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的问题及对策 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 在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而且一直是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本篇调研报告从农村初中英语“两极分化”的表现和产生根源入手,结合调研数据及结果分析,探讨解决“两极分化”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字 初中英语 农村 两极分化 原因 解决对策 一、引言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策略、动机、主动性等多方面因素,学生的成绩不知不觉地形成了"两极分化"的现象。真所谓是“初一兴趣大,初二便分化,初三见了就害怕”。 三年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和教师的教学任务压力都一年比一年大。分析数年的学生成绩,通过横向不同课程及纵向数年的英语成绩两个方面,笔者发现英语成绩的“两极分化”现象最为明显。 鉴于在教学实践中“两极分化”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调查和研究分析这个现象,有着多方面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有益于提升农村英语教学质量;有益于学生保持英语学习兴趣,顺利度过困难期,进而能全面发展期;有益于教师抓住关键,把握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有益于减小城乡、校际的中学英语教学差距。

二、 农村初中英语“两极分化”表现及其产生根源 所谓学生的“两极分化”,表现为:有些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基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学习兴趣高,积极主动,效果也好;另外一些学生对课程毫无兴趣,在教师的逼迫下被动的学习,对英语学习丧失信心,学习效果不良,成绩上老拖后腿,毫无起色。 初一学生开始学习英语时,感觉新鲜有趣,再加上这时教学内容浅显,成绩普遍较好,有着较强的学习欲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但到了初二,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学习难度的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分化现象就显现出来。初一时对英语的新鲜感慢慢消失,课堂上总是表现为我说你听,我读你跟,不能充分理解语句感情色彩,对语法和单词也只是不明就里的死记硬背。久而久之,不少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苦"的感觉,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渐渐消退,在英语学习上陷入被动,考试成绩也开始下降。而成绩的下降也打击着这些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对英语学习失去自信心,课堂上开始不能认真听讲,在平时基本对英语学科不重视,不花时间。而英语这一学科的特点就是需要多听多读的,没有了正确的学习态度,这些学生成为落后于全班其他同学的学生,也就是通常所指的学困生。 笔者根据自己在一线教育多年的工作经历,结合相关的调查,具体了解学生在英语学习方而所存在的困难及问题,整理、分类、分析得出两极分化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己多方面的主观原因,也有学校、教师、家庭等多方面的客观原因。 一、 主观原因 1、 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 明确学习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首要环节。英语在全球使用最广泛,掌握这门语言小到对个人学习工作,大到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都有着极大的实用性和重要意义。而初中十来岁的学生根本就不能明确认识到英语作为一门实用语言的意义,更多的只是把它当成一门课程学习,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成绩。不能激发自身对英语的需要,不能把它当成自身愿望。英语学习受不稳定情绪的支配,学习热情冷热无常,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苦差事,是一种负担,甚至产生了厌学心理。 2、 学习意志力薄弱 初中的英语课程难度一年比一年大,学习任务也一年比一年重。相应的,教学方式变化显著,教师的辅导减少,学生的学习方法也要求每一年做调整,其独立学习能力要求显著。而有些学生适应能力差,表现学习的感情敏感脆弱,做事凭兴趣,且兴趣不易持久,缺乏毅力,遇到打击和困难就退缩,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失去信心。遇到老师的误解或不恰当的批评,就赌气放弃英语学习。 3、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英语学科中的学困生大多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多数学困生都是由于平时不主动自觉进行有效的预习、复习、独立作业,学习过分依赖造成的;或者学习时不能进行技巧性掌握语言,只是在孤立的环境中进行死记硬背,在单词如此,在语法上如此,在课文在也是如此,无法在语言环境中形成语言技能,即使记住也是边学边忘,越学越难,形成恶性循环。 二、客观原因 1、教师方面的原因 现在新教材和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和文化要求,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了如指掌,还要熟知与该内容相关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等等跨文化思想及习俗。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及时和充分的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使用新的教学资源,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但在的农村中学整合之后,教师资源紧缺问题表现突出,尤其是英语课程的教师。学生数量多,教师的教学任务偏重。如学校要求细化批改,加上学生练习较多,部分教师在作业批改上花费大量的精力,导致用于阅读和学习的时间严重不足。由于时间和精力不够,英语教师在面对学困生身上不能花时间,如在开展课堂活动时,不能更多的兼顾那些学困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更大限度地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与学困生一定程度上还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一些学困生经常在课堂不遵守纪律影响教学,对教师不够尊重,教师们也对其产生厌烦情绪,置之不理。 2、学校方面的原因 在现行应试教育环境下,升学率仍是学校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特别是重高的数量。学校的工作还是围绕着考分转,教师的业务考核以学生期末会考成绩和升学考试重高数为依据,没有适应新课程的对英语教师正确合理的评价机制;在教学任务上更倾向于增加月考频率等一系列强化训练。学校也更重视少数优秀学生的培养,而忽视了“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忽视对基础差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行辅导与管理。 3、家庭和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农村学生的家长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庭经济状况也比较差,家长不能想方设法为孩子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农村学生的家长相当一部分作为“农民工”流向城市,根本无暇照顾孩子,不能像城市的家长那样配合和监督孩子的英语家庭作业,更不要说周六周日给他们安排上辅导课,请家教。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挫折和烦恼也无法倾诉、无人疏导。很多农村的家长也不知道或者不能主动创造条件提高孩子学习英语兴趣。另外,部分农村的家长和社会对教育有功利性的看法,眼光只盯着重点高中的数量,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义务和责任。

