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经营城市理念
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发展纵横
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是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进步的一项重大基础性举措.近年来,唐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建设,抢抓曹妃甸港区开发建设历史机遇,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提出了"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建设曹妃甸工业区后方基地,打造唐山南部滨海新城"的奋斗目标,全面启动城市经营,不断加大城建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探索出了一条城市建设发展新路.目前,一座滨海新城已初具规模, 县城人口已由建县之初的1万人增加到4万人,城区面积由2.2平方公里增加到7.4平方公里.
1.坚持高起点规划,临港城市发展框架基本形成. 唐海是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农垦体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滨海小县.自建县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将城建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龙头和指挥棒,坚持以科学的态度高起点规划设计,立足实际,谋划长远.特别是今年以来,围绕建设新型临港城市这个基本定位,充分考虑港口,临港工业区以及通港公路,铁路,高速公路等工程建设对未来城市建设开发的影响,高起点,大手笔规划未来城市发展框架,调整用地规划,留足建设开发空间,邀请省规划设计院修订了县城总体规划和13个场镇小城镇规划,委托天津大学规划设计院制定了2003——2010年城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县建设部门设计各经济区, 道路等4个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初步确立了控制旧城, 开发新城,以"三路三街"(通港公路,沿海公路,长丰路,
垦丰大街,新城大街,建设大街)为主轴,实施"五区" (中心区,生活区,项目区,繁商区,仓储区)开发的城市建设发展基本框架和临港,靠城,沿路的小城镇建设重点,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格局,为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坚持全民动员,综合整治环境卫生,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围绕构筑新型临港生态城市的工作思路,我们以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作为重点,每年在全县城乡开展大规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特别是今年以来,开展了春季,夏季,秋季三次大规模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进行了八大专项治理:一是开展居民小区,主次干道,小街小巷专项治理,设立全天保洁员和监察员,推行生活垃圾袋装化收费管理制度;二是开展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专项治理,组织各单位分片包干,确定了城乡结合部路段,范围的归属;三是开展"门前三包,门内达标"卫生责任制专项治理,实行了"月查季评"制度,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环境脏乱差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 四是开展集贸市场环境卫生专项治理,加强集贸市场及居民小区市场环境卫生的治理力度;五是开展公共场所, 窗口单位环境卫生专项治理,落实了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制度;六是开展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对46家造纸,食品加工企业,建设工地,医院进行了对标检查;七是开展禽类养殖场所,重点场所卫生专项治理,加强禽类运输, 储存,销售各环节的消毒预防控制;八是开展城区道路交通专项治理,对乱停乱放车辆进行了专项治理,实施了重载车辆进城许可证制度,维护了城区交通秩序.一年来.共计出动人员45620人次,车辆11065台次,治理巷道714条,清除违章建筑6612处,清除各种生活,建筑垃圾,杂草,污物和河道,主次干道两侧的垃圾40992 方,回填土3965方,清扫路面1316万平方米,县城主次干道两侧侵街占道,私
搭乱建,垃圾乱堆乱放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居民区,小街小巷,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状况也取得了明显改善;"两小两部一市"环境卫生水平明显提高;"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制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3.加大资金投入,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日臻完备, 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改善城区基础环境,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我们以优化发展环境为目标,不断加大投入,扎实推进硬环境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城市对经济的承载能力.今年以来,落实开工城建项目19项, 总投资
4.8亿元.其中,投资7300万元,完成了日供水能力
2万吨的新水厂建设,可以满足20万人口生活用水和商业用水;投资8870万元,完成了唐海一中的迁址新建,达到了一流办学水平;投资1553万元对新城区主干道建设大街进行拓宽改造,改造后的路面实际长度2860 唐山经济?2005年第1期J5 发展纵横
米,宽度46米,硬化,亮化高标准完成,绿化项目及部分收尾工程正在实施;投
资700万元,完成唐海公园改造广场工程,结束了唐海县城无广场的历史;投资420 万元,对长丰路进行北延,主路宽15米;投资32万元, 完成长丰路,垦丰大街至建设大街绿化,总面积4000平方米;投资51.4万元,设置密闭式垃圾箱32个,增设垃圾100个,果皮箱150个,添置清运车4辆,新修厕所 4座,其中水冲厕所占公厕的37%;投资220万元,栽植了以黄杨,女贞为主的绿化带50延长米,新栽植各种树木6552棵,新增绿化林10个,扩建和改绿地10块,新
增绿地11896平方米.城区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观. 城区人均道路面积
15.93平方米,城区人口全部使用自来水,实现了"一户一表,抄表到户",用气人口36300人, 燃气普及率达99.73%,城市住户面积142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35万平方米;城区园林绿地面积67公顷, 人均绿地面积8.52平方米;污水处理量23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92.25%,生活垃圾清运达100%. 4.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管理质量.规范管理行为,促进城市管理法制化,市场化,科学化.一是综合管理职能.改革管理体制,成立了综合执法大队, 与环境办合属办公,把爱卫办,工商,交通,公安,建设, 环保,土地等有关城市管理职能统一由综合执法大队执法,建立了"96116"热线,拓宽群众来电来访渠道,解决了环境卫生工作责权不清的问题,实现了环境卫生工作的统一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二是卫生保洁工作实现市场化.面向社会公开拍卖出让清扫保洁权和垃圾清运权,把保洁质量和保洁员的工资奖惩以合同的形式加以规范,进一步明确了清扫,保洁人员职责和义务.主管单位对街巷,小区清扫保洁实行责任管理,严格执行"七有五无二化三净"的标准,
坚持旬检查,月评比,年总评制度,严格兑现奖惩,极大调动了清扫,保洁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目前每天出动人力100多人次,车辆130多台次,对城区内所有街道,绿化带,垃圾桶(箱) 周围进行每日两次清扫,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全天保洁, 城区环境卫生面貌大大改观.三是建立卫生区和绿化区分包负责机制.把县城小区和绿化区划片,分包给全县 78个行政事业单位,每年春秋两季集中时间,集中人员搞好本区域内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绿化任务,严格按照规定时限完成好整治任务,切实做到统筹兼顾,工作
与环境整治两抓两不误.
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环境面貌的明显改善,极大的促进了唐海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外宾客纷纷来县洽谈, 投资唐海,寻找商机.去年以来已有9个投资超3000万元的大项目落户唐海,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今年1—10月份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0473万元,同比增长29.3%;新增货运工程车辆500多辆,服务业从业人员增加4700多人,外来打工经商人员增加3500多人;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7.7%,县本级收入达到85.6%的较高增幅.口 I6唐山经济?200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