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制品的发展和趋势
蚕丝制品以及蚕丝服饰的发展: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最早从事种桑、育桑、缫丝、织绸的国家,
素有丝绸之乡的苏杭,现大部分的蚕丝来自于北方。徐州有几十年的种桑养蚕的
历史,且在汉代及更早时期,徐州的丝绸业就有一定的发展,现徐州的白厂丝大
量供应南方的丝绸公司,出现了资源的浪费,附加值低的局面。
铜山区棠张镇自古是徐州蚕丝生产的重要基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棠张
蚕丝生产有突破性发展。蚕桑生产已经成为该镇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棠张镇现有
桑园面积3万亩,年产鲜茧650万斤,数量多、质量好。桑蚕生产对于促进县域
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1.市场潜力。一是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及桑叶、
桑葚、蚕茧、蚕丝新用途的不断开发,国内外市场对茧丝绸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
长。据国际丝绸协会预计,未来5年欧美国家丝绸消费将保持每年5%的速度递
增。二是蚕茧加工需求旺盛。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我镇蚕茧加工企
业生产能力日益扩大,对原料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
我镇桑蚕生产仍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2.生产潜力。我镇桑蚕的生产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增产空
间较大。二是发展空间较大。我镇大多数地区农民有植桑养蚕的传统和习惯,植
桑养蚕的区域范围广,发展面积潜力大。三是经济生态效益明显。桑树适应性强,
能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具有较好的生态功能,可作为防护林和城市
绿化林木;桑树易于管理,桑、蚕全身都是宝,综合开发利用价值高,经济效益
明显且可提升空间大。发展桑蚕产业在生态农业建设中作用巨大。
中国纤维检验局和国家质监总局近几年来的检测检验结果表明,我镇茧丝长
平均1130.8米,解舒丝长701.7米,分别比全国主产区平均值长134米、100.6
米;上车茧率90.24%,解舒率62.07%,干毛茧出丝率37.53%,分别比全国高出
5.6、1.9和4.4个百分点。丝类商品平均质量等级达到4A90,比全国平均水平
高出一个等级。我镇是目前全国最优质的蚕茧产区之一,蚕丝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畅销日本、西欧等主要丝绸生产加工国。
所以我们下一步的蚕丝制品的开发有一定的基础,而且具有很大的区域和原
材料充分利用的优势。比如:丝绸服饰、丝巾、蚕丝家纺等等。
众所周知,蚕丝97%以上由动物蛋白组成,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
酸。而氨基酸不仅有滋养皮肤、清洁保健的作用,还能增强体表细胞的活力,对
关节炎、哮喘等病人都非常适宜,有很好的美容保健作用;其次,蚕丝是自然界
中最轻最柔最细的天然纤维之一,内部约38%的部分是空心的,保暖透气性良好,
民间向来有“一斤丝三斤棉”之说,就是说一斤蚕丝的保暖性抵得上三斤棉花;
第三,蚕丝被有很好的吸湿排湿性,当被内温度过高导致人体汗气增多时,蚕丝
会很快地吸收并散发汗气,水汽会带走热量,从而降低被内的温度。因此蚕丝被
使用时不会感到闷,不仅可有效改善儿童晚上蹬被的不良习惯,还特别适合皮肤
易瘙痒的老年人或敏感性肌肤的人士使用;第四,蚕丝被贴服性好,特别适合有
颈椎炎或特别害怕肩膀受风的人士使用,这在没有暖气的寒冷区更能体现其优越
性。
既然蚕丝被有这么好的功能,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没有进入到大多数家庭呢?
