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羊病的防治

常见羊病的防治

常见羊病的防治羊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在性质上可以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三大类 e 传染病是由于各种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侵入羊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而导致的。

寄生虫病是各种体内外寄生虫侵害羊体,通过虫体对羊的器官、组织的机械性损害,夺取羊体营养并产生有害毒素而导致的。

普通病包括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和产科疾病,多因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代谢失调,误食毒物.机械性损伤,异物的刺激以及外界环境变化而引起。

为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各种卫生防疫制度,落实各种综合性防治措施,将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取得防病灭病的综合效果,保证肉羊生产健康顺利的发展。

(一)防治基本技术1、判断羊是否患病饲养管理人员平时应注意观察个别羊只甚至整个羊群的行为变化,整体上一般观察羊的肥瘦、步态、姿势,从羊的个体上主要观察被毛、皮肤、粘膜、结膜、食欲、粪尿、呼吸、体温的变化等,以确定羊是否有病,并及时诊治。

(1)肥瘦:慢性消耗性疾病,由于病原的长期作用,病羊的身体瘦弱。

(2)姿势:观察羊只的举动是否与平时一样,如果不同,就可能是有病的表现。

(3)步态:健康羊步态活泼而稳定,病羊则行动不稳,或不愿行走。

(4)被毛:健康羊的被毛平整且不易脱落,富有光泽;而在患病状态下,被毛粗乱蓬松,失去光泽,容易脱落。

(5)皮肤:健康羊的皮肤富有弹性。

观察羊只皮肤的颜色及有无被毛脱落、皮肤变厚变硬、水肿、发炎、外伤等。

(6)粘膜:健康羊的钻膜呈光滑的粉红色。

如果可视粘膜发红.则可能体温升高,体内有发炎的地方;如果粘膜发红并带有红点、血丝或呈紫色,可能是由中毒或传染病引起的。

(7)食欲:羊吃草或饮水量突然增多或减少,以及喜欢舔泥土、吃草根,也是有病的表现,可能是慢性营养不良,如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等。

如果反色减少、无力或停止,则表示羊的前胃有病。

有时羊不进食可能是由口腔疾病引起的,如喉炎、咽炎、口腔溃疡、舌有损伤等。

(8)粪便:如果羊粪有特殊臭味,则见于各种肠炎,若粪便内有大量粘液,则表示肠道有卡他性炎症;若粪内有完整的谷粒或纤维很粗,则表示消化不良;若混有寄生虫或寄生虫节片,则表示体内有寄生虫。

(9)呼吸:正常羊每分钟呼吸12—20次,呼吸次数增多见于热性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衰弱、贫血、腹内压升高等,呼吸次数减少,主要见于某些中毒、代谢障碍、昏迷等疾病。

(10)体温:用手摸耳朵或把手伸进羊嘴握住舌头,可以知道羊是否发烧。

当然,最准确的方法是用体温表测量。

给羊测体温时,先把体温表的水银柱甩至36℃以下,再涂上汕或水后,慢慢插入肛门里(体温表的1/3留在肛门外),待2—5 分钟后取出体温表读数。

羊的正常体温是38—40℃,如果体温高于40℃则表示有发热性疾病。

2、保定羊只在给羊体检、灌药时,需进行适当保定。

羊体格小,性情温驯,比较容易保定。

常用徒手保定,骑跨在羊身上,用两腿夹住羊的前胸部,一手抓住羊角,另一手托住下颌。

3、药物消毒用于消毒的药品很多,根据用途不同可分环境消毒、皮肤、粘膜消毒和创伤消毒等三类消毒药物。

(1)环境消毒药:常用的有草木灰、生石灰、漂白粉、火碱、苯酚、百毒杀等。

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将30%的草木灰煮沸,过滤取上清液即可。

生石灰一般配成10%石灰乳使用。

漂白粉一般以其粉末或5%溶液消毒厩舍、地面、畜栏、排泄物。

火碱一般用其2%—5%的水溶液消毒用具、环境、车、般等。

苯酚的水溶液又称石碳酸,常用1%水溶液消毒。

百毒杀及其它消毒剂可根据说明书使用。

(2)皮肤、粘膜消毒药:常用有酒精、碘酊、新洁尔灭等。

酒精常用70%—75%的浓度进行皮肤消毒;碘酊用2%—5%的浓度消毒,新洁尔灭以0.01%—0.05%的浓度消毒皮肤。

(3)创伤消毒药:龙胆紫、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可用于创伤的消毒。

龙胆紫常与甲紫、结晶紫—起配成1%—3%的水溶液使用,消毒烫伤、烧伤、湿疹等;过氧化氢配成3%的溶液使用,冲洗污染创伤或化脓创伤;高锰酸钾常用其0.1%—o“ 5%的溶液冲洗创伤。

