shortening on expansion) • 球囊通过已释放支架的可能性(recrossability of
expanded stent) • 弹性回缩率(recoil) • 预装支架命名压(nominal pressure) • 概率破裂压(rated burst pressure)和平均破裂压
三个基本成分
•支架
•支架推送系统
➢ 支架平台
➢ 涂层基质
➢ 生物活性药物
药物洗脱支 架的治疗
•多聚物
•药物
理想DES应具备的特征
• 具有明显的抑制内膜增殖的作用,将再狭窄率降低至10% 以下,作用途径可能是抗血栓形成、抗炎症反应、抗增殖 效应;
• 不影响靶血管局部正常的损伤修复过程,植入支架后能快 速内皮化而且无或只有轻微新生内皮形成;
弯曲时,有经验的术者可以不经球囊预扩张而直接植入支架。
支架植入的技术要点(三)
支架选择
➢ 需综合考虑支架通过性、径向支撑力、柔软度、网眼大小 ➢ 支架与血管直径之比为1.1比1为宜
支架植入过程中
➢ 应将Y连接头止血阀充分放开,使支架通过时无任何阻力 ➢ 在支架释放前,应确认支架定位是否满意,如为偏心或有螺旋形
支架植入的技术要点(二)
导丝的选择:可操控性和支撑力 病变预扩张
➢ 病变狭窄严重、迂曲成角、钙化时为减少支架前进的阻力、避免 支架脱落,一般应进行预扩张 。
➢ 预扩张球囊通常比靶病变参照血管直径小0.5 mm。 ➢ 对严重钙化病变可先行旋磨,然后再酌情植入支架。 ➢ 当病变狭窄不很严重、无明显钙化及成角、病变近端血管无明显
• 不增加早期及晚期血栓形成的风险; • 无边缘增生效应; • 无晚期动脉瘤形成、延迟再狭窄现象,不促进动脉粥样硬
Resolute,Xience V,Firebird 2 • 铂铬合金支架 :如TAXUS Element ,PROMUS Element • 金属被膜支架(covered stent):如Jostent coronary stent g—根据支架表面是否经过特殊 涂层处理分类
• 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
• 涂层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
冠状动脉支架的特性(一)
• 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ility) • 柔软性(flexibility) • 跟踪性(trackability) • 通过性(crossability) • 可视性(radio-opacity) • 可靠的伸展性能(reliable expansion)
(mean burst pressure)
支架的适应证
• 用于处理球囊扩张后血管急性闭塞或有急性闭塞危险的病 变是支架应用早期最主要的适应证
• 降低介入术后的残余狭窄,获得足够大的管腔直径,防止 血管的弹性回缩,预防再狭窄应该是目前支架使用的主要 适应证
• 药物洗脱支架适应证进一步拓宽
支架植入的技术要点(一)
• 自膨胀支架(self-expanding stent)
• 球囊扩张支架(balloon-expandable stent)
冠状动脉支架的分类 • ——根据支架的结构、设计分类
• 缠绕支架/coil stent • 环状支架/ring stent • 管状支架/tubular stent • 网状支架/mesh stent
冠脉支架的选择及置入技术
冠状动脉支架的历史
• 1964年,Charles Dotter医生首先提出经皮植入支撑物以 保持病变血管管腔完整性的设想,并把这种支撑物称为支 架
• 1977年第一例PTCA • 1989年,冠状动脉支架问世 • 2000年药物洗脱支架开始应用研究
冠状动脉支架的分类
• ——根据支架植入的方式分类
支架植入后球囊再扩张
➢ 应选择耐高压(非顺应性)球囊 ➢ 球囊与血管比例1.0~1.1比1,压力多选择14~16 atm ➢ 血管内超声(IVUS)对确定血管腔的真正大小、指导支架植入后
的高压力球囊再扩张及判定支架植入效果有一定帮助。
药物洗脱支架 (Drug eluting stent,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