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市场研究分析报告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市场研究分析报告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市场分析程 谋前言:心脑血管疾病是所有疾病类别中最重要的一个疾病类别,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市场规模是中国药品市场仅次于抗感染药的一个药物类别,是产生单品销售额超过5亿元的重磅炸弹品种最多的领域,也是涉及国内药品生产企业最多的一个领域。

本文将从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总体规模变化、重点心脑血管疾病用药类别发展变化以及重点产品主要生产厂家份额等角度对我国心脑血管用药市场进行分析。

一、流行病学分析1、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分析心脑血管疾病在所有的疾病类别中,是发病率较高,治疗难度较大的一种疾病类型,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一表现显得更为突出。

因此,心脑血管疾病常常被人们形容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可见,这一类型的疾病对于人类健康影响的范围之广。

一项由中美科学家联合完成的覆盖全国17个省市的40岁以上成年人169871名,研究时间跨度从1991~2000年历时10年,随访率达到94.3%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已成为我国人民主要死亡原因,其中男性前五位死因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意外事故和传染病;女性前五位死因分别为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肺炎和流感以及传染性疾病。

根据2003年中国卫生部《国家卫生服务研究》结果表明:2003年在我国循环系统疾病的患病率合计约为50‰,其中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26.4‰,脑血管患病率约为6.6‰,冠心病的患病率约为4.6‰(见图1)。

图1 2003年我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单位:‰)10203040506003年患病率5026.46.64.6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冠心病2、心脑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分析根据中国最近一次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的12.95亿人口计算,我国循环系统疾病患病总人数约为6500万人,高血压病患病人数约为3400万人,脑血管病患病人数约为850万人,而冠心病患病人数约为600万人。

根据“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慢性病定义,这里指的是经医生“明确诊断”患有某种慢性病,并采取了治疗措施的患者人数。

因此,这一统计数据显示的是目前中国市场对心脑血管疾病药品生产与经营企业来讲的有效目标患者,其他虽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但并未采取治疗措施的患者只能是潜在的目标患者,需要等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条件改善后企业的挖掘与培育才能转化为能产生购买行为的消费者(见图2)。

图2 2003年我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单位:万人)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03年患病人数6461.43411.6852.9594.4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冠心病说明:根据“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慢性病定义,慢性病患病人数是指经医生“明确诊断”患有某种慢性病,并“采取了治疗措施”(服药、理疗等)的患者人数。

3、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城乡差距心脑血管疾病同糖尿病等疾病通常被称为“富贵病”,原因就在于其发病机理决定了其多发于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与人群。

我国城乡贫富差距较大的现状使得心脑血管疾病在城市和农村的患病率差异明显。

以冠心病为例,冠心病在农村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但在城市则高达12.4%,这也是目前各心脑血管疾病药品生产企业销量主要诞生于城市市场的原因,但我国广大农村药品市场的供应也已经引起国家相关部门和众多生产企业的注意,并且一些药品生产企业的“农村战略”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这些企业在为农村市场带来药品供应的同时,也为企业自身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见图3)。

图3 我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城乡比较(单位:‰)0204060全国26.2 6.6 4.6城市54.71312.4农村16.44.42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冠心病4、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发展趋势比较1998年和2003年我国循环系统疾病患病率的变化可以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在我国呈现出迅猛上升的态势,尤其是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在近年来更是增长迅猛(见表1)。

且受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人口日趋老龄化的影响,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将进一步提高。

前文提到的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处于职业巅峰期(40~64岁)的人群受到心脑血管和肿瘤等慢性疾病影响的比例比发达国家更大。

表1 我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1998年与2003年患病率比较高血压 脑血管病 冠心病 循环系统疾病1998年患病率‰ 13.32 4.7 4.35 38.83 2003年患病率‰ 26.2 6.6 4.6 50 总体增长率% 96.7 40.43 5.75 28.77 年均增长率%14.497.031.125.19二、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总体市场分析 1、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总体市场规模增长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在我国药品市场上向来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所有的药物类别中,其市场规模仅次于全身用抗感染药物。

从2000年以来,其市场规模每年都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04年心脑血管药物市场规模达到了450亿元,相比2000年翻了一番。

其中,化学药仍然占据了主导地位,与中成药的比例约为2:1(见图4)。

图4 我国心脑血管病用药历年市场规模(单位:亿元)100200300400500总体市场227.6254.9301.6373.7453.1中成药70.883.198.3119.6145.8化学药156.8171.8203.3254.1307.3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总体均价变化尽管心脑血管疾病用药销售规模仅次于抗感染药物,排在第二位,但平均用药单价比较低,在中国14大类用药类别中,其平均单价排在第9位,平均价格仅高于消化系统用药等少数几个类别,这可能与心脑血管疾病是长期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有关。

统计心脑血管用药总体销售量与销售额的增长情况并进行比较会发现,总体销售额的增长速度要高于销售量的增长速度。

这表明,心脑血管疾病用药金额规模的增长除了是因为整体用药数量增长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用药单价的增长。