4、给羊注射的方法羊只发病后需要及时用药治疗,注射是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

注射的关键问题一是消毒,二是操作准确。

消毒是指注射器、针头和注射部位的消毒;操作主要是指注射部位的选择、排除注射器内的空气、准确熟练地掌握操作要领。

(1)皮下注射:选择皮肤疏松的部位,如颈部两侧、后肢股内侧等。

用一只手提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另一只手持已吸好药液的注射器,以倾斜40。

的角度刺入皮肤下方,回抽针芯不回血即可注入药物。

注射前后,注射部位要用酒精或碘配棉球消毒。

(2)肌肉注射:选择肌肉丰满的部位,如两侧臀部或肩前颈部两侧。

将注射部位剪毛、消毒,然后将药液吸入注射器,排完空气,将针头垂直刺入肌肉,抽动针管不见回血即可注入。

注射完毕后再次消毒压迫止血。

5、给羊投药的方法羊患病后有时需经口腔投药治疗。

如果病羊能少量饮水,可把一些无色无味的药品放入水中混饮,否则,可选下列投药方法:(1)片剂、粉剂投药方法:将片剂、粉剂装入投药器内,由口腔插到病羊舌根处,推动活塞,药物即由舌根吞咽而进入胃内。

或者将药物压碎放人一长颈瓶内,加适量水后,从病羊口角灌服。

(2)水剂投药法:用胶管接漏斗投药,由一人固定病羊,另一人将粗细适当的胶管插人口中,用手紧握胶管和口腔,胶管的另一端接漏斗,再将药液倒入漏斗,即可徐徐灌人胃肠。

无论用哪一方法投药,都需细心、耐心、认真·,避免将药物呛入气管内。

6、卫生防疫制度达到一定规模化的羊场应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包括卫生和防疫制度,以控制病原传播,防止常见传染病。

(1)卫生制度:在羊场及圈舍的入口处设有消毒石灰槽或消毒池,人、羊经过时须进行消毒,并且每周更换消毒药l—2 次c羊圈地面应每天清扫1次,每月喷洒消毒1—2次。

消毒前要清扫粪便等异物。

发现有可疑传染病的羊只,应及时隔离治疗,同时每天对羊体、羊圈和地面等彻底消毒1次。

(2)防疫制度:可根据当地传染病流行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免疫。

常见疫苗有:羊肠毒血症苗、羊快疫菌苗、羊猝狙菌苗、羊痘鸡胚化疫苗、魏氏梭菌苗等。

免疫接种应按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

各地区、各羊场可能流行的传染病不只一种,因此,羊场往往需用多种疫苗来预防,也需要根据各种疫苗的免疫特性合理地安排免疫接种的次数和时间。

目前对于羊还没有一个统一、固定的免疫程序,只能在实践中根据本地区、本羊场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免疫程序。

7、羊群发生传染病的防治措施在羊群发生炭疽、口蹄疫、羊痘等烈性传染病时,应立即采取一系列措施,就地扑灭,以免疫情扩大。

(1)兽医人员要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疫情,及时划定疫区,采取严格措施进行隔离封锁;同时要立即将病羊和健康羊隔离,不让它们有任何接触,以防健康家畜受到传染。

(2)对于发病前与病羊有过接触的羊,即使外表上看不出有病,也不能再同其它健康羊在一起饲养,必须单圈饲养,经过20天以上的观察不发病,才能与健康羊合群;有症状表现的羊,Ao按病羊处理。

(3)对已经隔离的病羊,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隔离场所禁止人、畜出入和接近,工作人员出入应遵守消毒制度。