其原因是大家对蚕丝被的功能性了解不多;从100多元到8000多元,价格
相差之大让他们雾里看花,真假难辨;而鱼龙混杂的市场也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
步。
一些不法生产经营者为获取不正当高额利润,以伪劣产品和侵权仿冒畅销品
牌产品侵入蚕丝被市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破坏了蚕丝被生产经营的公平
竞争环境和正常的市场秩序。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蚕丝被开始越来越受到中高收入家庭的
喜爱。尤其是随着影响使用的丝绵板结等问题的解决,蚕丝被已经作为一种高档
寝室用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名牌系列用品”的队伍之中。
我公司张氏丝绵技艺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由张李氏总结前人的经验和工
序所创。 张氏丝绵制作经过选茧、煮茧、漂洗、剥茧做“小兜”、扯绵撑“大兜”、
晒干等六道工序完成,制绵过程是一个去除蚕丝外层丝胶的过程,丝胶除去愈净,
丝绵质量愈好,在技艺上极需要掌握分寸。百年以来,棠张丝绵制作技艺以口传
心授的方式相承,丝绵制作更依靠个人的悟性及长期实践体会掌握,张氏世代相
传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奇特而精细的工艺。徐州丝绵色泽洁白,
无绵块、绵筋、杂质,手感柔滑,弹性好,拉力强,厚薄均匀,特色鲜明。
较高的生产成本难以让蚕丝被低下高昂的头。“东桑西移”实施以来,
随着茧产量的稳定增长,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有着非常适合蚕桑生长的不与粮棉
争地的空地,蚕丝产量的增长潜力非常大,蚕丝被走入普通百姓家才成为了可能。
“随着气候变暖及供暖条件改善,以前只在南方有一定普及率的蚕丝被市场将会
越来越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健康睡眠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被誉
为‘纤维皇后’的蚕丝制成的蚕丝被,必将有长足的发展。”
据不完全,每年我国生产蚕丝被700万条,以每床2kg计,约使用纯蚕丝1.4
万吨,已成为我国茧丝的消耗“大户”。蚕丝被产业对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稳
定茧丝价格、保证广大蚕农收益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中国蚕丝被
技术也已经具备了走向产业化的条件。我们棠张镇涌现出一批新的蚕丝被家纺品
牌如“黛梦雅”、“解忧故里”、“瑯溪家纺”等。
在蚕丝被之前,丝绸行业的产品主要是丝绸以及产品,体现的是中国丝绸的
一种“飘柔美”,但是蚕丝被展现出了丝绸质感、温暖的另外一面。中国从丝绸
大国向丝绸强国转变的任务将更多地由包括蚕丝被在内的丝绸领域的新兴产业
来承担。
“蚕丝被产品已成为继砂洗、丝针织、重磅之后又一个支撑我国茧丝绸
行业发展的重要产品,对促进整个茧丝绸行业发展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古老的产业到时尚的产品,蚕丝被成为了我国丝绸产品的主流。
铜山棠张镇27个行政村有23个村养蚕,蚕桑生产已经成为该镇主要经济来源
之一。棠张镇现有桑园面积3万亩,年产鲜茧650万斤,数量多、质量好,是徐
州市桑蚕重点乡镇。
2014年APEC会议领导人欢迎宴会,与会领导人及配偶身着宋锦新中装亮相。
宋锦新中装制作原材料的白厂丝就是我们棠张镇生产的。
我们公司在2014年桑蚕文化馆一期工程完工,桑蚕文化馆的建成有助于更深
入的挖掘弘扬传统特色产业,有助于当地的旅游资源的深入挖掘和优势整合,并
通过旅游业带动和宣传效应,促进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2015年,“解忧故里”品牌的注册使用,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两汉文化这一丝绸
之路的重要经济文化组成部分和承载体。对徐州融入对接“一带一路”这一发展
战略具有一定的推动和融合作用
作为蚕桑丝绸产业基地核心企业,黛梦雅家纺将着力提升产业,文化质量,
提升棠张桑蚕之乡品牌形象,多举措打造成淮海地区最大蚕桑核心示范区,以带
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制定蚕桑产业十年发展规划,设立蚕桑产业发展资金,重
点打造示范区;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蚕桑家庭农场;计划建设10公里生态蚕
桑观光旅游环线,新栽果桑500亩,发展桑葚采摘、桑葚制酒等特色乡村旅游;
大力开发桑叶、桑枝、桑果、蚕沙、蚕蛹、绢纺等的综合利用,创建“绿色果桑”、
“解忧故里”品牌,以万亩良桑园为核心
我公司着力于打造和建设四个板块:一是家纺业、二、丝绸业,三、桑蚕特
产,四、文化和乡村旅游业,为棠张镇乃至徐州地区的桑蚕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