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燃气轮机发电机、燃气内燃发电机及燃气微燃机发电机可利用余热温度
四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可研与评估
2.编制方法
确定技术方案
余热利用系统的确定 主要两种利用形式
❖ 余热锅炉+蒸汽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汽水热交换器方式 ❖ 烟气型或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方式
适用范围 ❖ 前者更适用于有较大蒸汽或热水负荷需求的场合。这种工艺尤其适用于有一定蒸汽和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具有体积小、运行成本低和寿命周期较长(大修周期在6万小时左 右)、出口烟气温度较高、氮氧化物排放率低等优点。 ➢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电压等级高、功率大,供电半径大、适用于用电负荷较大的场 所,发电机组输出功率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 ➢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余热利用系统简单、高效。 ➢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启动时间较燃气内燃发电机组长。 ➢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一般需要次高压或高压燃气。 ➢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在正常情况下,需要利用市电作为机组的起动电源。 ➢ 在停电起动时需要配备一台小容量的起动用发电机组,启动时间较长。 总结来说,燃气轮机的优点是余热利用较简单,环保排放值较低,但缺点是发电机组出力 随海拔高度和环境温度的变化量较大,除个别机型外,发电效率较低,进气压力要求较高 ,单位投资较大。
四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可研与评估
2.编制方法
确定技术方案 ❖ 发电机形式的选择 ❖ 运行方式及电力接入系统 ❖ 供能系统的确定 ❖ 余热利用系统的确定
四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可研与评估
2.编制方法
确定技术方案 ❖ 发电机形式的选择
目前用于燃气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发电机有燃气轮发电机、燃气内燃发电机、微燃 发电机三种形式。 燃气轮机:
四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可研与评估
2.编制方法
❖ 负荷分析
负荷预测的常用方法: 面积指标预测法、逐时系数预测法、计算机辅助模拟分析方法 负荷预测的步骤:
①掌握基本信息。 通过与用户进行沟通了解,以确定即将或已建成的建筑物规模和使用性质。重点了 解建筑物或建筑群的建筑面积、供热面积、制冷面积以及人员使用情况。 ②确定冷热电设计负荷 采用面积指标法或规范中给出的计算公式对设计负荷进行确定。 ③分析负荷特性,绘制逐时负荷变化图 利用逐时系数法或其他计算机辅助方法,分析不同建筑的负荷变化规律,找出最大 负荷、最小负荷出现的时间以及变化量,并绘制出典型日的逐时负荷变化图。 ④计算年负荷量 根据公式计算或图表累计计算冷热电年负荷量,为后面经济分析做准备
联供系统的电气主接线宜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
四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可研与评估
2.编制方法
确定技术方案
供能系统的确定 与项目的用能情况密切相关 与运行方式密切相关:以电定热、以热定电、最大满负荷运行小时数等不同模式 一般情况下,三联供系统带基本负荷,其他能源方式做为补充 初投资高的设备承担基本负荷、设备投资低的设备承担调峰负荷 考虑周围的资源情况 考虑项目的经济性
5498 163000
549
27240 (至)
四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可研与评估
四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可研与评估
2.编制方法
确定技术方案
常用的发电机品牌 燃气内燃机:颜巴赫、瓦锡兰、道一茨、卡特比勒、康明斯
型号 315GFBE
容量 kW
315
最高 发电效
率 %
35.2
排烟温 度℃
508
烟气系统D
70D
1435
2825
5265
6500
2410
4400
5640
天然气、柴油、煤油、液化石油气
622 22600
1246 45200
1864 60800
2237 75000
520
520
560
520
3533 (至)
7066 (至)
10410 (至)
11725 (至)
180D 17080 15240
四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可研与评估
2.编制方法
确定技术方案
燃气内燃机: 但是内燃发电机组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1)内燃发电机组燃烧低热值燃料时,机组出 力明显下降;(2)内燃发电机组需要频繁更换机油和火花塞,消耗材料比较大,也影响 到设备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两个主要设备利用指标,对设备利用率影响比较大,有时不得不 采取增加发电机组台数的办法,来消除利用率低的影响。 燃气微燃机 燃气微燃机:一般发电量小于200千瓦,适用小容量场所、多机组组合时切换较灵活。具 有体积小,发电效率高,噪音小,机房不需消声改造、氮氧化物排放量低等优点。但燃气 微燃发电机折合每千瓦发电造价较内燃机要高,所需燃气的进气压力较高。
