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床桁架机械手结构分析

机床桁架机械手结构分析

机床桁架机械手结构分析
摘要:本文剖析了当前桁架机械手的主要结构,及各自的优缺点。

介绍了我公司自动化方面的发展现状。

预测自动化设备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桁架机械手;自动上下料;自动化连线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逐年提高,机床市场对自动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在以加工中小产品为主的密集型行业,应用更为广泛。

特别是对于单一品种,结构简单,大批量的零件优势更为明显。

可以节约大量成本,并且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1.结构简介
机床上使用的桁架机械手对其可靠性,效率等要求较高。

桁架机械手主要由立柱部件,横梁部件,驱动部件,直线运动部件,润滑部件,控制部件等部分组成。

1.1 立柱组件
立柱主要是为整个桁架提供支撑,保证桁架在工作期间不发生震动和噪音,对于单机自动化通常采用双立柱支撑,对于微小型工件或者空间有限的场合也有才有单立柱支撑的。

对于多机连线通常采用2N-1个立柱的方式。

立柱大多采用钢结构,也有个别采用铝合金型材的应用。

1.2 横梁组件
横梁是整个桁架系统传输工件的通道,一般采用钢结构和铝合金型材制作而成,对于中小规格的零件采用铝合金型材作为立柱的较多。

对于大型,中型零件的自动上下料往往采用钢结构。

钢结构横梁刚性好,价格,加工与使用门槛较低。

铝合金横梁近几年在桁架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具有质量轻,刚性较好。

外观佳等优点。

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但价格较高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1.3 驱动部件(图1)
桁架驱动部件通常采用伺服电机+齿轮齿条或者同步带的结构。

由于目前主流桁架的速度在60-180m/min左右,传统的丝杠很难满足要求。

目前绝大多数厂家采用伺服电机+齿轮齿条的方式。

传动精度较高,通常可以达到0.05mm的定位精度。

对于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场合也有使用伺服电机+同步带的结构。

同步带结构适合于中小型零件的自动上下料。

具有结构简单,噪音低,维护方便等优点。

定位精度可达到0.08mm。

但存在皮带突然断裂的安全隐患。

桁架通常采用直线导轨或者V型引导系统。

当直线导轨作为120m/min以上
的高速桁架使用时,存在滑块密封端盖脱落的风险。

因此在高速桁架领域近年来出现了一种V型引导系统来代替传统的直线导轨。

新推出的V型引导系统较直线导轨有很大的优势。

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可以实现很高的线速度。

它采用V型滚轮+V型导轨的方式传动,V 型滚轮在V型导轨上滚动,很容易实现高速传动,速度可达到600M/min。

(2)有很强的抗污染能力。

V型轮中间的轴承在传动时不与导轨面直接接触。

很好的防止污物进入滚动体。

并且V型轮在传动时会对V型导轨进行刮擦起到除尘的作用。

(3)降低装配难度,V型引导系统通常采用4组V型轮,相当于4个滑块,V型轮与V型导轨的接触相当于一个滚珠与直线导轨的接触。

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对安装基准面的要求。

对与长行程的场合尤其适合。

(4)维护成本低。

在使用过程中V型轮如果损坏可以单独更换,不需要拆卸导轨,省时省力。

并且预紧力可以随时按需要调整。

始终保证桁架平稳运行。

这种新式结构在日本,韩国等应用较广泛。

在国内几个主要机器人生产厂例如,巨能,金石,新松等也有应用。

1.5 润滑部件
桁架机械手一般行程都比较长,而且速度较高。

采用稀油润滑效果差,而且对环境污染大。

通常都采用油脂润滑或者480号高粘度润滑油。

用自动润滑泵定期对导轨进行润滑。

1.6 控制部件
桁架机械手成败关键在于可靠性。

为提高零部件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电气元件通常采用航空插头的方式对接。

这样可以避免焊接质量对可靠性的影响。

同时,系统还要过载保护,极限开关,零点开关,回零减速开关等安全措施。

2.桁架机械手在我公司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国内各大机床厂商已经意识到自动化连线的重要性。

纷纷加大在这方面的开发力度。

对于机床厂家来说开发桁架机械手并不困难。

关键是可靠性高和故障率低。

这样的产品才会得到市场的认可。

目前国内开发的桁架机械手大多是两轴或者三轴产品。

主要集中在中低转速。

未来随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高速,多轴联动机械手必将在国内普及。

参考文献:
[1]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机床设计手册编写组.机床设计手册:第二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9
[3]马先贵编.润滑与密封.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