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考研整体注意事项

2021考研整体注意事项

考研的整体注意事项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在复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少走弯路,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呢?为大家分享经验一、相信自己自信是原动力。

很多考生,还没复习就对考研有畏惧心理,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严重缺乏自信。

其实,每年都有很多考生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报考更好的学校。

因为,经历过以后就会发现考研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有信心,一切皆有可能。

二、保持健康身体永远是革命的本钱。

考研本身就是一种折磨人身体和心理的苦差事,没有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很难坚持到底。

建议每天在固定的时间,都到操场坚持锻炼,但不要做剧烈运动。

复习累了,到教室外面与研友聊聊天,也是一个缓解心理压力的好方法。

三、恪守计划考研复习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学习需要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有了计划,最重要的是要付诸于实际行动,严格按照计划行事,切不可用来作个样子。

四、劳逸结合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要做到学要学个痛快,玩要玩个尽兴。

学习不在时间长短,关键是要注重效率。

中午吃完饭人会感到困乏,建议休息半个小时,这样下午学习才有效率。

平时看书累了,可以到教室外面转一转,换换脑子,放松一下。

五、端正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请务必要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一定要考上研究生的决心,最忌讳抱着着试试看的想法。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如果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一遇到困难和问题就很容易打退堂鼓。

既然打算考研,就要全力以赴,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六、关注信息及时掌握准确的考研信息,是打赢考研这场持久战的必背素质,特别是对于跨地区、跨专业的考生更为重要。

所以,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关注考研最新动态,特别是自己报考的院校专业的一举一动。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七、坚持到底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切莫半途而废。

考上了固然值得高兴,考不上也不要灰心。

因为经历过考研洗礼的人,在以后的人身道路上会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面对任何艰难险阻,会走的更好更远。

考研复习阶段分析考研复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复习课程多,时间跨度长,因此,考研复习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规划。

总的复习进度划分为起步、强化和冲刺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第一轮复习)首轮复习的目的是全面夯实基础。

英语、数学复习都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而专业课内容庞杂,因此它们的第一轮复习都安排在起步期。

政治复习可以暂缓,等新大纲出版后再进入首轮复习。

(2)强化阶段(第二轮复习)所有科目的第二轮复习都安排在强化期。

这一阶段要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专项复习,对各科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同时注意解题能力的训练。

(3)冲刺阶段(第三轮复习)本阶段复习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归纳总结,升华提炼,查漏补缺,二是强化应试训练。

学习计划的制定(1)搜集资料阶段①1月搜集考研信息,听免费讲座。

②2-3月确定考研目标,听考研形势的讲座。

选择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

准备复习。

(2)第一轮复习①4-5月第一轮复习,重点是数学和英语。

不要急于做模拟试题,着重于基础的复习。

②6月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的辅导用书,准备暑期复习。

(3)第二轮复习①7-8月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

根据我们提供的复习课程进行学习,开始有选择地做一些必要的题目。

②9月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购买专业课辅导用书,联系导师,获取专业课考试信息。

③10月确定十一黄金周复习计划,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

同时,开始专业课的复习,拟定一个长期班系统复习计划。

④10月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开始,网上报名、填报志愿;11月所有考生都到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4)第三轮复习①11月中下旬第三轮复习阶段开始,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的冲刺复习,根据我们提供的辅导冲刺的内部资料进行冲刺复习。

②12月-考试之前进行模拟实战,做考前整理。

(5)初试临考阶段调整心态、准备考试。

熟悉考试环境。

(6)准备复试阶段①2月放松心情,查询初试成绩。

②关注复试分数线。

③3、4月准备复试,联系招生单位。

④5月关注复试成绩。

为了方便大家网上预报名,小编整理了一些报名的注意事项。

一起来看看吧!(1)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2)实名注册,请牢记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

注册用户直接与报名号对应,是查询报名号的唯一方法,在后期的信息查询、准考证下载和调剂系统中继续使用。

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无需重复注册;(3)填写考生信息(学籍学历、基本信息、户籍档案、家庭主要成员、学习与工作经历、奖惩情况、联系方式)。

