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例分析题1

病例分析题1

☆考试资料 注意保密

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核

病例分析站病历资料

站点监考人员:

站 点 负 责 人:

考 试 时 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教部印制

二○一一年六月

病例分析题一

患者,女性,49岁,农民,因腹部突发剧烈疼痛4小时急诊入院。

患者近5个月来常感上腹饱胀、隐痛,并有乏力,易疲倦,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约10kg。在个体诊所疑为“胃病”,给服胃舒平、阿托品等药物无好转。近1月来,进食后上腹饱胀不适加重,尤以下午和晚上较重,常有呕吐,呕吐物多为宿食和胃液,量多,酸臭,无胆汁,呕吐后上腹饱胀明显减轻。偶尔有黑便,在附近个体诊所给予对症处理,疗效欠佳。4小时前进食后突然上腹剧烈疼痛,呈刀割样持续性剧痛,难予忍受,疼痛迅速蔓延至脐周、右侧腹部,以后逐渐波及整个腹部,疼痛并向左肩部放射。痛后曾呕吐1次,为食物残渣,无胆汁,量约300ml。起病后未解大小便。

个人史、月经史及家族史均无特殊记载。

查体: T 36.5°C,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8kPa。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呈卷曲位,消瘦,面色苍白,痛苦表情,大汗淋漓,不断呻吟。皮肤、巩膜无黄染。左锁骨上窝可扪及蚕豆大小及豌豆大小的淋巴结各一个,质地硬尚可推动,无压痛,颈软,甲状腺不肿大。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呈舟状腹,腹式呼吸运动消失,全腹肌紧张,呈“板状”硬,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以上腹部最为明显,且在上腹部隐约扪及一肿块,边界不清,胃区有轻度振水音,肺肝界消失,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直肠指诊未扪及肿块,但指套有“柏油样”黑便。

请你总结病史特点,提出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制定诊疗计划。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病例特点总结归纳准确、条理清晰(4分)

(1)女性,49岁农民,近4个月上腹饱胀,隐痛、乏力,纳差, 消瘦,服胃舒平、阿托品等无效;

(2)近1月进食后上腹饱胀,下午或晚上较重,呕吐宿食,酸臭无胆汁;

(3)上腹部突发剧烈疼痛4小时疼痛呈刀割样,持续性剧痛难忍,并迅速蔓延至整个腹部;

(4)患者呈蜷曲卧位,痛苦表情,大汗淋漓,不断呻吟;

(5)腹式呼吸消失,全腹呈“板状”腹,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以上腹部最为 明显;肝浊音界消失,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

二、诊断及诊断依据(6分)

1.诊断:(1)胃窦癌合并幽门梗阻

(2)胃窦癌穿孔

(3)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2.诊断依据:

1)胃窦癌合并幽门梗阻:

(1)女性,49岁农民,近4个月上腹饱胀,隐痛、乏力,纳差, 消瘦,服胃舒平、阿托品等无效

(2)近1月进食后上腹饱胀,下午或晚上较重,呕吐宿食,酸臭无胆汁;

(3)偶有黑便;

(4)消瘦、面色苍白;

(5)左锁骨上扪及肿大淋巴结;

(6)腹部呈舟状腹;

(7)左上腹可扪及一肿块,边界不清;

(8)胃区有轻度振水声。

2)胃窦癌穿孔合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1)上腹部突发剧烈疼痛4小时;

(2)疼痛呈刀割样,持续性剧痛难忍,并迅速蔓延至整个腹部;

(3)患者呈蜷曲卧位,痛苦表情,大汗淋漓,不断呻吟;

(4)腹式呼吸消失,全腹呈“板状”腹,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以上腹部最为 明显;

(5)肝浊音界消失,有移动性浊音;

(6)肠鸣音消失。

三、鉴别诊断: (5分)

(1)溃疡病穿孔合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2)急性胆囊炎穿孔合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3)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4)急性胰腺炎

(5)急性阑尾炎穿孔合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四、进一步辅助检查:(2分)

