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同诈骗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合同诈骗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合同诈骗为经济欺诈的不法行为,在我国从古至今都存在,但是将合同诈骗表达为一种犯罪和罪名则是在我国1997年刑法修订后,它属于新型的经济犯罪之一 同时也将其增设为一个独立的罪名从诈骗罪中脱离出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犯罪活动只增不减,市场调控能力不足以阻止,这对我国的社会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危害。由于合同诈骗罪是以“合同”形式作为掩护作案手段较为隐蔽,案件情况也复杂,并且与诈骗罪及民法上的合同民事欺诈的界限比较模糊,所以本文从合同诈骗罪的司法认定,本罪与诈骗罪的界限,本罪与民事欺诈的区别以及本罪的立法缺陷和完善四个主要方面入手进行讨论。
第一章 合同诈骗罪的司法认定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用签订合同诈骗钱财的案件数量在不断增加,不仅侵犯了我国公民财产权,还严重的扰乱了市场秩序,因而成为法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所以从本罪的主客观两方面这个角度讨论能够更好的认定合同诈骗罪的法律性。
1. 1合同诈骗罪主观方面认定
合同诈骗罪中主观方面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我国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所谓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在本罪中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刑法中对于目的的理解为,“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行为实现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犯罪目的仅存于直接故意中。” 所以合同诈骗罪作为目的型犯罪多数以直接故意的形式。那为什么司法中有学者认为合同诈骗罪主观方面可能存在间接故意,行为人签订合同但是对于履行合同存在侥幸心理,寄希望于未来没有把握,在合同签订后,履行行为做出前先行占有对方定金或预付款,而后对履约放任,听之任之无所谓的态度。有学者也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表明行为人消极履行合同,而不能说明行为人有骗取对方财物的目的,此时导致两种后果:一是欺诈合同无效,二是行为人赔偿对方当事人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间接故意只能构成民法中欺诈,只有当行为人无正当理由拒不返还定金或货款时,才能构成刑法中的诈骗。无正当理由拒不还款则是明显的直接故意。
1.1.1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
首先我了解到“非法占有”目的在刑法讨论中屡见不鲜,属于重

要概念,同时我国较多经济类,财产类及贪污贿赂犯罪类案件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就是非法占有,97年修订后的刑法中明确规定合同诈骗罪主观方面非法占有目的是必备的条件。“非法占有”的含义是指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客观上对财物的实际非法控制状态和主观上企图通过危害行为达到对财物实际非法控制的目的而不是要求行为人对财物的永久控制。但在我国民法与刑法对于非法占有存在不同的辨析
民法上的占有可分为两部分,简单来说一种是物权占有,另一种为所有权占有。物权占有是指行为人对该物进行管理处分的事实,而所有权占有是指行为人对物有实际控制的权能同时是对物享有处分 收益权能的必备条件,在此基础下分为所有人占有和非所有人占有,合法占有和非法占有。非法占有是指无法律依据且没有经过所有权人同意实际控制他人的财产,即为非法占有。,综上所述从民法的角度来说,占有首先是一种事实,表现为人对物有事实上的控制力,,只要形成客观上的控制状态,即可成立占有,表现为静态。其次占有中占有保护请求权存在能够更好地对占有事实进行保护,从而更好的保护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而刑法上的“非法占有”的规定是以行为人的“行为”来展开讨论的以及该行为的主观因素,占有作为一种行为,表现为一种动态,它侧重的是行为,按照刑法中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要求首先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意思,即非法对财物进行事实上的支配或控制的意思,即使财物在行为人上,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控制的意思也不能认定为非法占有。综上所诉刑法上的“非法占有”就是行为人出于主观意识意志行为上非法支配控制他人财物,并且所有权人失去对财物的支配或控制,不仅严重破坏所有权还侵害了受害人对财物的合法占有权以及受害人对物的收益,使用,处分权。
了解到民法,刑法对“非法占有”认定,那么合同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该如何定性关于“非法占有目的”,我从文献中查阅到目前刑法学界有“原因分析说”、“履行能力说”、`客观观分析说”以及分段分析说”等几种不同观点,这些学说各有千秋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1)“原因分析说”以行为人有无履行行为、合同不能履行的真正原因以及造成损失的真正原因来确定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2)履行能力说”以行为人签订合同时有无履行能力来判断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目的(3)“客观分析说”以行为人的实际履行能力为主要依据,并结合行为人的履行态度以及对合同标的物处理情况等客观因素来认定行为人主观上的目的

