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姓名:学号:专业:学院:机械学院日期:2016年12月17日摘要当前国际形势跌宕多姿,变幻莫测。
世界各种力量粉墨登场,加紧角逐,纵横捭阖,分化组合。
各国忙于本国经济尽快企稳回升,并为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布局谋篇,力争在国际舞台上占据有利地位。
全球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在此形势下,中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总体来看,机遇大于挑战。
关键词:国际形势;中国发展;机遇;挑战目录摘要 (2)1. 中国当今所处的发展阶段 (4)2. 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 (5)2.1 世界多极化更趋明朗,并导致国际格局深刻调整演变。
(5)2.2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并导致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加深。
(5)2.3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并导致国际安全挑战更加复杂多样。
(6)2.4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 (7)2.5 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导致价值观念与发展道路的交锋交流同步上升。
(7)3.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9)3.1 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仍是我国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
(9)3.2 绿色产业在全球的兴起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契机。
(10)3.3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10)4.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挑战 (11)4.1 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11)4.2贫富差距挑战 (12)4.3 社会局部不稳定的挑战 (12)4.4 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 (12)4.5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13)4.6 领土主权问题带来的挑战 (14)4.7 “中国威胁论”舆论带来的挑战 (14)5.如何处理好发展的有关问题 (15)参考文献 (17)1. 中国当今所处的发展阶段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人民生活大幅改善,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无疑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经济大国,但还远不是经济强国,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落后状态。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13亿多人都过上富裕美好的生活,还任重道远,仍需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目前,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城乡区域发展很不平衡,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大量存在。
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发展。
然而,这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巨大变化,许多人包括一些党员干部,对发展的重视程度有所降低,有些人甚至开始沾沾自喜,也不再能“聚精会神”和“一心一意”。
这是非常错误的。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正处在“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还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情况下,如果在发展上出了问题,不仅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还会波及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定。
从国际看,我国正处在将强未强的特殊时期,极易成为一些国家的嫉妒对象和遏制目标。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
总之,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做好经济建设和发展工作仍将是我国的中心任务和头等大事。
对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模糊认识,更不能有丝毫懈怠。
2. 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2.1 世界多极化更趋明朗,并导致国际格局深刻调整演变近年来,新兴大国的崛起、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使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传统大国、新兴大国之间及其内部关系出现大调整,从而推动国际格局加速演变。
一个重要趋势是多极化从曲折前进到加快发展。
美国深受一场危机和两场战争的冲击,“一超”地位动摇,单边黩武气焰有所收敛。
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与此同时,全球经济与战略重心东移。
这一趋势仍在继续深化发展。
展望未来10年,“东升西降”仍将处于量变过程,世界格局仍将是一超多强,并出现多个力量中心。
美国仍将是世界第一强国,将在创新、金融和军事领域保持全球领导者的地位。
尽管美国对国际事务的主导能力呈下降趋势,但其主导地位发生根本改变需要更长时间。
在国际格局的过渡时期,伴随着的将是国际以及各国国内的不稳定因素增多。
2.2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并导致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加深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对一些国家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将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一个重要趋势是全球化从西方主导变为西方失势,全球治理中的“南升北降”明显。
八国集团日渐式微,北方国家或发达国家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优势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地位在这一过程中凸显。
这一点仍在继续发展。
首先,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引领和主导了经济全球化,但近年来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缺乏继续推动全球化的意愿以及能力,奥巴马政府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发起能源革命,以及经常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等,就是例证;其次是现在全球贸易额每年高达30多万亿美元,靠某个国家推动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且各国的技术优势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明显;最后,各大力量纷纷兴起后,更多地考虑本国、本地区的利益得失,在全球范围内的谈判困难很大。
当然,区域内、集团内或双边的谈判正在进行中的多达几百个,也都遭遇这样那样的困难。
“在全球化时代,各国相互依存加深,愈发形成利益与命运共同体。
在相互关系日益密切的同时,相互间的矛盾和摩擦也会趋向尖锐化。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战略部主任、研究员陈须隆说。
2.3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并导致国际安全挑战更加复杂多样乌克兰危机使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跌入了冷战结束以来的低谷。