(1)急诊腹部立位X片

(2)查血常规、生化、三项凝血试验

(3)交叉合血试验(备血)

五、治疗原则:(3分)

经术前充分准备后行急诊手术,术中根据探查情况而决定手术方式:姑息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胃空肠吻合,腹腔引流术。

病例分析题二

患者, 女性, 24岁,农民, 已婚, 重庆市人,因右下腹持续性疼痛1天余, 加重2小时,今日上午急诊入院。

缘于昨日凌晨5时许出现上腹部不适逐渐变为持续性疼痛,疑为胃痛, 自服1粒普鲁苯辛及2片胃舒平未见缓解,起床后坚持操持家务,未进食。至中午腹痛转移至右下腹,仍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疼痛不放射, 轻度恶心,曾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量不多,呕吐后腹痛并未减轻,未进晚餐, 因腹痛而睡眠不佳。今晨起床后排便1次,黄色软便,无脓血及粘液,无肛门坠胀及里急后重感,小便正常,无尿频、尿急及尿痛等症状。解大便后腹痛未缓解。2小时前腹痛加重难忍,自觉有低热,遂来院就诊。既往无类似腹痛史,曾有胃痛史近2年,服普鲁苯辛及胃舒平可缓解。月经正常,14岁3-4 /28-30两周前曾来月经1次,无妊娠及生育史。亦无外伤及手术史。

查体:T37.8°C, P90次/分, R20次/分, BP14/8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查体合作,痛苦表情。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五官无特殊,颈软,甲状腺不肿大。胸部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晰, 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齐,心率90次/分,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详见外科情况。脊柱、四肢无畸形,各关节活动正常,生理反射正常存在,无病理反射。

外科情况:腹部平坦,腹式呼吸存在,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尚软,右下腹有明显肌紧张、固定性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明确肿块, 肝浊音界存在,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稍活跃,无气过水声及金属音。结肠充气试验阳性,闭孔内肌试验阴性,腰大肌试验阴性。肛门指诊,直肠右前壁有明显触痛。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9X109/L,中性89%,淋巴11%,尿常规(一)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病例特点总结归纳准确、条理清晰(4分)

1.女性, 24岁,右下腹持续性疼痛1天余加重2小时;

2.先为上腹部不适,疼痛,后转移至右下腹)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无放射;

3.轻度恶心,并呕吐2次,发病后大小便正常;

4.月经正常,14岁3-4 /28-30两周前曾来月经1次,无妊娠及生育史;

5.右下腹明显肌紧张、固定性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肿块;

6.肝浊音界存在,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稍活跃,无气过水声及金属音;

7.结肠充气试验阳性,闭孔内肌试验阴性,腰大肌试验阴性;

8.肛门指诊,直肠右前壁有明显触痛;

9.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9X109/L,中性89%,淋巴11%,尿常规(-)。

二、诊断及诊断依据(6分)

(一)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二)诊断依据:

1.右下腹持续性疼痛1天余加重2小时;

2.转移性右下腹痛(先为上腹部不适,疼痛,后转移至右下腹)为持续性疼痛 并逐渐加重,无放射;

3.轻度恶心,并呕吐2次;

4.右下腹明显肌紧张、固定性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肿块;

5.结肠充气试验阳性 ;

6.肛门指诊:直肠右前壁有明显触痛;

7.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明显增高,尿常规(一)。

三、鉴别诊断:(5分)

1.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消化性溃疡穿孔);

2.右尿路结石(肾或输尿管结石);

3.右宫外孕(右侧异位妊娠);

4.右卵巢破裂(黄体或滤泡破裂);

5.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 ;

6.右侧急性输卵管炎 ;

7.急性盆腔炎 ;

8.美克耳氏憩室炎或穿孔 ;

9.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10.回盲部克隆氏病;

11.回盲部肿瘤 ;

12.低位胆囊炎 ;

13.右下肺炎或胸膜炎。

四、进一步辅助检查:(2分)

