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穿孔修补术后护理措施和并发症
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远较胃溃疡穿孔多见,穿孔的部位常在十二指肠球部前壁偏小弯侧和近幽门的胃前壁,多数穿孔直径小于,胃溃疡穿孔一般较十二指肠穿孔为大。
一、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68例,男60例,女8例。
胃溃疡穿孔15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53例,穿孔并发出血8例。
年龄16~72岁,平均岁。
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例,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32例。
二、结果
本组68例治愈66例,死亡2例,为老年患者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失血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其他并发症4例,其中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梗阻2例,经治疗后均获痊愈。
三、术后护理
(一)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发病突然,表现为剧烈腹痛、病情危重,多数患者需紧急手术治疗,加之患者对住院环境的陌生,因而产生焦虑、恐惧心理。
因此,护理人员要体贴关心患者,语言温和,态度和蔼。
消除患者紧张害怕的心理,各项护理操作轻柔,准确到位,减轻其痛苦。
为患者创造安静无刺激的环境,缓解患者的焦虑。
(二)术后监护。
①术后置患者于监护室,妥善安置患者。
主管护士及时了解麻醉及手术方式,对腹腔引流管、胃管、氧气管、输液管妥善固定。
若为硬膜外麻醉应平卧4~6h,若为全麻在患者未清醒前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术后6h重点监测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并防止膈下脓肿,减轻腹部切口张力有效缓解疼痛。
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尤其是血压及心率的变化。
术后3h内每30min测量1次,然后改为1h测量1次。
4~6h后若平稳改为4h测1次。
(三)胃肠减压的护理。
①密切观察胃管引流的颜色及性质,记录24h引流量。
胃大部切除术后多在当天有陈旧性血液自胃管流出,24~48h内自行停止转变为草绿色胃液。
②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减少胃内的积气、积液,维持胃处于排空状态,促进吻合口早日愈合。
观察胃管是否通畅,发现胃管内有凝血块或食物堵塞时及时用注射器抽出,生理盐水10~20ml反复冲洗胃管致其通畅。
③留置胃管期间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次,有利于痰液排出,并可减轻插管引起咽部
不适。
④做好健康指导。
主管护士应仔细讲解胃管的作用及留置的时间,取得患者的合作。
防止其自行拔管,防止重复插管给患者造成痛苦和不良后果。
(四)腹腔引流管的护理腹腔引流管要妥善固定,避免牵拉、受压、打折。
保持其通畅。
术后24h注意观察有无内出血的征兆,一般术后引流量≤50ml,淡红色,多为术中冲洗液。
引流液黏稠时经常挤捏管壁保持通畅。
每日更换引流袋防止逆行感染,同时利于观察。
术后3~5天腹腔引流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