四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可研与评估
2.编制方法
❖ 收集负荷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 市政条件 ①现有电力系统介绍,电源情况、几路供电、电压等级 ②现有及规划配电室位置、变压器容量 ③燃气供应情况 ④上、下水供应情况 3原材料及能源价格 ①目前从供电局购电价格 ②是否使用自来水、水价 ③燃气价格 ④采暖、制冷单位平米销售价格、蒸汽销售价格 4.能源中心的设置 拟采用独立机房的方式设置能源中心,可以为地下建筑,能源中心可以设置的区域 能源中心如设置在建筑物内的可行性
2.编制方法
❖ 收集负荷资料 ❖ 负荷分析 ❖ 确定技术方案 ❖ 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可参照《 小型热电联产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方法》及《参数与方法》进 行编制
四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可研与评估
2.编制方法
❖ 收集负荷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现状和规划冷热负荷 ①项目的建筑规划和能源规划 ②拟建项目周边的可再生能源的情况 ③分别列出现状和规划建筑中采用集中空调的建筑物的冷热负荷、建筑物性质和一日 之内的用能时间 ④户内系统,供回水温度 ⑤规划建筑物的建设进度 ⑥蒸汽负荷,蒸汽负荷日及季节变化规律,各时段蒸汽负荷量,使用蒸汽负荷的点 ⑦是否有稳定的生活热水负荷?用量是多少? ⑧采暖制冷期
四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可研与评估
2.编制方法
确定技术方案
余热利用系统的确定 燃气轮机余热 燃气轮机是一种以气体为工质的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动力发动机。它主要由进气道、 压气机、燃烧室和动力输出机构-尾喷管或动力涡轮以及燃料供给系统、控制调节系统、 启动启动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压气机从外界连续吸入空气并使之增压,同时空气温度也 相应提高,压送到燃烧室的空气与燃料混合燃烧成为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在透平中膨 胀做功,推动透平带动压气机和外负荷转子一起高速旋转,从透平中排出的乏气排至大气 自然放热。对于燃气轮机来说,其乏气的排气温度在350~650℃,即为可利用的余热, 此外,燃气轮机在运行时,润滑油需要冷却,但这部分热量量很小,且出水温度很低,品 位低,一般不予以利用。
烟气 简单 60000 小 罩外80 不需要 >1
燃气内燃机 一般≤5000 0.4或10 25-43 400-550 烟气+缸套水 复杂
30000~-60000 大
裸机100-110 需要 <0.2
燃气微燃机 ≤300 0.4 28-29 280 烟气 简单 60000 小
罩外∠80 不需要 >0.5
110 5.12х2.23х2.77
C1540N 1540 38.1 508
8532
1056
82/95
605
50/60
366 6.24х2.10х2.97
C1750N 1750 38.8 499 2000GQNC 2000 40.9 453
9972 11700
1168 1196
82/95 75/92
❖ 单机能源转换效率高,发电效率最高可达46%,能源消耗率低。 ❖ 地理环境造成动力输出影响最小,高温、高海拔下可正常运行。 ❖ 发电负载波动适应性强。 ❖ 操作运转技术简单易掌握。 ❖ 可直接利用低压天然气进入燃气内燃发电机组燃烧。
总结来说,燃气内燃发电机组优点集中在发电效率高,通常在30%~40%之间,发 电效率随负载负荷的影响较小,从100%负荷降到50%负荷时,内燃发电机组的发电 效率从40%变化到34%左右,其次是设备集成度高,安装快捷,对于气体中的粉尘 要求不高,基本不需要水,设备的单位千瓦造价也比较低,再次,内燃发电机组启动 快,0.5~15min即可完成启动。
四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可研与评估
2.编制方法
确定技术方案
常用的发电机品牌 燃气轮机:美国Solar 、日本川崎
发电 机组
热电 联产
型号项目
电力输出
(kW)
(kW)
燃料类型
燃料消耗(天然气) ( Nm3)
排气量
(Nm3/hr)
排气温度
时(℃)
余热量
(kW)
06 610 510
332 0
475
1968 (至)
热水需求的场合,可以通过调节从余热锅炉出来的进入直燃机的蒸汽量方便的调节负 荷分配。 ❖ 后者系统简单且能源利用效率较高,应用日益广泛。直接利用余热的烟气热水型溴化 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设备制造技术在近年来发展成熟,使得余热利用工艺和设备得以 简化。具有工艺简单、占地少的突出优势,而且由于减少了换热环节,采用直接连接 系统的热效率更高。 与发电机组的连接宜采用单元制连接
四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可研与评估
2.编制方法
确定技术方案
项目 发电机组功率(kW) 发电机组电压(kV) 发电效率(%) 排烟温度(℃) 余热回收型式 余热回收系统 大修期(小时) 振动 噪声分贝(dB) 减振措施 所需燃气压力(MPa)
性能比较表
燃气轮机 一般>1000 0.4或10
20-33 350-650
四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可研与评估
四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可研与评估
四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可研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