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课程名称:《人口科学》
论文题目:《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姓 名
学 号
年 级
专 业
学 院

2014 年 05 月 28日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要:我国自19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以来,有效地保障了国民经济
长期稳定发展的成果。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我们需要考虑使人口保持一个
适度的发展,以期继续长期稳定地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人口 经济 计划生育 适度发展 人口负担系数 人口红利

人口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自上世纪70年代我国
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以来,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于为国民经
济长久稳定的发展解除了后顾之忧。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迅
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问题。比如,由于工业的迅
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我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个
教训值得深刻记取。因此当前我们有必要对人口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作探讨,为的
是合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正如党中央和国
家领导人多次指出:“能不能坚持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
会的安全,关系到我国人民生活的质量,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
计。”

一、 人口过度增长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以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

施以来的成果
由于人们对人口与经济关系之间的研究还很不充分,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模
式以及人文背景又无法一概而论。因此对人口增长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
及作用幅度与方向上还没有达成共识。
但是,在人口过度增长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方面,全球基本上已经形成共识,
这里可以用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我国自1978年以来,由于成功地实行了计划
生育的国策,已经卓有成效地将人口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有力的控制了人口
增长的速度。从以下两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增不断降低,人口总量的
增长也趋于平缓。
同一时期我国整体经济总量在存量和增量上的变化则是不断向上发展,
这应该说计划生育政策在其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无独有偶,在1999年出版的《中国发展报告:社会与发展—中国社会
发展地区差距研究》第4章中,胡鞍钢博士使用回归分析技术,根据我国30个
省区市1979-1994年的有关数据(共16×30=480个样本点),测算了发展的初
始条件(即1978年的人均GDP)、区位条件、基础设施、资本投入、人口增
长、人口质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用人均GDP增长率表示)的影响。在4个多
元回归方程中,人口增长率作为自变量之一,其回归系数均为负值,在-0.59至
-0.36之间,于是得出结论:人口增长率每降低1个千分点,人均GDP增长率
可提高0.36~0.59个百分点,并进而推论:“人口自然增长率只要降低几个千分
点就会明显促进人均GDP增长”。
由于世界人口的过度膨胀,自然保护区开始受到威胁,大面积森林退化,
大量的海洋渔业资源枯竭。在全球15个主要海洋渔业区中,就有11个渔场捕
捞量下降。大多忽视人口增长和忽视计划生育的非洲国家,开始被大量需要就业
和受教育的青年人问题所困扰。而在人口增长最慢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收入增
长最快,包括:南朝鲜,台湾,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所以说,如果世界各国不能同时开始重视人口过度增长并把经济转向环
境可持续发展,控制人口过度增长的轨道,经济的衰退将是难以避免的

二、 人口适度增长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发达国家人口缓慢增

长阻碍经济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三、 在我国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增长才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但是否只要人口增长为零甚至负增长就会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就有利于经济
的发展呢?类似观点可在各类研究报告上发现“在本世纪中叶,中国的人口将控
制在16亿以内,并顺利实现零增长,然后开始缓慢下降…… 这将为中国全面
建设小康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笔者对这样的观点深 不以为然。
四、 我国政府控制人口计划生育的政策在过去2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中起
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未来几十年这项政策将继续积极有效。诺贝
尔经济奖得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莱因博士就曾提醒我们:日本在五、六十年
代因人口增长减缓而在经济上获益 ,到了八、九十年代却因人口增长减缓而导
致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社会负担逐渐加重,劳动力的成本不断增加,从而拖
累了经济发展,使日本逐渐失去了往昔的发展优势。日本如今缺乏有技能和受过
高水平训练的人口,人口严重老化, 经济发展裹足不前。日本因为在五十年代
不曾预见五十年后的情景而面临人口问题,中国如果稍有不慎也会在 新世纪中
叶重蹈覆辙。
五、 上海作为全国经济的领头羊,在人口转型上也领先全国。早在1979
年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上海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了10%,早于全国
21年,相应地上海经济发展中的人口结构的“黄金时间”也早于全国20年左右,
上海目前正处于这一时期。当然,这都是就上海本地人口的发展形势而言的。尽
管有大批农村劳动力和外来人员补充上海的人口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但上海人口
的总负担系数已经开始逐步回升(见下图),根据这一发展趋势,上海已经开始
对有关人口,教育,就业,保障等政策作出调整,如开始在适当地时候,放宽每
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
六、 所以说上海的做法是科学的,可取的。因为人口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性,当我们评论一个社会的人口增长方式是否适当时,要把它放在特定的社会的、
经济的、历史的、自然的、技术的等等环境中来考察,就人口自身的状况而言是
说明不了任何问题的。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常常会看到人口发展的一个方
面而忽视其他方面。当我们陶醉于人口控制政策的胜利成果时,却没有看到人口
结构正朝着头重脚轻的不和谐方向加速发展。所以说,在人口发展方向和战略上
缺乏远见,一味地追求人口的零增长或负增长,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我们不仅会丧失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人口问题将再一次从另一个方向成为阻碍
我们经济的发展的绊脚石。
七、 综合地来讲,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并参考国际上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
中,人口与经济关系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规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当前保持适
度的人口增长规模可以延长“人口红利”时期,有利于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对我
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
八、 三、 采取有效措施,多方向多角度地促进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
的良性循环
九、
十、 我国目前的人口状况和经济发展形式决定我国人口战略的艰巨性和严
峻性,既不能放松对人口增长的控制,又不能一味单方向追求实现人口的零增长。
因此如何经济有效地确保人口适度增长,促进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是我国今
后一个重要的课题。
十一、 所以我们国家应当继续在宏观调控上继续扶持并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的
发展,刺激消费需求。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确保
人口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十二、 1. 以有效合理的人口转移和流动,促进协调全国性的人口结构调整并带
动农村家庭生育观念的更新转变,鼓励走出国门,参与世界经济
十三、 2. 继续积极地推动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改进全民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
体系,赋予全国居民统一的国民待遇
十四、
3. 加大教育产业投入力度,全面普及到高中的义务教育,实施灵活多样
化的成人教育方式,鼓励多种方式形成全民终生教育,努力提高国民素质

十五、 四、 总结和结论
十六、 解决人口问题最终还是落在经济发展上。因此一直以来我们控制人
口计划生育目的都是为了能更好地发展经济。国际上来看,越是经济发展缓慢,
无法提供充分就业的国家越是觉得人口问题严重,有很大的人口压力。而发展迅
速,充分实现就业的国家和地区,尽管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匮乏,反而觉得人
口问题不是那么突出,甚至有的还缺乏劳动力资源。
十七、 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单纯的。我们认为:只有保持人
口的适度增长才能扩大市场,刺激消费,加大经济规模,带来经济效益,从而长
期稳定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十八、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当在宏观调控上继续扶持并发展劳动密
集型行业的发展,刺激消费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经济有效地推动全国人口有序
合理的转移和流动,加快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保险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继续
深化全社会义务教育并多样化提高成人教育的广度,这样才能实现人口增长和经
济增长的互动效应,以人口增长来推动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地增长,并根据经济增
长的水平来确保人口增长的适度水平,这才是我们应当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
【1】《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0年3月12日),《新
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第627-628页
【2】 中国发展报告:社会与发展—中国社会发展地区差距研究.浙江人民出版
社胡鞍钢(1999a).
【3】上海人口发展形势变化与政策选择,周海旺, 副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
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