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潇湘晨报乐指数湖南省文化娱乐市场发展报告

潇湘晨报乐指数湖南省文化娱乐市场发展报告

潇湘晨报乐指数湖南省文化娱乐市场发展报告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乐指数”:湖南省文化娱乐市场发展报告(2013)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潇湘晨报2013年12月目录一、文化娱乐产业综述................................... (一)餐饮业........................................... (二)旅游业........................................... (三)文化产业......................................... (四)教育培训.........................................二、中国文化娱乐产业发展现状 ........................... (一)餐饮业发展现状...................................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四)教育培训业发展现状 ...............................三、湖南省文化娱乐产业发展现状 ......................... (一)餐饮业发展现状...................................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四)教育培训业发展现状 ...............................四、2013年湖南省文化娱乐产业指数分析................... (一)湖南省文化教育行业消费品市场发展研究.............. (二)湖南省图书音像行业消费品市场发展研究.............. (三)湖南省旅游休闲行业消费品市场发展研究.............. (四)湖南省餐饮文化行业消费品市场发展研究.............. (五)湖南省文化娱乐行业消费品市场发展研究..............五、湖南省文化娱乐产业SWOT分析 ........................ (一)湖南省文化娱乐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二)湖南省文化娱乐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三)湖南省文化娱乐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分析.............. (四)湖南省文化娱乐产业发展面临的威胁分析..............六、湖南省文化娱乐产业发展战略 ......................... (一)加强人才建设,把握竞争优势........................ (二)深化文化产业集群,调整文化产业结构................ (三)拓宽融资渠道,使投资结构多元化.................... (四)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五)拓展文化消费市场,提高农村文化需求................“乐指数”:湖南省文化娱乐市场发展报告一、文化娱乐产业综述从广义上理解,文化娱乐产业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产业的集合。

其范围包括三个方面:为社会公众提供实物形态的文化产品和娱乐产品的活动,如书籍、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游戏软件等的出版、制作和发行;为社会公众提供可参与和选择的文化服务和体闲娱乐服务,如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艺表演服务、博物馆展览服务、网络服务、旅游休闲服务等;从事文化管理和研究等服务,如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服务、档案馆服务、文化研究、文化社会团体活动等,这些构成文化娱乐产业的主体。

由于文化娱乐产业下的子行业众多,本报告将把研究重点放在餐饮业、旅游业、文化产业和教育培训等重要领域。

(一)餐饮业在我国,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的定义,餐饮业是指在一定场所,对食物进行现场烹饪、调制,并出售给顾客主要供现场消费的服务活动。

餐饮业主要分为旅游饭店、餐厅(中餐厅、西餐厅)、自助餐和快餐业、冷饮业和咖啡店五大类。

近几年,餐饮行业连续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态势。

未来五年,我国餐饮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方式。

品牌化、规模化、连锁式、跨区域式餐饮经营是未来的趋势,大众化餐饮经营将不断延伸,特色餐饮将更加突出,中式正餐餐饮地位更加显着。

(二)旅游业旅游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

务由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为代表的住宿业。

它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日益显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旅游业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通过旅游使人们在体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三)文化产业目前,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并没有一个统一定义,各国对文化产业的界定也不完全相同。

在美国,文化产业也被称为“版权产业”,即创造享有版权的作品作为主要产品的产业,包括创作、传播、复制、发行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相关行业和收集、储存、提供资讯的产业。

日本则将凡与文化相关联的产业界定为文化产业。

除传统的演出、展览、新闻出版外,还包括休闲娱乐、广播影视、体育、旅游等,他们称之为内容产业,强调内容的精神属性。

2004年,我国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所以,我国对文化产业的界定是文化娱乐的集合。

文化产业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一是生产与销售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

(四)教育培训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发布。

这是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主要内容包括: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试点以及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等10个方面。

二、中国文化娱乐产业发展现状(一)餐饮业发展现状总体来看,中国目前餐饮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但其增幅呈下行趋势,2013年前两个月,我国餐饮业甚至出现了改革开放35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受到改进作风“八项规定”以及反对浪费、遏制公款消费常态化的影响,餐饮行业的发展速度开始下降。

2011年,中国餐饮业收入达到20635亿元,同比增长%,产业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

2012年,全国餐饮收入为23448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比2011年低个百分点,创造了该行业近22年来的增速最低水平。

每年春节当季都是餐饮业的销售旺季,但2013年1-2月份,全国餐饮收入4030亿元,同比增长%,增幅同比下降个百分点,而且是近10年来首次出现个位数增幅;限额以上餐饮企业的餐饮收入为1278亿元,同比下降%,为餐饮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2013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实现11795亿元,同比增长%,比去年同期下降个百分点,比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低4个百分点,差距之大为历年罕见。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实现3743亿元,同比下降%,降幅虽然逐月收窄,但依然处于近年来的历史最低点。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品牌店、特色店和名牌餐饮企业的势头明显,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日趋明显。

个性化和特色化成为广大消费者和企业经营共同追求的时尚。

另外,连锁经营迅速发展,企业发展多元化趋势增强,以连锁经营为代表的现代餐饮业加速替代传统餐饮业。

手工随意性生产、单店作坊式经营、人为经验型管理向产业化、连锁化、集团化和现代化的方向迈进。

全国餐饮业百强企业中有79家采取连锁经营形式。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增长,人们不仅仅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更渴求精神上的愉悦,因此旅游业在中国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虽然旅游业为国民经济的创收、国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的旅游业依然处在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

2012 年,我国旅游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国旅游满意度指数为,首次达到“满意”水平。

2011年,我国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分别为亿元和亿美元。

2012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亿元人民币,比2011年增长%;实现国际旅游收入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万人次,比2011年增长%;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万亿元人民币,比2011年增长了%。

2013年1-6月,我国国内旅游人数约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

国内旅游收入万亿元,同比增长13%,国内旅游增幅出现了近年来的首次放缓。

2013年1-6月,我国全年累计入境旅游人数达到万人次,同比下降 %;全国实现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同比下降%。

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主要体现在旅游产品的低品质化,因此很难满足国民对于旅游的高品质享受。

旅游行业一直以来竞争十分激烈,所有旅行社不得不采取压缩成本,走低价,降低服务质量的策略,从而降低了旅游产品的品质。

未来,我国旅游业需要向高品质,享受式的旅游模式发展,尽量满足游客的高品质旅游需求。

(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同时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由此可见,文化产业是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不仅能够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文化条件,而且能够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新空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突破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依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新标准进行测算,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8071亿元,比2011年增长%(根据新的口径,2011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修订为15516亿元),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个百分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