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尔滨松花江水环境规划论文

哈尔滨松花江水环境规划论文

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学院民用航空学院专业交通运输班级1434170202学号143417020217姓名程冠乔指导教师刘祚希摘要松花江是东北人民的母亲河,流经我的家乡哈尔滨,但随着东北工业的振兴,哈尔滨地区松花江流域的重工业发展迅速,再加上治理乏力,打击力度不够,哈尔滨地区松花江流域的水污染愈发严重。

至此,本文主要研究松花江哈尔滨段水污染的治理,并结合前辈治理水污染的经验,分析了松花江哈尔滨段水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水污染治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松花江;水污染;水利工程目录1自然地理 (1)2松花江流域概况 (2)3松花江流域面临的主要污染问题 (2)4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 (3)5松花江水污染案例 (3)6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 (4)6.1水利工程 (4)6.2防洪工程 (4)7对松花江哈尔滨段水污染治理提出的建议 (5)7.1应该加强对松花江水体质量的监测 (5)7.2建议农民少使用农药,绿色农业 (5)7.3生活污水合理排放,废水循环利用 (5)7.4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 (6)8结束语 (6)1自然地理位置: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地处中国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

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太平、香坊、动力、平房7个区和阿城、双城、五常、尚志、宾县、呼兰、巴彦、依兰、方正、木兰、通河、延寿12个县(市),总面积5.3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60.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13.84平方公里。

地貌:哈尔滨市地貌为东部、北部呈低山丘陵和西部平原的特征。

地形地貌的总趋势是东高西低,全市总面积中,山地1.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4%;丘陵⒈1万平方公里,占21%;平原2.4万平方公里,占45%。

气候:哈尔滨地处欧亚大陆东部中高纬度,气候类型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在黑龙江省农业气候区划中为松嫩平原东部温暖半湿润区。

其特点是春季气候多变,干燥多风;夏季降水集中,温热湿润;秋季降温迅速,初霜较早,农作物易遭危害;冬季干寒漫长。

年内气温2.3~4.4℃,无霜期119~146天;年降水量一般为495~600毫米,因地形差异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降水多集中在6~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左右,比同纬度其它地区高1~4倍,具有雨热同季特点。

平均日照时数2670小时,年日照率达55~66%,太阳辐射量为111.55千卡/平方厘米,活动积温稳定通过10C o至稳定结束10C o,日期在130天左右,保证率积温在2300C o~2831C o以上,完全能满足一季作物生长的需要。

水文:哈尔滨市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主要有松花江、呼兰河、阿什河、拉林河、牤牛河、蚂蜒河、东亮珠河、泥河、漂河、蜚克图河、少陵河、五岳河、倭肯河等。

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其干流由西向东贯穿哈尔滨市地区中部,是全市灌溉量最大的河道。

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

哈尔滨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1363立方米,特点是自产水偏少,过境水较丰,时空分布不均,表征为东富西贫。

2松花江流域概况松花江流域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北部,流域西部以大兴安岭为界,东北部以小兴安岭为界,东部与东南部以完达山脉、老爷岭、张广才岭、长白山等为界,西南部的丘陵地带是松花江和辽河两流域的分水岭。

流域总面积56.12万2km ,其中平原区面积21.21万2km 、山丘区面积34.91万2km 。

松花江流域水系发育,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0002km 的河流有86条,大于100002km 的河流有16条。

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有第二松花江和嫩江南北两源。

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961亿3m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818亿3m 、地下水资源量324亿3m 、地表与地下水资源不重复量143亿3m 。

松花江流域是我国重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的农业、林业和畜牧业基地。

行政区涉及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和辽宁四省(自治区)的24个市(地、盟)、84个县(市、旗)。

2007年全流域总人口5353万人,国内生产总值9713亿元,工业增加值4476亿元;耕地面积20832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290万亩,粮食总产量5323万吨。

3松花江流域面临的主要污染问题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中国最大的化工企业建在松花江上游。

在吉林市已建成的大批化工等企业排污使松花江水受到严重污染,给松花江的有机污染的消除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吉林市早已兴建工业污水处理厂,利用污水处理厂将化工等企业工业污水进行处理,这对减少松花江的有机污染已起重要作用。

但吉林市污水处理厂除去的有机污染物大多数是易降解或比较容易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而对那些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硝基类化合物,氯苯类化合物的去除率并不高,这些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是松花江有机污染的主要有机毒物。

在第二松花江的松源市和松花江的肇源段面沿江正在采油作业,石油的的污染时刻威胁松花江水质。

支流的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工业城市对水系的有机污染,以及沿江哈尔滨等城市的有机污染物排放都不容忽视。

松花江干流污染主要来自3方面:①第二松花江吉林省工业排污和嫩江齐齐哈尔市及干流的大庆、哈尔滨市等工业排污;而许多企业属于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的高耗水、高排水的产业结构,治理设施薄弱及生产工艺落后是松花江水质污染的主要因素;②沿江河城镇生活排污;③农业灌溉携带到江河中的农药化肥等有毒、有害污水。

4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a.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大流域中下游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共有耕地面积5839万亩,化肥年施用量约203.8万吨,平均化肥施用量为34.9公斤/亩,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5公斤/亩)和世界平均水平(6.3公斤/亩)。