填写考生信息时,请认真阅读报名页面的提示信息,准确填报,带*的文本框为必填内容,证件号码等使用半角英文输入法输入;考生填写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家庭主要成员和学习与工作经历均至少要完整填写一项;(4)请不要开启有网页拦截功能的软件;招生单位、考试方式、报考点等要慎重选择,一旦生成报名号后则不可以修改;如确实需要修改,须取消已有的报名再添加新的报考信息,已取消的报名信息不可用于网上确认(现场确认);(5)报考专业名称前面有“(专业学位)”字样的为专业学位的专业,其他为学术型专业;(6)报名过程中,请认真阅读各省市招办、招生单位和报考点发布的网报公告(各省考研报名公告),由于违反公告造成无效报名考生自行负责;(7)牢记网报系统生成的报名号,报名号是考生在报考点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和照相的重要信息,如遗失,可凭考生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网报系统查询;(8)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报考点报考的考生,需要网上支付报考费;(9)修改或查询自己的报名信息,其中招生单位、考试方式及报考点等信息是不可修改的内容;请在网报结束前登录确认所填信息,建议将所有信息保存;在需网上支付的报考点报考的考生请检查网上支付是否成功(银行卡扣费即为成功支付);(10) 预报名期间的报名信息是有效数据,不需要重复填报;(11)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在2020年11月10日之前,具体安排请查看各省级招办发布的网报公告(各地现场确认时间一览表)。

此外,小编特地关注了咨询集中的5个问题,看完再报名或咨询,你的效率分分钟就能提高!1. 想修改信息怎么办?10月31日22:00正式网报结束前,考生可修改考生信息或重新填报报考信息。

招生单位、考试方式和报考点等几项关键信息不允许修改。

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

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2. 考生来源怎么填写?考生来源可选择科学研究人员,高等教育教师,中等教育教师,其他在职人员,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其他人员等。

“考生来源”选择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则“取得符合报考条件的最后学历的学习形式”须是普通全日制。

“考生来源”选择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则“取得符合报考条件的最后学历的学习形式”须是成人教育。

其他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重点来了,没有工作的往届生请选择“其他人员”,不要犹豫!3. 是否需要网上交费?如果考生选择的报考点已经开通网上交费,需在网上报名期间完成网上支付,交费成功后才算报名成功。

2021年研招网报支持网上交费的省份(31个)如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4.现场确认时间?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及时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公告,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5.预报名已提交报名信息并缴费,还需要再做什么?请牢记报名号、学信网账号和密码(为避免个人信息泄露,请设置复杂密码并定期修改),下载报名信息表,及时关注网报公告等信息,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确认。

小提示:为方便考生,网报系统已进行移动端页面适配,欢迎使用移动端报考。

再次啰嗦:如果在网报过程中有问题需要咨询,可以先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帮助中心搜索一下,你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得到解答。

2021考研倒计时,很多考研er们已开始了艰苦的备考阶段,但是在这条路上有许多事情阻碍着你,让你无法高效率的备考,下面为大家整理的考研复习路上的禁忌,一起来看看吧!禁忌一:没有计划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考研成功的保证。

把考研时间划分成不同阶段,针对各阶段的特点有所侧重地安排任务,根据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单科复习相配套的原则,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全面兼顾,有的放矢的计划。

虽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但制定了计划就要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就要在必要的灵活变通的情况下坚决执行,不要很随意地一变再变。

禁忌二:贪得无厌考研时的复习资料很多,而且值得参考的也很多,不过,没有一个人可能把所有的资料都看完,更何况也没有必要,因此我们就要有选择的来看。

买过多的参考书,不但浪费钱,而且还会给自己造成心理负担,如果书的质量不高的话,做了浪费时间而且影响做题思路,绝对百害而无一利。

一般说来,前期每科固定一两本书就可以了,不能贪多,俗话说的好"贪多嚼不烂",还浪费"粮食"!后期各科选择一本习题集加上真题来做就OK了。

禁忌三:法不得当复习时就要抓住考试这个根本,从分析考试大纲和真题入手,确定复习重点,将重要的知识点和题型搞透,不要妄想能做到面面俱到,否则你的时间肯定不够。

还要注意把握记忆规律,平时不会做或做错的题要特别注意,最好隔段时间就要重做一遍,直到它真的成为你自己的东西,否则考试时你就会觉得许多题都似曾相识,却就是做不出。

复习要注意几点:方法技巧是很重要的,但要重在理解;不提倡题海战术,但做题要有一定的量,不要只看例题,不动笔练习,还要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归纳总结,适当记忆;还有要重基础,明主次,把握好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不要舍本逐末,花时间做无用功;要做到持之以恒,坚持到考试结束的那一天。

禁忌四:消息闭塞考研是一场信息站,错过一些必要的信息,是导致考研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考研期间要多和研友交流,特别是那些上辅导班的,这样可以获得一些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信息;通过多种途径与考过该专业的学长请教一下考研经验,吸取一些教训,问问注意事项;了解一下专业课老师的喜好,有可能就听听他讲的课,再分析一下历年真题,一般都可以得出点什么结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