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卷第2期 2017年4月 中原工学院学报
JOURNAI OF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0l_28 No.2
Apr.,2O17
文章编号:1671—6906(2017l02—0059—03 论依法治国新形势下律师话语权的突破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
孟 涛 (山东平正大律师事务所,济南250000) 摘要:作为法律语言学领域的专业课题,律师话语权少有学者研究,业内关注也较少。法律职业共同体目前存在的 诸多障碍都与律师话语权不平等有关联。随着新时期中央对律师制度改革的深化,律师话语权也在逐步增加,以至突破 已有框架。律师群体已得到国家顶层设计的认可,将成为新形势下我国人民法治建设的主力军。 关键词: 律师话语权;法律共同体;法律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D926.5 文献标志码: A DOI:lO.3969/.i.issn.1671—6906.2017.02.013
作为法律语言学领域的专业课题,律师话语权较 少有学者进行深入的研究,也较少为律9ili业内人士所 关注。本文试图通过探究当代律师话语权的变化和演 进,揭示行业发展规律和趋势,为律师业的发展提供理 论支持。
律师话语权的现状
1.1律师话语权的概念 “话语”“话语权”和“律师话语权”这3个概念是法 律语言学中的重要术语。 话语,不是我们一般理解上的语言。它最初是语 言学上的一个概念,但后来被越来越多地赋予社会学、 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内涵。话语的概念最早由法国的后 现代思想家、哲学家福柯提出I】]。福柯在《话语的秩 序》一文中写道:“话语是人们斗争的手段和目的。话 语是权力。人们通过话语赋予自己以权力。-Ez3显然, 福柯认为,话语就是一种权力,即“话语权”。 《牛津哲学词典》对“权力”一词的解释为:“权力是 指个体或者团体获取事物的能力,无论是通过权利、控 制还是影响。权力是一种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动员经 济、社会或政治力量的能力。-E3]德国古典社会学家马 克斯・韦伯认为:“权力意味着在即使他人反对的情况 下仍然可以具有某种左右他人的意志的能力”。_4 据 此,我们可以认为,话语权是一种通过语言来控制、影 响和左右他人的能力。 故此,律师话语权就是律师个体或群体通过话语 表达和被倾听的状态,来控制、影响和左右相关个体或 团体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律 师个体及群体的自身努力争取到的,同时也是国家和 社会所赋予的。律师的话语权是在律师群体的积极努 力下,逐渐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并逐步扩大的。 1.2律师话语权的现实状态 要深入探究律师的话语权,必然要涉及到“法律职 业共同体”和“权力平等”两个问题。 最初学界主张,法律职业共同体是由法官、检察 官、律师和法学家共同构成的法律职业群体 ]。这个 概念化的群体虽然拥有共同的法学背景,但因各自职 业理念不完全相同而存在巨大的矛盾,导致共同体内 部始终处于撕扯的状态。这个并不平静的群体,恰恰 是律师话语权的重要争夺阵地。道理非常简单,对于 没有法学背景的其他社会成员,律师在与其进行交往 与沟通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如法官、检察官和法学家的 “官”方背景,很少能得到他们的真正认同。当然,在所 谓共同体中,也很难形成真正的认同,但至少大家有认 同的基础——法律。就深层次的原因来看,话语权的 不平等是导致共同体内部无法真正认同的重要原因。
收稿日期:2O16一l2—13 作者简介:孟涛(1979一),男,山东济南人,三级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语言学、行政法学、文化产业。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17年第28卷 律师话语权与法律职业共同体中其他成员的话语 权具有较大的差异。我国早期律师的职能仅仅局限于 诉讼庭审中,而且在这个狭小的领域中,律师的话语权 还时常会受到来自法官、检察官甚至法学家的猛烈抨 击。因此,在庭审这个环境中,与法律的裁判者、代表 国家行使控诉权的“官”和高校法学权威相比较,律师 几乎不可能有平等的话语权,因此要想得到共同体成 员的认同,难度可想而知。 2 新形势下律师话语权全面提升的 路径 2.1 统一的法律职业资格制度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 发了《关于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 该意见首次明确了“法律职业”的概念,从而取代了自 2001年产生的“司法”一词,并且明确了“法律职业人 员”的范围。“法律职业人员是指具有共同的政治素 养、业务能力、职业伦理和从业资格要求,专门从事立 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和法律教育研究等工作的职 业群体。担任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法律顾问、 仲裁员(法律类)及政府部门中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 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的人员,应当取得国家统一法 律职业资格。国家鼓励从事法律法规起草的立法工作 者、其他行政执法人员、法学教育研究工作者,参加国 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职业资格。-E63 该意见极大地扩充了法律职业人员的范畴。这意 味着,国家顶层设计的意图是要对法治工作队伍进行 “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提升。这次改革不但扩充 了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范畴,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扩大了 社会中拥有法学背景的群体。换句话说,对律师的利 好是,可以直接进行专业对话的群体越来越多。这就 意味着律师的话语权会越来越大。 2.2深化律师制度改革 2O15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有史以来最高规格的 全国律师工作会议;30I5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 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律师制度 改革的意见》;2O15年9月,“两高三部”印发了《关于 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2016年6月,中共中 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律师制度改革 的意见》;同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从律师和法 学专家中公开选拔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办法》;同 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 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意见》。