三、 调研结果及分析 (1)学生成绩的数据表象

表格一、农村中学的英语,语文及数学成绩统计 初一 初二 初三

英语 合格率 59.76% 41.50% 29.14% 优秀率 30.18% 11.95% 10.71%

语文 合格率 87.93% 81.07% 66.86% 优秀率 32.47% 28.80% 19.14%

数学 合格率 68.05% 61.38% 49.71% 优秀率 35.94% 27.70% 21.14% 数据表明,初一到初二中,学生成绩的优秀率下降很明显;而初二到初三中,学生成绩的合格率下降很快。语文和数学成绩也有变化,但不如英语明显。

表格二、农村初中与县城初中的初三英语成绩统计 农村初中 合格率 29.14% 优秀率 10.71%

县城初中 合格率 74.9% 优秀率 48.8% 农村初中的学生成绩不管是合格率还是优秀率

都远远低于县城初中的学生,同时也说明了在农村初中英语学科的两极分化现象更为严重。 (2)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成绩的问卷调查 研究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本校八年级2个班的学生 调查时间:2008年3月 调查说明:本次问卷采用匿名调查,问卷包括从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想法,对英语学习目的的认识和影响学生英语成绩的主要原因等三方面内容,采用随堂调查的方式,共发放和回收问卷130份。 调查结果 (1)影响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有 教学方法 英语成绩 父母期望及自己兴趣 教材趣味性 14% 43% 27% 16% (2)认为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有 取得好成绩 了解外国文化 以后工作和生活需要 39% 24% 37% (3)影响英语成绩的主要原因有 学习方法 学习主动性 学习环境 27% 41% 11% 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最大的因素还是学生的成绩,包括大部分学生在对学习英语这门课程目的上的认识也是有所错误的,很大一部分学生都认为学习英语只是为了考试。可见“应试教育”对我们初中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虽然这一点也很容易让人理解,毕竟我们学生们从一开始读书时,我们很多的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的最大期望是做一个班里成绩的骄骄者,并且以成绩的好坏来断定其是否在学校努力了,甚至来断定其是否是一个好学生。而在影响我们学生成绩的好坏上,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影响特别大的就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兴趣是学习最好成绩的老师”学生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就减少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不能主动学习,一切就变得被动和乏味。所以针对以上的这些问题,我们就应该有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措施。 四、 解决问题的对策探讨

一、 学生方面 1、认知学习英语目的,激发学习热情 正确而明确学习目的是形成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转变学生的观念,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英语不单是一门考试课程。在当今世界,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已成为交往和信息交流的必要语言工具。掌握这门工具对他们以后的升学、求职、工作、生活等现实问题非常重要。如在以后的大学学习中或是毕业后工作中,不管在哪个专业或行业,都会需要接触国外的专业资料。以后的生活中,也会经常需要英文知识,如英文的影视剧,英文界面的网络游戏。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从而激发自身的求知欲。 2、培养学习兴趣 (1)活跃英语课堂气氛,寓教于乐。教师善于利用实物、卡片、图表、图片、身势语言、声光电设备创设生动形象化的情景;播放英语歌、做游戏、猜谜、搞竞赛等活动。 (2)在教学中多给学生鼓励和感情关注,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不急躁,不草率批评。 (3)多为学生创造机会学习成就感。如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边学边用,刚学到的单词或句型能不断从其口中冒出。让学生既能培养正确使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又尝到学有所成的快乐。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1)要养成预复习的习惯。在预复习的过程中,学生要敢于发现问题,并自己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预习新知使学生获得所学知识的心理准备,而复习旧知则能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认识,对学生长期的英语学习大有裨益。 (2)找到针对自己的英语记忆技巧。如在记忆的过程中,要采用规律记忆、理解记忆和方法记忆等。如根据“遗忘曲线规律”进行反复练习、反复记忆的规律记忆;如对单词语法归类,特别是利用词要、前缀、后缀这些构词规律,加快记忆的速度的方法记忆。 (3)顺序渐进,一点一滴积累。在学习过程中不急躁不贪心,掌握一点是一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