如图5所示,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平均每最小包装单位的价格由1999年的0.92元增长到了2004年的2.11元,5年来,每年都有较大的增长,且近两年来的增长有加速的趋势。

同很多医院一些便宜又有效的老药却难觅踪迹的现象形成鲜明对照,也与有关部门通过招标采购等手段降低人民用药负担的愿望相距甚远。

这表明尽管通过招标采购等手段使现有品种价格不断下调,但不断又有新的价格更高的品种在医院市场出现,替代了原有品种的市场地位。

当然,对于企业投入资源研发出来的新产品给予一定的定价优势,有利于鼓励中国药企对于新品研发的投入,有利于中国医药产业的长远发展,但如何平衡和降低人民用药负担之间的矛盾,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尤其是这些高价产品并没有在技术上有质的突破,而仅仅是改变了一下包装的规格和剂型的时候,更不由人不怀念那些便宜又能解决问题的却被整个流通链条抛弃的老药。

图5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总体均价变化(单位:元/最小包装单位)00.511.522.5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单价0.921.07 1.29 1.38 1.662.11增长率16.30%20.56%6.98%20.29%27.11%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注:最小包装单位指的是不分规格剂型品种等,所有药品的一个最小销售单位计为一个最小包装单位,仅用于整个宏观药品市场规格剂型等市场结构相对稳定时有意义。

三、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主要药物类别分析 1、硝酸酯类药物市场1.1 我国硝酸酯类药物历年市场规模与增长率硝酸酯类药物应用时间较长,在冠心病治疗药物中的地位显著,尤其是硝酸甘油在心绞痛急救方面可以说是很多心绞痛病人随身携带的“救命药”。

该类药物市场规模多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市场增长率,在1999年至2003年间,市场规模增长率均在20%以上,2004年增长率下降为11.22%,市场规模达到24.57亿元人民币(见图6)。

图6 我国硝酸酯类药物历年市场规模与增长率(单位:亿元)0510152025300%5%10%15%20%25%30%35%40%市场规模8.2911.33 13.79 17.14 22.09 24.57 增长率%36.70%21.72%24.24%28.92%11.22%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1.2 2004年硝酸酯类药物主要品种市场份额在硝酸酯类药物中,单硝酸异山梨酯市场份额占据了硝酸酯类药物超过70%的市场份额,其次是硝酸异山梨酯,约占据22%的市场份额,急救常用药硝酸甘油尽管必不可少,但使用时机不多,约占据硝酸酯类销售额的4.4%。

单硝酸异山梨酯和硝酸异山梨酯合计占据了硝酸酯类市场份额的93.6%(见图7)。

图7 2004年硝酸酯类药物主要品种市场份额硝酸异山梨酯22.2%硝酸甘油4.4%其他2.0%单硝酸异山梨酯71.3%2、β-受体阻滞剂2.1 β-受体阻滞剂历年市场规模与增长率β-受体阻滞剂近年来的市场规模增长有较大的波动,2002年前增长率相对平稳,2003年下降为11%左右,2004年获得了迅猛增长,相比2003年增长率高达40%,市场规模一举达到20亿元人民币(见图8)。

图8 β-受体阻滞剂历年市场规模与增长率0510*******%5%10%15%20%25%30%35%40%45%市场规模7.719.22 10.63 13.30 14.76 20.78 增长率%19.60%15.33%25.11%10.95%40.77%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2 2004年β-受体阻滞剂主要品种市场份额2004年β-受体阻滞剂中门冬氨酸钾镁占据了市场老大的地位,市场份额约为35.5%。

名列二、三位的分别是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市场份额分别为21.6%和20.7%,两者相差不大。

艾司洛尔则以8.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四。

前四位品种合计市场份额达到了86.3%,成为β-受体阻滞剂中最主要的四个品种(见图9)。

图9 2004年β-受体阻滞剂主要品种市场份额门冬氨酸钾镁35.5%美托洛尔21.6%比索洛尔20.7%艾司洛尔8.5%其他13.7%2.3 2004年医院市场门冬氨酸钾镁主要生产企业份额在2004年医院市场上,匈牙利吉瑞大药厂成为门冬氨酸钾镁市场上最大的赢家,占据了门冬氨酸钾镁市场的近半壁江山。

国内企业辽宁丹东制药厂、山东绿叶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海口康力元制药有限公司和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分列第二至第五位,但市场份额相差不大。

门冬氨酸钾镁前5位生产企业市场份额合计达75%,市场集中度较高(见图10)。

图10 2004年医院市场门冬氨酸钾镁主要生产企业份额匈牙利吉瑞47.7%辽宁丹东12.8%山东绿叶8.8%海口康力元8.1%南京圣和7.1%其他厂家15.5%3、钙离子拮抗剂3.1 钙离子拮抗剂类药物历年市场规模与增长率钙离子拮抗剂市场规模增长率在2001年陷入低谷,相比2000年仅增长5.23%,之后开始迅速回升,至2004年增长率达到27.75%,市场规模达到60亿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