三项凝血试验、妇科会诊排除妇科情况。

五、治疗原则:(3分)

1.禁食;

2.输液 ;

3.抗感染 ;

4.作好术前准备工作(出疑血时间、皮试、备皮等);

5.急诊行阑尾切除术。

病例分析题三

患者, 男性, 43岁, 已婚, 驾驶员 ,重庆沙坪坝区人。因反复上腹部疼痛2年余,剧烈疼痛4小时

而于2004年3月26日上午7.30急诊入院。

患者自2002年初因工作劳累,进食不当而出现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胀痛,并向右腰背部放射,无畏寒、高烧、恶心、呕吐,自服2粒普鲁苯辛药片后逐渐缓解,此后常因工作劳累,饮酒或进油腻食物后发病,每次发病服普鲁苯辛药片可缓解,严重时需注射1支阿托品方能奏效医务室曾给服三九胃泰、甲氰咪呱、胃舒平等药物,效果不明显,仍不时上腹不适或持续性胀痛。昨晚单位请客吃“老鸭汤”,因饮酒及进食过多后,睡眠欠佳, 凌晨3时许,出现上腹部疼痛,曾呕吐2次, 为大量食物残渣,吐后疼痛未缓解,并向首右上腹转移,呈持续性胀痛,逐渐加重,并向右腰背部放射,服普鲁苯辛2未缓解,至医务室注射1支阿托品,腹痛有所减轻,但仍有疼痛,故来我院急诊。平素身体健康,年轻时曾偶有胃痛,反酸、嗳气、烧心等症状,注意饮食及服抗酸药物后己治愈,至今未再出现上述症状。无呕血、黑便史,大小便正常,个人史及家庭史均无特殊记载。

体格检查:T 37.5°C, P 90次/分, R 20次/分, Bp14/8Kpa,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体型稍胖,查体合作,痛苦表情,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五官检查无特殊,颈软,甲状腺不肿大,胸部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齐,心率90次/分,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详见外科情况。脊柱四肢无畸形,各关节活动正常,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正常存在,无病理反射。

外科情况:腹部稍胀,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式呼吸存在。上腹部有轻度广泛压痛,右上腹有明显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莫菲氏征阳性,因腹壁厚及腹肌紧张未扪清有无包块,肝、脾触诊不满意,肺肝界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右上腹及肝区有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稍减弱, 无气过水声及金属音。

化验检查:Hb12g/L , RBC3.82X1012/L ,WBC14.5X109/L ,N86%,L14%。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病例特点总结归纳准确、条理清晰(4分)

1.患者, 男性, 43岁;

2.反复上腹部疼痛2年余,剧烈疼痛4小时;

3.常因工作劳累,饮酒或进油腻食物后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胀痛,并向右腰背部放射,无畏寒、高烧;

4.此次发病因吃“老鸭汤”、饮酒及过饱后发作,伴呕吐,疼痛向右上腹转移,呈持续性胀痛并逐渐加重;

5.体格检查:痛苦表情,皮肤巩膜无黄染,上腹部有轻度广泛压痛,右上腹有明显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莫菲氏征阳性;

6.WBC14.5X109/L ,N86%,L14%。

二、诊断及诊断依据(6分)

(一)初步诊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二)诊断依据:

1.反复上腹部疼痛2年余,剧烈疼痛4小时 ;

2.进食不当而出现上腹部持续性胀痛,向右腰背部放射 ;

3.饮酒或进油腻食物后发作,服解痉剂可缓解 ;

4.吃“老鸭汤”、饮酒及过饱后发作,伴呕吐,疼痛向右上腹转移,呈持续性胀痛并逐渐加重;

5.右上腹有明显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莫菲氏征阳性 ;

6.白细胞总数,中性白细胞明显增高。

三、鉴别诊断(5分)

1.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2.急性胰腺炎

3.急性胆管炎或胆管结石

4.高位阑尾炎

5.右肾结石

6.右半结肠(肝曲)肿瘤

7.右下肺炎或胸膜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