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 Oncentra 计划系统的宫颈癌插植后装放疗计划设计经验分享

基于 Oncentra 计划系统的宫颈癌插植后装放疗计划设计经验分享

基于 Oncentra 计划系统的宫颈癌插植后装放疗计划设计经验分享

注:题图转载授权基于 CC0 协议

宫颈癌的三维插植后装治疗,是以成熟的后装技术为基础,结合现代化的 CT 定位引导技术,将做为施源器的插植针直接插入肿瘤中心进行放疗,打破了解剖结构的限制,其高度的个体化治疗模式为难治性宫颈癌和复发性宫颈癌、阴道癌、宫颈癌残端癌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宫颈癌插植后装放疗计划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以宫腔管联合五根插值针 Φ1.5mm ⅹ

180mm 为例):

施源器重建

后装治疗中,步进源的到位精度会直接影响剂量分布,而步进源的到位精度主要取决于施源器管道(即源的运动路径)的重建精度以及 offset 和 indexer 参数的准确设置。宫腔管施源器具有一定的角度,通过旋转坐标系,使其在矢状位完整呈现,调整窗宽窗位使伪影最小,从尾到头顺着宫腔管走势描点,在弯曲处加大描点密度,减少重建误差,如图 1。

图 1

插植针呈直线状,理论上来讲在横断面上描首尾两点即可高效重建,但临床上用到的插植针往往数量较多,走势错综复杂,为避免重建错误,可以多描一个中间点,对两外两点确定的直线起到检验的作用。此外受 CT 扫描层厚的限制,在横断面上插植针顶端可能刚好落在两层 CT 图像中间,建议在矢状面对每根插植针顶端的描点做确认和微调,如图 2。图 2重建完成后在三维方向上检查确认各管道有无交叉,如图 3。

图 3

Offset 即最远端驻留点到插植针顶端的距离,建议参考用户手册并通过放射自显影来确认,offset = 10mm;indexer

即最大源距离或最远端驻留位置,它可能因所用插植针长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建议参考用户手册并使用源位置模拟器来测量验证,indexer = 1388mm 如图 4。

图 4布源及剂量优化

在插植针数目和施源器管道较多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自动布源,即各插植针和施源器仅在与靶区共面的位置设置驻留点,方便快捷。步进长度设为 2.5mm,如图 5。

图 5

常用的优化方法有图形优化(GO)和模拟退火逆向优化(IPSA)。GO 优化主要在矢状面进行优化,同时参照横断面,冠状面的等剂量线分布以及 DVH 参数,不断拖动等剂量线直至达到优化目标,GO 优化需从多个层面考虑剂量线的外扩和内收,依赖于物理师的经验和技巧,计划不可重复,较为直观。IPSA 优化是基于数学的算法,需要提前设置优化参数,在施源器管道较多,可优化空间较大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优化效率。临床中,为获得满意的效果,可以以先进行 IPSA 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 GO 优化,如图

6。

图 6后装放疗计划的评估

剂量计算应用 LQ 计算模型并计算 EQD2,肿瘤和早反应组织 α / β = 10,晚反应组织 α / β = 3,处方剂量及危及器官限量标准见图 7,具体到我科治疗方案和限量标准见表 8。

图 7

图 8三维插植后装治疗的适应症及优势对于巨大偏心型肿瘤,由于其置针灵活,靶区可以完整包括肿瘤组织,避免常规后装施源器治疗时造成的靶区遗漏。对于宫颈癌 Ⅲb

期宫颈癌患者,病灶累及盆壁组织,常规后装施源器难以完整包括全部盆壁肿瘤浸润组织及受侵韧带,插植针能够通过调整进针方向及深度准确置入受侵部位,提高盆腔受侵组织的照射剂量。对于外阴、阴道壁及盆壁复发的患者,多数患者既往已接受过根治剂量的放射治疗,再次行体外照射周围正常组织损伤重,肿瘤区难以达到理想剂量,应用插植治疗可以准确锚定肿瘤组织置入插植针,肿瘤中心给予高剂量照射,遵循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少,进而提高复发患者的局控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