(4)“分段分析说”,即在合同签订阶段,以是否以虚假的身份和虚假的担保来欺骗对方,使对方陷入错误的认识而交出财物作为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目的的标准,学生认为四个学说都有优点,但是他们从不同的出发点去讨论,所以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仅考虑主观还要兼顾客观,既要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也要注重局部性的价值,四个学说中分段分析说是概括了其他学说的优点,较为全面。但是,“分段分析说”采取不同标准的分析并不能完全概括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客观表现,例如行为人虚假身份,或对自己财产的虚假申明,如果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解决那么“分段分析说”可能更加适用,以上是学生对合同诈骗罪主观方面中“非法占有”目的的理解学生能力不足,如有错误望老师指点。
1.2合同诈骗罪客观方面的认定
合同诈骗罪在客观方面就是指为行为人隐瞒真相,报告虚假事实从而使对方当
事人基于错误认识自愿与行为人签订、履行合同,而骗取对方数额较大的财物。行为人在客观方面的行为表现以及该罪的犯罪对象对合同诈骗罪认定有着重要意义。
合同诈骗罪客观方面主要是从其行为方式来讨论。实践中,虚构事实、隐瞒真
相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担保。(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编对方当事人继续与其签订和展行合同(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5)其他方法。以上五种主要是本罪外在的客观表现形式,在这里我只针对第(1)(4)种情形进行讨论。
1.2.1
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什么是冒用他人名义,是指隐瞒自身的真实情况并且未经他人的同意或者委托私自用他人的身份或者某些单位单位的名称即假冒顶替。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本身即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同时反映出行为人逃避履行合同责任并想获取非法利益的主观意图意志。“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其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1)“他人”是否仅指客观上存在的自然人?还是说也包括冒用虚构的不存在的自然人的名义。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最后得出结论,冒用他人名义既包括冒用客观存在的自然人名义,也包括冒用虚构不存在的自然人名义。二者性质一样以欺骗手段与他人签订合同,这该行为严重扰乱经济秩序是他人财产受到损失,因此应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1.2.2
收受对方财产,货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该行为是指行为人根据合同约定获取对方财物后但

是却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其合同,将货款财务携带而逃或者变卖财务获取赃款这种行为就是很明显的主观直接故意,故在法律界认定较为清晰,也应以合同诈骗罪论处。上文则是学生对本罪客观方面认定所列举的两个行为方式。
第二章,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界限和区分标准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合同诈骗罪是较为特殊的诈骗罪, 97刑法首次将合同诈骗罪从诈骗罪和分离出来,以独立的罪名定罪量刑。二者都属于诈骗型犯罪,非法占有他人较大数额财产且都是以虚构,隐瞒,欺骗等手段,所以在实践中易混淆,一定要注意区分。
2.1二者的相关界限
本文主要是从(1)主体不同(2)侵犯的客体性质(3)客观表现方式(4)数额标准不同
(1)主体不同 犯罪主体不同,诈骗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单位则不能作为诈骗罪的主体。而在合同诈骗罪中单位和自然人都能成为犯罪主体。
(2)所侵犯的客体不同,诈骗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属于单一客体。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则是多重客体,与诈骗罪一样侵犯了公私财物所有权,不仅如此,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侵犯了我国市场秩序管理制度。最后,也侵犯了根据合同法所规定的国家合同管理制度。二者在这上面有较为明显的区分标准。
(3)客观表现形式不同,两罪的作案手段不同,合同诈骗罪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五种特定的行为方式,概括说来即是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利用合同手段,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这五种行为方式缺一不可,举其一例说明,上文说过本罪的特点就在于“合同”如果没有“合同”则不可能成立合同诈骗罪故本罪的诈骗行为必须体现“利用合同”的客观本质特征,其注重的是以合同形式,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采用与签订、履行该合同直接相关的欺骗手段,主观故意的非法占有,如果未体现“利用合同”这一本质特征 “则很难构成合同诈骗罪。而诈骗罪在主观上与合同诈骗罪主观都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但其手段与作案方法上没有过多的限制和要求,只要客观上属于虚报事实隐瞒和真相 骗取他人较大数额财物的行为,达到主客观相统一即可构成诈骗罪。
(4)数额标准不同 《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

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的高检,高院可以根据本省市的经济状况进行研究讨论从而确定本地区执行刑法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检最高院备案。在合同诈骗罪中有两种情形都应以追诉(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数额在五万至二十万元以上的。通过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合同诈骗罪数额标准是高于诈骗罪的。
通过四个角度来对本罪与诈骗罪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二者区别和界限,这对于本罪的疑难问题解决有着帮助,同时也对本罪定罪量刑有着重大意义。
第三章,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上欺诈的界限区别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存在相似之处,但是二者则是完全不同的违法行为, 法律对于二者也有不同的规定 在实践中这也是一个容易混淆的点当然也属于疑难问题,本文从三个角度对比分析将二者界限区分清楚。
3.1合同民事欺诈的本质
所谓合同民事欺诈是指行为人向对方当事人报告虚假情况,隐瞒真实情况,从而促使当时人基于错误和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下与其订立合同的行为。很明显这是不平等的交易,获取的也是非法利益。其本质上仅仅是违反了我国《民法通则》以及《合同法》中诚实信用原则。
3.2二者主客观的差异 二者的主客观的差异性对于区分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民事欺诈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二者最主要最本质的区别。(1)主观上差异 1,主观目的不同。在合同民事欺诈行为中,当事人采取欺骗的方法使对方当事人产生错误认识,从而自身获得较大的利益就是牟利当然也是非法利益。这是的主观“目的”并不是直接骗取当事人的财物,货款或者定金,而是希望通过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一定方式使合同显失公平有利于自己,从而获取非法利益,虽然有欺诈的故意但是行为人有履行合同的真实意图,显然合同民事欺诈不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在合同诈骗罪中当事人主观目的就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包括货物,货物变卖后的款项还有定金。合同的履行签订并不是关键点,订立合同目的就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故通过比较,合同诈骗罪在主观目的恶性远远高于民事欺诈。2,主观故意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