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箱养殖草鱼技术要点 关键词:网箱养殖 草鱼 技术要点 摘要:骆马湖属典型的过水性湖泊,面积260平方公里(水位23.0米),网箱网围养殖区26.7平方公里,近年来在养殖示范户的带动下,沿湖渔民从事网箱养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而且由于网箱养殖草鱼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效益好、销路畅,大多以网箱养殖草鱼为主,尤以湖滨新城皂河镇湖区最为突出。现将湖泊网箱养殖草鱼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一、 水域环境 网箱养殖草鱼设置网箱的水域宜选择背风向阳,远离工矿区,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水面宽阔,水位稳定,水深保持5米以上,水质清新,溶解氧充足,pH值7.0~8.5,水体透明度在50厘米以上,溶氧在5毫克/升左右,养殖区湖底平坦,粘土质,风浪较小,且避开排洪流水区和水草丛生区,有微流水,不易受洪水、大风的摧毁。 二、 网箱选择 (一)、网箱规格 养殖草鱼的网箱规格一般采用10×10米、8×10米,高度2.5~3米。网箱应由聚乙烯材料编结而成,双层结构,上盖网为单层,内层网目为3厘米~3.5厘米,外层网目为4厘米。 (二)、网箱的构造 网箱常用的材料为聚乙烯材料,形状多采用正方形或长方形,网箱的构造采用浮动封闭式双层网箱,网目大小与鱼体全长的关系为:a(网目单脚长度)‹0.105L(鱼体全长)。每个网箱的框架由4根长8-10米的毛竹扎制而成,以支撑整个网箱,沉子用长条石块,结于网箱下面的4个网角,使网箱在水中充分展开成形。网箱采用缆绳固定,缆绳直径为4厘米的聚乙烯粗绳,框架用铁锚固定于水域中。网箱通过缆绳固定后,网箱上盖高出水面30厘米~50厘米。 (三)、网箱的附属设施 网箱的附属设施包括:浮架及材料、浮子、沉子和固定鱼排的固定物。浮架一般采用竹木为原料组合而成,形状和面积根据网箱的形状、面积而定。 三、 网箱设置
网箱要求设置在水面开阔、背风、向阳,水底无杂物、交通便利的地方,并系在竹木组合而成的浮架上。网箱入水深度2~2.5米,网箱的排列方式为单列式或双列式,每列放置网箱3~5个,组成一个鱼排,列间距不小于5米。网箱入水2-2.5米,露出水面0.5米,为防止草鱼跳出箱外,网箱上面缝一盖网。盖网要用竹竿撑起,以免凹陷入水影响箱内草鱼摄食。网箱底部四个角系上沉子,再把鱼排用绳子固定。网箱应于鱼种入箱前10-15天将网衣浸泡在水中,使网衣附着一定的浮游生物,俗称“挂苔”,使网片光滑,鱼种进箱后避免网衣擦伤鱼体,因鱼种进箱时一般不适应,易冲撞,易刮伤。网箱可单箱设置或按组设置。单箱设置箱间距25米以上。按组设置时,每5只~10只箱作为一组,呈串联式,取单排或双排,组内箱间距5米,组间距100米左右。网箱排列方向要与水流方向垂直。为防止杂物损害网箱,在网箱养殖水域的外围应围一周栅栏。
四、 鱼种放养 鱼种放养应把握四个方面:一是鱼种宜优。二是规格宜大。三是密度合适。四是讲究方法。
(一)、 鱼种来源 养殖所需草鱼的苗种选用池塘网捕或网箱养殖的鱼种,最好选用网箱培育的鱼种,鱼种对环境适应快,有利于生长,又能提高养殖成活率,不能使用干池捕鱼种,尽量避免碰伤鱼体。一些养殖户为了提早成鱼上市时间,投放规格500-1000g/尾的2龄草鱼种。 (二)、 鱼种质量 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规格整齐,行动活泼,集群性强,鳞片鳍条完整无损的一龄鱼种。 (三)、 放养密度 网箱养殖成鱼的放养密度为20~30尾/m2(进箱规格250克以上草鱼种,出箱规格2500克以上),搭配花鲢斤两鱼种20-30尾。 (四)、鱼种进箱前网箱的处理 鱼种进箱前10-15天将网箱设置好并放入水中,待网箱附着一定的藻类后放养鱼种,减少网箱对鱼体的摩擦。 (五)、鱼种防疫和消毒 鱼种(指10cm以上规格)进箱时要进行免疫注射(即打鱼针),使用草鱼疫苗进行背鳍注射,注射量按鱼种的大小一般用0.2—0.5毫升/尾。同时,鱼种进箱时要进行消毒处理,用药种类、浓度及方法参照下表。 鱼种消毒用药种类、浓度及方法表 药物 浓度(﹪) 时间(min) 方法 食盐 3﹪-5﹪ 10—15 浸洗 (六)、鱼种放养要求 同一网箱的鱼种要求一次放足,规格一致。 (七)、放养时间 养殖成鱼放养时间一般在秋末或初冬,水温在15○C左右时进行放养较好,最迟不能超过3月底。 (八)、鱼种放养方法 运输回来的鱼种,放入预备在网箱内水面的塑料盘中,装袋充氧运输的要搅动水,降低二氧化碳和氨的含量(开放式运输的免此操作),然后分步加水调节水温,待内外水温基本一致(温差小于2○C)后进行消毒处理,再把鱼种放入网箱。放养的鱼种来源于近距离的网箱,培育的则直接用光滑的容器小心放入网箱即可。 五、 饲养管理 网箱养殖草鱼时,一般不宜大量投喂草类,因为草类营养不足难以促其快速生长,应投喂全价颗粒饲料,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残饵对水质的污染。