上述会议、规定、 意见和办法对律师的职业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新时 期,国家要求在立法、司法、行政、诉讼、信访等法治运 行全流程中,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层 次组织单位都要邀请律师全面介入;同时,着力保障律 师职业权利,充分发挥律师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的 重要作用。这标志着律师职业得到了国家顶层设计的 认同,律师话语权得到了全方位的极大的提升。 2.3律师参与代理申诉制度 2015年6月1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率先在全 国启动了律师代理申诉试点工作;2015年11月,中央 政法委下发《关于建立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 信访案件制度的意见(试行)》;2015年12月,根据山 东省检察院的有关指导意见,律师可以作为社会第三 方,参与检察机关对重大、疑难、复杂涉法涉诉信访案 件的公开听证、公开答询,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进行分 析、评议。在这期间,如果发现检察机关在原案件办理 中存在执法错误或瑕疵,还可以向检察机关提出法律 意见和工作建议。 从中央政法委积极推动和认可山东省高级人民法 院、山东省检察院、山东省司法厅和山东省律师协会现 行试点律师代理申诉工作来看,律师作为法治建设独 立的第三方地位已经形成,律师群体将与人民法院、人 民检察院构成相互监督的新型法治关系,律师话语权 今后将会逐步与法官、检察官的话语权相持平。 只有话语权平等,才能使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间 相互尊重和认同。律师话语权的提升既说明如今律师 群体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增强,也说明党和人民群众 对律师工作的认可与肯定。
3 律师成为话语权平等时代人民法 治建设主力军
3.1平等的话语权 庄子在《庄子・德充符》一文中借用孔子之口表达 了“不平等”产生的根源。孔子曰:“自其异者视之,肝 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l_7_,’这句话是成 语“肝胆楚越”的出处。庄子在此想表达的意思是,立 场不同,虽为“肝胆”之近,也似“楚越”之遥;立场相同, 则为一整体。世问万物本是相同、平等的,但因为各自 的立场不同,而人为地出现了分歧,造成了差异,导致 了不平等。当前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正是如此,职业立 场的分歧和差异导致了职业共同体内部的话语权不平 第2期 孟涛:论依法治国新形势下律师话语权的突破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 .61. 等。若不加以调整,最终会有分崩离析的可能,这是所 有法律人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王比学是人民日报“民主政治周刊”主编、人民日 报高级记者,具有法学硕士学位和律师资格,属于法律 职业共同体的成员。她以其特殊的背景和视角看到了 法律职业共同体话语权不平等的现状,而为律师群体 鸣不平,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融合发展而呐喊。她认 为,“司法人员、律师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双方在司法 体系中只是角色定位不同、职责分工不同,彼此尊重、 平等相待。”l8 只有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成员真正做到平等、法治 和公正,我们的整个社会才能够最终实现平等、法治和 公正。 3.2 人民法治建设主力军的形成 中国行为法学会江必新会长在《人民法治》杂志创 刊号发刊词中指出:“人民法治者,法治之主体归属人 民,法治之目的服务人民,法治之权威立于人民,法治 之成果享于人民,法治之成败系于人民。”[9]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改革进程 中,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法治体系,律师群体将起到 举足轻重的特殊作用。国家顶层设计中对律师制度的 改革措施,意味着党和人民对律师工作的认同,并且赋 予律师群体时代重任和新的历史使命。新时期“人民 法治”的建设是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以律师群体为主力 军的人民法治建设体系,这将是律师群体话语权的重 大突破。 律师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其他成员由于历史原因 及看待事物的角度、立场不同,可能暂生分歧。但我们 相信,随着国家改革的不断深入,立场、角度和话语权 必将逐步趋同。最终,随着国家法治观念的全面深入,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理念或将逐步淡化,取而代之的将 是国家法治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王治河.福柯r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59. [2] 张国祚.关于“话语权”的几点思考[J].求是,2009,16 (9):43—46. [3] 周尚君.法学观念史论稿[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 131. E4] 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顾忠华,译.桂 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2. [5] 张文显,卢学英.法律职业共同体引论EJ].法治与社会发 展(双月刊),2002,12(6):13—23. E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国家统一法 律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EB/OL].(2015—12—2o) [2016—11—19].http://www.gov.cn/xinwen/20l5— 12/2O/content—5025966.htm. [7] 方勇.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4:77. [8] 王比学.尊重律师执业应成为常态[N].人民日报,2016— 07—14(05). [9] 周杰.人民须拥有法治话语权[J].人民法治,2015,1(s1):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