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传统的会计教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会计教学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是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运用这些知识为企业处理纷繁的财务问题,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教学方法;多媒体;会计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08)12-0098-02
作者简介:韩静(1981-),女,安徽合肥人,财经系教师,从事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
会计学是内容相对复杂而且体系性较强一门课程。
对于没有任何会计实践经验、会计知识近乎空白的初学者来说,这门课程的内容比较抽象难懂。
如果教师讲课时采用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仅仅对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进行概述和简单练习,学生很难直观地把所学的知识与会计实践联系起来,其后果是学生感性认识差,对知识不理解,学习质量难以保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需要不断地创新,包括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理论以及各种创新的相互结合。
只有持续创新和全面创新,才能保持经济的不断发展。
发展知识经济,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传统的会计教学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匮乏的。
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教师更新会计教学理念,进行会计教学方法改革,以减少教学与实务的差距。
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运用这些知识为企业处理纷繁的财务问题,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教师应该探索新的会计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为学生今后更快地适应实际工作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一、了解学生,充分备课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性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如果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而不去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很可能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教学效果就难以理想。
比如说专科及高职的学生,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如本科生,那么讲得太深太快,理论性太强,学生就不会有兴趣学。
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
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也要备学生”。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
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
记得有前辈说过:“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
内容准备充分,思路清晰,加以适当的启发性语言,学生就特别活跃,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相反,没有认真备课,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就不好。
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特别是对会计这门学生不甚熟悉并感到困难的专业课来说至关重要。
二、注意学生反映、提高教学效果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
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
因此上课一定要设
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
上课内容丰富,现实。
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
所以,教师必须每
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
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刚开始接触会计学这门课时,学生会感到既陌生又新鲜好奇,教师尤其要重
视第一堂课,力争在这关键的第一堂课调动起学生学习会计课的热情,使学生对
这门课产生兴趣。
为此,教师要充分投入到教学中,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
的学习气氛,让他们在良好的气氛中受到感染,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一站到讲
台上上课时,教师要面带笑容,说话亲切随和,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带着愉快的
心情学习,也就比较喜欢学这门课了。
有了学习的热情就有了成功的希望。
另外
平时对学生应尽量多鼓励和表扬,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更多的学生在肯定
与鼓励中振奋精神,增加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充满学好会计学课程的信心。
会计学课程对学生一开始产生了吸引力,并不能说他们就会自始至终对此有
兴趣。
当教学内容渐趋复杂不易学懂而上课的形式又比较单调时,吸引力就会减弱。
只有不断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始终吸引学生,充分调动其学习
积极性。
2.启发思维激励法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因素不是自
发形成的,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
如采用计划成本法计算发出材料
的实际成本时,事先列举一例,某企业当期计算有奖金2 000元,要在30名职工中进行分配,问其中10名女职工分多少?学生即刻就能回答上来,先计算每个
职工分配数,再乘以女职工人数即可。
此时,教师可以把话题转向计划成本法计算:全部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要全部材料(本期已发出的和结存的)进行分摊,那么,其中本期已发出部分材料应分摊多少材料成本差异?经过教师启发,学生就
很快掌握了计划成本法。
每次上课的内容中,可以对些简单的内容举例或者提问,学生可以立即做出回应;也可以对一些重点或难点问题事先设问,让学生思考,
带着问题听课,课快结束时,再对问题给予解答,这样做学生会对问题印象更深刻,能调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当然,这也需要学生一定的配合,学
生活跃有时也能引发教师即兴发挥,课讲的更生动。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以加强课堂上教与学的交流,调动联想思维,进行启发
式教学,提高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它在补充新知识方面有板书
无法比拟的好处。
在会计实验课上,会计凭证、账簿操作技能训练和教学实习等
许多方面都比板书直观,学生更容易接受。
但是,较长时间的紧盯屏幕,也容易
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也抑制了教师讲课过程中主观能动
性的发挥,不得不按照课件的思路讲授,很难即兴发挥,否则会导致讲课的顺序
凌乱不堪。
传统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黑板+粉笔+教材+教案,教师使用这些
工具向学生面对面地传授知识,讲授速度较慢,其优点是教师和学生可以面对面
地交流,教师既可以按照备课的思路讲解,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即兴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自由度较大;对于学生而言,由于教师板书需要一定的时间,相
当于给了学生一段思考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理解、消化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而不
是囫囵吞枣地接受。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讲
解逻辑性比较强的内容以及例题时,多媒体翻页太快,学生较难理解,不如板书
能够前后连贯,板书也能适时降低讲授速度,给学生理解的时间,接受效果更好些。
所以教师应该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前提下,不
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对于难以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的教学内容,如
一些即兴补充的内容、举例等就采用板书的方式,并在多媒体教学中采用动画、
提问、停顿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
简单的文字性的概念和定义,采用多媒体教
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模式中,每间隔15~20分钟,就穿插些动画效果的课件内容,而且要反复播放二至三次,以调节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长时间教师讲授。
中间采用提问、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参与到教学中来,采用课
堂互动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
四、结合会计专业特点开展实践教学
会计是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讲授会计基础理论时,涉及到很多账、证、
表的内容。
在这些内容的讲解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下账、证、表的实物,再通过动画演示各自的填制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单项的模拟实习,即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填制相关的账簿、凭证等。
在会计基础课理论教学结束后,学生在进行了单项模拟实习的基础上,还可
以模拟一个经济业务比较简单的企业,以其适量的、较为典型的经济业务,按照
会计核算程序进行系统的综合。
从建账开始到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
记账凭证、登记各类明细账和总账,编制出会计报表,完成了一个会计循环结束。
便于学生完整地了解和掌握会计基础的内容及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加深对会计循
环的理解。
事实证明,会计实践教学一方面使学生对会计兴趣更浓,另一方面学
生也能更扎实地掌握会计知识。
参考文献:
[1] 赵秀茹.改进《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J].职业教育,2006,(12).
[2] 唐际艳.基础会计实践性教学的探讨 [J].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1).
[3] 寿莉,刘文洋.会计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信息,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