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参加全国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有感

参加全国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有感

参加全国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有

参加全国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有感
撇开繁忙的工作,带着一份对与大师同一课堂的期盼,我和同事一起来到了杭州,走进了“千课万人”的会场。

整整两天,虽然一
直坐在听课会场,没有时间出去领略杭州这个现代城市光彩的一面,没有时间去那为世代文人所称颂的西子湖畔走上一圈,但并没有留
下遗憾。

因为,在会场,我目睹了王崧舟、孙双金、窦桂梅、薛法根、虞大明、孙双金等著名特级教师的风采,我的收获满满。

短短两天的听课,却是对我的一种历练。

领略名师风采,并从中汲取经验。

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周一上午王崧舟老师的课。

像去年一样,王崧舟老师还是进行同课异构——《望月》。

同样一篇课文,同样的一个人,却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课堂设计,走了
两条完全不相同的路,却达到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地。

这一点让我很
是佩服。

《望月》的第一课时,紧紧围绕“读月”而展开,把长的课文读短,读通。

《望月》一文,742字,但在王老师的演绎下,已不仅
仅局限于这几个字了。

在王老师引导下,学生们从这742个字中读
出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月:“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
这既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也是文本解读的过程。

在“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的教学中,又聚集在“千江有水千江月”
这一终极指向,让学生在王老师的引导下品味着“千江有水千江月”这一美景。

借着美妙的背景音乐,在王老师和学生互相配合的朗读
声中,整个会场的老师们共同欣赏了“千江有水千江月”这一美景。

通过学习“月下交谈”这件事,王老师又带着孩子们一道去找寻了
一回那带着童话般梦幻的“心中月”。

这是多么令人陶醉的美景啊,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风景啊!
第二课时,王老师将课堂紧扣“写月”来展开。

王老师另辟蹊径,向学生展示了各名家写月的名句,让学生进行欣赏,并让学生自己
动手写月,在课堂上让学生的写作练习落到了实处。

在这之后,师
生共同总结,课文写景与写事相交融,得出“望月还是月”。

两个课时虽相对独立,而又浑然天成,应和着独有磁性的语言,欣赏着文、韵、情一体的课件,体验着王老师人如其课、课如其人
的境界。

另外,在王老师的课堂中,我和同事发现了那久违了的练习听写,久违了的背诵品味。

但王老师所运用的听写又和传统有些区别,有
所创新。

比如在听写的时候,王老师采用老师读“江中月”部分,
让生在听得过程中把这部分的关键词抠出来这样的方法。

这不但提
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听写的目的也达到了,而且形式不像传统的
那样死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