(一)、投饲 1、 饲料品种要求 网箱养殖草鱼时,饵料以人工配合颗粒饲料为主,添加一些水草,旱草等植物性饲料以及维生素等,以弥补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的不足,同时减少养殖成本。 2、 投饵训练 草鱼进箱后2天~3天便可开始投喂,投喂前要进行驯化,按照“慢-快-慢”的节奏和“少-多-少”的投喂量,每天驯化1小时~1.5小时,连续驯化10天后,待大部分鱼皆可上浮抢食时,便可进行正常投喂。进箱鱼种来源于网箱培育的则无须进行投饲训练。 3、投饲量 当水温达16oC时,需每天均匀投饲。青饲料的日投喂量按网箱中草鱼总体重的25~30%投喂。精饲料日投喂量为鱼体总体重3%~5%,每日投喂3次~4次,每次投喂约0.5小时~1小时,掌握“八分饱”原则,以大多数鱼种吃饱游走为度。每次的投喂量还要根据水温变化、天气变化、鱼类摄食和活动情况等合理加以调整。在投喂方法上要讲究“四定”、“四看”原则。投饵采取小把撒投,一把吃完再撒第二把,当鱼抢食不激烈时,可少量慢投,以便使体质弱小的鱼种也能吃到饲料,确保其均衡生长。草鱼在水温25℃~34℃时生长最快,应加大投喂量,在阴雨、闷热、雷阵雨等恶劣天气时要减少投饵或停止投饵。青饲料可每天晚上投喂一次,用1%的漂白粉消毒后投入网箱内,投喂量以第二天无剩草为准。 4、 投饲量的调整 定期抽样测定、估算草鱼的存箱量,以便合理调整投饲量。一般每隔7~10天调整一次投饲量。 5、 精饲料投喂时间和次数 当水温达16—180C时,每天12时投喂1次;当水温达19—250C时,每天10时、15时和18时各投喂1次;当水温达260C以上时,每天8时、11时、14时和18时各投喂1次。 (二)、 网箱管理
网箱养殖草鱼,日常管理至关重要。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巡箱。应坚持每天巡箱,定期检查鱼类生长情况,合理调整投喂,认真观察、分析鱼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网箱养殖日志,记录每天水温、摄食、投喂、死鱼及病害情况。(2)勤于刷箱。每隔10天~15天左右洗刷网箱一次,清除残饵污物及附着藻类,使水体充分交换。(3)定期查箱。经常检查网箱,发现破损及时修补,以免逃鱼或凶猛鱼类入箱。在汛期还要及时检查绳索强度,缆绳是否牢固,网衣是否发生变形等。(4)经常调箱。随着湖区水位的涨落,必须把网箱调节到水深及水质适宜的位置。 六、 病害防治 (一)、 防治原则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二)、病害预防 1、鱼种投放 鱼种运输、投放等操作要小心,同时尽可能排除应激因子,以防鱼体受到损伤。 2、鱼种消毒 做好鱼种进箱前的消毒处理和免疫注射工作。 3、投饲要求 投饲要做到定时、定质、定量。 4、鱼病流行季节的预防措施 鱼病流行季节(3—10月)要做好病害预防工作。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进行全箱泼洒消毒,每15—20天进行1次;高温季节,采用在网箱四边挂袋方式,药物可选用漂白粉、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合剂等;每100公斤鱼用大蒜素20克进行投喂,每10天左右投喂1次,连用3-5天,以预防鱼体内的寄生虫。 (三)、药物使用要求 防病时严禁使用禁用药物(如抗菌素类药物、孔雀石绿等),应使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药物,建议使用微生态制剂、中药制剂和疫苗。 (四)、药物使用方法 1、内服药的使用 不含粘合剂的内服药,用水(4—5公斤/100公斤饲料)稀释药物后均匀洒于饲料,晾干后投喂;含粘合剂的内服药,用水(4—5公斤/100公斤饲料)洒于饲料后把药粉均匀撒于饲料上,晾干后投喂。 2 、外用药的使用 把网箱略微提起,用设计好的薄膜或帆布把网箱包围起来,将配制好的药液稀释均匀泼入网箱内,按用药时间进行浸洗。浸洗过程中若有异常情况,立即把薄膜或帆布拆离。 (五)、常见鱼病的治疗 治疗细菌性鱼病时内服与浸洗相结合。常见鱼病的治疗参照下表: 常见鱼病治疗表 病名 药物 用量 用药时间 方法
细菌性 烂鳃病 漂白粉 1-1.2mg/L 每天1次连续2天 全箱泼洒
细菌性赤皮病 治疗同细菌性烂鳃病 细菌性肠炎病 大蒜素 200mg/kg鱼重 连喂5天 拌料投喂 七、 出箱上市要求 食用的草鱼出箱前40天内禁止使用任何药物,上市前应进行质检,。 八、 产品运输 在产品运输前,要对盛装产品的容器进行清洁,对运输用水确认无毒无污染,运输过程严禁使用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在产品搬动时,动作要轻快,避免产品损伤而感染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