农田退水汇入河流,加剧了流域水污染。

b.工业污染源治理水平低工业废水排放量约占流域内废水总量的40%,并且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石油化工、制药、食品酿造、冶金、造纸等行业是区域内的主导产业,也是污染严重的行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原材料及水资源利用率低,不仅难以实现稳定的达标排放,而且污染应急设施缺乏,容易发生水污染事故。

c.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对环境保护带来不利的影响东北地区是老工业基地,松花江流域长期以来形成了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煤炭、石油等资源开发强度大,利用效率低,污染排放强度高d.环境监测和环保执法监管能力不足松花江流域环境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环境执法能力薄弱,环境违法处罚力度不够。

5松花江水污染案例中国石化集团吉林双苯厂爆炸事件,引发松花江水体严重污染,给松花江两岸工业生产、居民生活造成严重损失。

事故发生前,现场共有原料、产品约为1349.61吨,其中苯358.8吨、硝基苯697.08吨、苯胺77.43吨、硝酸216.3吨。

事故发生后,回收的物料约为337.6吨,其中苯100吨、硝基苯237.6吨。

其余物料通过爆炸、燃烧、挥发、地面吸附、导入污水处理厂和进入松花江等途径损失。

经专家组计算,爆炸发生后,约有98吨物料(其中苯17.6吨、苯胺14.7吨、硝基苯65.7吨)流入松花江。

事故发生后,第一次水体检测结果是硝基苯为1703毫克/升、苯为223毫克/升、苯胺为1410毫克/升,分别超出排污标准851.5倍、2230倍和1410倍这一事件引起国务院和国家环保总局领导高度重视,治理水污染工程已迫在眉睫。

我省应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加大治理整顿力度。

目前松花江两岸设置的化工厂、造纸、糖业、发电等生活中的废水、垃圾、农(水)田当中的废水含农药成份,总排放量在5000万吨,应该全面规划彻底进行整顿,保护松花江水资源6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6.1水利工程规划范围已建大型水利工程有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满井子镇江南村的松花江中下游江段,距哈尔滨市48km,是黑龙江省重点工程。

2008年年底建成,2009年工程开始蓄水,以航运、发电和改善哈尔滨市水环境为主,同时具有交通、水产养殖和旅游等综合利用功能。

枢纽坝线总长3249.8m,正常蓄水位116m。

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是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平面布置见图1。

该工程使松花江哈尔滨段枯水期水位基本能保持在116.00m左右,改善了航运条件、水利灌溉;由于水位抬升,原本退化裸露的沼泽湿地得到较好的水源补给,尤其回水区滩涂大量淹没,沼泽湿地得以自然恢复,从而改善了沿江生态景观。

这些都为沿江地带的振兴和发展带来了机遇。

然而枢纽投入运行后水文、水力参数的变化对洄游鱼类等生物带来了负面影响,易造成遗传隔离;流速变缓增加了水体水质恶化及富营养化的风险。

6.2防洪工程主城区在松花江南岸,人口密集、商贸发达的道里、道外和太平区以及正开发建设的群力地区,地面高程较低,直接受洪水威胁。

松北新区是哈尔滨未来50a发展的主要城区,地面高程多在118m左右,地势低平,全在洪水威胁之下。

哈尔滨市防洪工程包括加高加固堤防,哈尔滨公路大桥、滨洲、滨北铁路桥扩孔、北岔河道疏浚,河道滩岛整治等。

松花江北汉开挖泄洪渠段疏浚已完工,松花江北岸防洪抢险通道正在建设。

按照哈尔滨市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松花江北岸及呼兰河两岸将建成生态园林新城区,以湿地公园为主的生态系统廊道,至2020年,松北区防洪标准提高到200a一遇,呼兰河防洪标准提高到100a 一遇,完成百里生态长廊,万顷湿地建设的宏伟目标。

7对松花江哈尔滨段水污染治理提出的建议7.1应该加强对松花江水体质量的监测在地表水环境监测方面,每周对沿江的集中式引用水源地水质进行监测分析;在化冰期,每日在各例行监测断面采集地表水和集中式引用水源地水样,分析苯和硝基苯含量;在地下水环境监测方面,对事故发生点下游沿江各地地下水水质实行周报制度。

在土壤、农产品及空气质量监测方面,应分别于春耕前第一次农灌后和第一次农业收获之后采集典型用地土77壤进行全面分析。

此外,要做好春季江面解冻时的水质监测工作,确保饮用水安全,并及时向社会发布关监测信息。

要对松花江沉积物样和水生生物样进行全面分析,准确地掌握松花江的水质污染状况,为松花江水污染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7.2建议农民少使用农药,绿色农业建立生态农业工程。

可用生物肥料替代化学肥料。

世界各国都在开发利用空气重的固氮蓝作为水稻肥料,印度已向全国8000万顷稻田施用生物肥料。

全面施用有机肥,做到秸秆100%还田,也是一种好方法。

农家肥不但经济,还能改变土壤的板结,恢复地力。

也可以用生物农药取代化学农药,用基因工程开发抗虫害的作物新品种。

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生态农业新技术,以彻底根除化肥、农药对水资源的污染。

7.3生活污水合理排放,废水循环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是解决城镇水污染的重要手段,经过处理净化后的城市废水清、污分离,再生与回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