美国等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加剧了俄罗斯国内经济的困难,但俄罗斯民众对普京总统的支持有增无减。
围绕叙利亚危机,俄罗斯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矛盾在深化,双方对立的情绪在加深。
奥巴马、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首相卡梅伦、意大利总理伦齐和代表法国总统奥朗德出席的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在2015年11月中旬土耳其安纳托利亚举行的G20领导人峰会期间举行了简短会晤,决定针对俄罗斯的制裁再延长半年,即延长到2016年7月。
俄罗斯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的持续会增加解决叙利亚危机的难度。
中东和北非地区成为全球动荡、冲突、局部战争和仇恨的中心已经有快5年的时间了。
今天全球大国在这里角逐,地区大国在这里争夺,阿拉伯与以色列的冲突在这里延续,教派仇杀在这里愈演愈烈,民族矛盾在这里爆发。
因此,这个地区的大动荡、大搏斗不会在短期内结束。
中东和北非地区的政治版图正在发生深刻的调整和变化。
上述状况成为困扰国际社会的难题,吸引大国外交的主要注意力。
同时,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动荡会继续给世界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恐怖主义的袭击和难民潮就是其突出的表现。
欧洲会继续是中东和北非动荡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在传统安全领域,国家内部、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难以消除。
军备竞赛难以控制,采用武力解决争端的风险依然存在。
在传统安全问题无法消除的同时,非传统安全挑战不断发酵。
一个重要趋势是安全威胁从传统领域向非传统领域扩散,西方新干涉主义危害凸显。
西方国家策动颜色革命、搞政权更迭、武力干涉一国内部事务,仍是对地区和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与此同时,恐怖主义、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等问题日益凸显,国际挑战更趋多元化。
这给全球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治理难度继续增大。
2.4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人类社会与经济生活由现实世界转入现实与虚拟两个世界,两个世界既迥然不同,又紧密相关;网络空间的军事化、政治化趋势明显,国际博弈加剧。
一个重要趋势是各国更加从战略上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纷纷制定本国网络安全战略,同时在国际上争夺网络规则制定权。
同时,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创造着新的经济活动形态、新的社会管理模式、新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变,并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也给国家安全带来新的挑战。
一个重要的趋势是新的信息技术应用将给人类生活一系列领域带来新的巨大变化。
2.5 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导致价值观念与发展道路的交锋交流同步上升文化多样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发展要求,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
一个重要趋势是各国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积极维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化,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扬光大本国本民族的文化。
3.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面临六大机遇。
一是人口城镇化。
从需求端看,人口城镇化进程将创造巨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加速消费升级。
从供给端看,在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的情况下,人口城镇化对稳定劳动力供给和工资成本、培育现代产业工人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经济服务化。
消费升级将创造公共性服务、消费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的巨大发展空间。
今后我国应努力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包括养老、医疗、卫生、旅游、文化、物流业、互联网相关产业等领域。
三是发展绿色化。
资源环境瓶颈压力加剧、新兴产业勃发、消费者环保意识增强都将创造绿色低碳经济机遇。
四是产业高端化。
产业结构的水平要从低端、中端逐步走向中高端,对冲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
五是社会信息化。
社会信息化是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突破发展瓶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节能降耗减排,提升产业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的关键。
六是经营国际化。
未来5年,中国进口将达10万亿美元,出境旅游会超过5亿人次;未来10年,对外投资将超过1.25万亿美元。
3.1 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仍是我国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同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短缺资源则可以通过国际交换而得到弥补。
而且一国要发展经济不应只注重其经济总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追求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变革,参与全球化就使得我国可以直接利用较先进的科技成果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在较高的起点上发展经济,绕过传统工业化国家所走过的弯路,发挥“后发优势”,在建立现代经济结构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绿色产业在全球的兴起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契机。
发展新兴绿色产业不仅有利于我国保护环境、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推动产业升级,而且由于其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这为我国赶上新一轮全球产业调整发展步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供了良好契机。
此外,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为我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市场需求创造了机会。
3.3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外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然而,我国在国际经济金融事务中的话语权仍然不高,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
国际金融危机催生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力量此消彼长,主要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上升,而且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还将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转变,这有利于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实现长远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