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

建筑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

浅析建筑行业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摘要:发挥高层技术人才的连带作用, 提高建设工程企业的核
心竞争力。
关键词:建设工程企业,企业核心竞争力
面对建设市场发展趋向信息化、高技术, 工程项目单位要不断
地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各类人员参加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岗位
培训, 学习先进的工程项目认识和项目建设管理知识, 提高业务
能力, 对年轻的同志和进入工程项目行业的同志要加速培养, 让
他们到工程岗位上去实践一段时间, 再带着问题去参加培训。通过
项目工程师带年轻一批, 培养工程项目工程师独挡一面。发挥高层
技术人才的连带作用, 提高工程项目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一) 建立多层次激励机制
虽然有些企业对在培训中成绩优异者给予了一定的激励,如发
放奖金、提高工资、公费旅游、休假等,从物质和精神两个不同侧
面给予了不同程度的鼓励和支持,但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激励源
于需求,根据员工的需求对员工进行奖励,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
极性。首先,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完整的内部提升机制,这是激励员
工参与培训的有效措施之一。企业每年从内部员工中提拔一些参加
过公司本年度大型培训,且综合素质高,有较强技术能力和管理能
力的员工。这样,不但给员工参与培训提供了动力支持,还给员工
的平时努力工作树立了目标。如果没有内部提升机制,员工便不知
道自己勤奋和尽忠的结果,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来接受培训和提高
技术水平。其次,要将个人业绩与薪酬完全挂钩,使员工产生对培
训的内在需求,让员工主动地完成自我培训,或者争取合适的培训
机会,以便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力。再次,要建立一套完整的
强制培训制度,从高层管理人员到基层职工无一例外,必须参加。
因此,培训实质上是企业的战略投资,决不是花费。因为害怕员工
跳槽而放弃培训工作,无疑是因噎废食,不可取。
(二)提升建筑行业的企业信息科技应用
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措施。信息化建设的第一层次是信息网络平
台的建立,实行办公自动化。借助于信息网络平台,可以实现企业
内信息的共享和及时地上传下达,使信息流通方便快捷。同时,建
立以企业本部为核心的网络与通信系统,通过企业即时通讯工具,
如msn等的应用,方便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及时沟通。通过多媒体
工具使总经理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组织会议,视频信息通过宽带网
络传达到各个项目部的终端,不但详细的记录过程,而且还可以回
顾重要信息,实现了高效率的网络协同工作。另一方面,建立企业
的网上对外窗口,可以及时完成企业和工商、税务、社保、业主、
工程项目、分包等之间的资料传输,既节约了成本,也提高了企业
的对外运转效率。同时,也要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集防入侵、防病
毒、传输加密、认证和访问控制于一体的,包括有较完备安全制度
的,动态的信息系统安全体系。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信息化建设的第二个层次是管理信息系
统的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一体化系统或集成系统,只有集中
统一化,才能成为企业的可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不只是计算机的
应用,关键是要有各类管理软件组成的子系统的支持。通过这些软
件的应用实现整个企业层面和项目层面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系
统化,提高施工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信息化建设中的知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第三个层次是基于信
息技术的知识、技术等资源的扩散和创新。当前的企业信息化已经
不只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要获得持久的
竞争力,必须具有将信息所带来的短暂竞争优势转化成持久竞争优
势的能力,必须拥有捕捉信息价值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来源于
企业信息化的深层次发展。[1]
(三)工程项目企业文化创新
1、一个一流的工程项目企业必然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有企业就
有企业文化的存在,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锻造企业的战略资产
是必要,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在凝聚企业员工力量,激发员工的创造
性和开拓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要在企业中逐步形成重视
人才、尊重人才和崇尚科学技术的文化氛围,使企业尽快过度到富
于创新精神的学习型企业。职工能够自觉维护企业形象,这是大多
数工程项目企业所应加强的。
有了企业文化可以进一步增进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提高企
业应对市场及抗风险能力,领导对企业文化的营造、引导、促进、
提升,是十分必要的。一流的企业文化是一个诚实守信,求真务实,
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与时俱进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的文化。
2、工程项目企业知识创新是指通过企业在知识获取、处理、共
享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新的发展,探索新的规律,创立新的学说,并
将知识不断地应用到新的领域并在新的领域不断创新,推动企业核
心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使企业获得经营成功。
(四)建立学习型组织
从组织层面来说,企业对知识、经验、技能的捕获,然后将这
些知识与技能分送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利润和效益的任何地
方的过程;在个体层面,是员工相互交流彼此的知识,使知识由个
人层面扩散到组织层面的过程。
1、要把知识共享的理念作为整个企业上下的价值观融入到员工
的思想中,鼓励员工加强知识和经验的交流与共享,并通过彼此合
作,推动企业知识创新持续发展。组织风格也就是企业整体的组织
氛围,在企业内部形成尊崇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鼓励员工
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努力向学习型企业组织方向发展。同时,为
了消除知识共享的障碍 ,一个自主、人性化、和谐、宽松的工作
环境是必不可少。因为和谐的环境和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能将所有
员工团结在企业发展目标之下,从而拧成一股强大的创新力量,打
造出完全属于企业自身的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
2、调整组织结构和配备技术资源。知识和信息的流向和获取主
要是从下向上,而不是我们通常所熟悉的从上向下,所以,简单、
灵活、集成、可持续发展的组织结构是最有利于知识共享和知识创
新的。因此,把组织原本的等级结构转变成扁体网络化结构能极大
促进员工之间广泛、及时、不间断的交流和讨论,能更有利于知识
的学习与创新。
3、建设方便组织学习和交流的基础技术设施,提供信息和促进
知识共享的技术平台,主要包括企业网站、数据库、知识管理软件、
bbs、个人网页等。这些相应的软件和硬件设备使知识学习和创新
建立在高效的信息网络基础上,企业通过它们对知识资源进行编
组、分配,对任务进行分派和把握,为员工寻找、接触并合用知识
提供了便利条件,为知识的传播和共享开创了简单快捷的通道。
[2]
(五)完善工程项目企业现代制度建设
工程项目行业不同于其它行业,它是一种智力活动具有高智能
及创造性的特点,是以人力资源为主并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着企业
的发展,服务质量的优劣,取决于信息、知识、经验的集成和创造。
以个人的能力素质高低,决定人在企业的地位是工程项目企业
机制的基本原则。随着建设市场的发展,投融资体制和管理体制的
改变给工程工程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工程项目是一个高智
能,知识密集型的技术行业,旧的体制已不能满足建设市场的需求,
工程项目行业向项目管理发展和竞争国际化的背景下,国内公司势
必深化改革,与母体分离,进行脱钩改制,走向市场,建立现代企
业管理制度。一流的企业,必定是一个产权明晰,只有这样才能更
加充满调动员工积极性,更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建立奖惩机制,奖
优罚劣。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严谨的工程项目程序,做到有章可
循。一定要在产权制度基础上,重新构筑企业的治理结构。企业内
部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促使其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通
过推行企业内部竞争上岗制度,提高经营层的决策能力和工作水
平。
同时有了新型体制,尚需建立健全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
世界企业发展的经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制度不断完善,
企业制度和企业管理逐步走向现代化。建筑企业竞争制胜的前提是
能够提供比竞争对手更为质优价廉的服务,这就要求建筑行业的企
业必须靠过硬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去实现。
参考文献:
[1] 俞文钊,赵 渊,宗月琴,等.人员的招聘、考核、培训[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4.
[2] 刘屠梅,谷增辉.wto 与中国建设监理业[m] .北京:中
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