隔离区内的用具、饲料、粪便等、未经彻底消毒,不得运出。

(二)常见普通病的防治1、中毒羊与其它动物一样,有时不能辨别有毒物质而误食,从而可引起中毒。

采取预防中毒的措施有不喂有毒植物;禁喂霉变饲料饲草;饲料饲草应晒干保存,贮存的地方应干燥、通风;喂前要仔细检查,如果发现霉变应废弃掉。

防止水源性中毒:对喷洒过农药和施用过化肥的农田所排的水,不应当作羊的饮水。

一旦发现羊中毒,首先要查明原因,及时进行救治。

中毒病的一般治疗原则如下:(1)排除毒物:中毒的初期可用胃导管洗胃,用温水反复冲洗,以排除胃内容物。

如果中毒发生的时间较长,应及时灌服泻剂。

常用盐类泻剂,如硫酸钠(芒硝)或硫酸镁(泻盐),剂量一般为50—100克。

大多数有毒物质常经肾脏排泄,所以利尿对排毒有一定效果,可使用强心剂、利尿剂,内服或静脉注射均可。

(2)使用特效解毒药:确定有毒物质的性质,及时有针对性使用特效解毒药,如酸类中毒可服用碳酸氢钠、石灰水等碱性药物;碱类中毒常内服食用醋;亚硝酸盐中毒可用1%的美蓝溶液按每千克体重0.1毫升静脉注射;氰化物中毒可用1%的美蓝溶液按每千克体重1.0毫升静脉注射;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用解磷定、氯磷定、双复磷解毒o(3)对症治疗:为了增强肝、肾的解毒能力,可大量输液;心力衰竭时可用强心剂;呼吸困难时可使用舒张支气管、兴奋呼吸中枢的药物;病羊兴奋不安时,可使用镇静剂。

2、食道梗塞食道梗塞是指羊的食道被饲草或异物堵塞。

羊在过度饥饿时,突然饲喂块根块茎类饲料,可导致堵塞。

堵塞后大量唾液从口鼻流出,颈部肌肉痉挛,不暖气,不反色,呼吸困难,瘤胃肠气。

若救治不及时会窒息死亡。

发生食道梗塞时,应尽早排除堵塞物。

如果堵塞物在咽部,则可用手或镊子夹出;如果堵塞物在深部食道.则先用胃导管灌入2%普鲁卡因溶液50毫升,经8—10分钟后.再向食管内灌人液体石蜡油50毫升,然后用胃导管向下推送堵塞物,一旦将堵塞物送人瘤胃,即可解除梗塞。

3、前胃弛缓羊的前胃弛缓是指羊采食较多的发霉、变质或冰冻的饲料,或饲喂了过量的精料及运动不足而导致本病发生。

患有前胃弛缓的病羊,食欲减退或不食,经常空口磨牙、反当无力、反刍次数减少或停止反刍,时间长后则逐渐消瘦,严重者表现贫血甚至死亡。

(1)促进反当:可静脉注射10%氯化钠100—200毫升加10%安纳咖5毫升。

(2)促进瘤胃蠕动:皮下注射硫酸新斯的明2毫升,每隔6小时注射1次,直到恢复瘤胃蠕动;也可内服吐酒石(酒石酸锑钾)1—2克,每天1次,连用2—3天。

(3)恢复瘤胃内微生物群系:将刚屠宰的健康羊的瘤胃液或健康羊反当时口腔内的草团,经病羊口腔灌入瘤胃内,这对恢复瘤胃甚至肠道内的微生物群系非常重要。

4、瘤胃臌气羊吃了大量易发酵的饲草、饲料,如幼嫩多汁的青草,或霜冻的饲料、酒槽、霉败变质的饲料,或枪食精料过多时,均可导致瘤胃内容物大量产气。

发病后可见病羊左肷部膨胀,叩击时呈鼓音,羊表现不安、拱背、回头顾腹、咩叫、两后肢不时地踏动。

救治时以排除瘤胃内气体,制止瘤胃内容物进一步发酵产气为主。

(1)放气:对于急性的瘤胃鼓气,及时放气排气是缓解症状的一种重要方法。

可用瘤胃穿刺放气法或胃导管放气法。

(2)制止发酵:放气后,顺便注入0.5%的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240万单位,或酒精20—30毫升。

也可灌服豆油、花生油、棉籽油50—100毫升。

(3)排除瘤胃内容物:可灌服泻剂硫酸钠或硫酸镁50— 100克,或植物油100 250毫升,让胃肠内容物尽快排出。

5、瘤胃积食羊突然采食大量半湿不干的花生秧、地瓜秧等之后又缺乏饮水,可引起瘤胃积食;另外发生瓣胃阻塞、真胃阻塞和肠阻塞时,也可继发瘤胃积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