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宜兴紫砂壶
杨逸文
(江苏宜兴,214221)
摘要:笔者认为一件紫砂艺术品工艺质量优劣和艺术价值高低,取决于作者艺术修养的水平,操作的熟练程度及制作实践经验
的丰富成份,特殊的作品必须用特殊的窑具来保证完好的烧成。 关键词:紫砂:艺术:花货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lOO8-4428(2o13)11-1 58-01
紫砂作为我国独特的民间传统艺术,有着“紫玉金砂”的美称。近
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鉴赏能力的提高。“人间珠
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紫砂,作为一种Et常用具,白问世 以来就师法自然,工艺技法不断提高。紫砂花货作为宜兴紫砂T艺的
一个重要门类,是对动植物自然形态的真实写照,更具亲切感、真实
感。紫砂壶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蜚声海内外,成为人们竞相购置的一
种商品。壶体表面的七凹八凸、生动别致。从宜兴紫砂早期的残器中 不难发现有很多仿生形象作品,如狮、虎、羊头、龙兽之类的捏塑作为
紫砂壶的嘴、盖、把、钮等附件形来自大自然,是将古老的银杏树杆 的瘿结捏塑成壶形,其表面是树皮纹理,并留有丰富的指纹,整个体
形完美大方,质朴苍古,嘴把有天然妙成之趣,显示了最原始的手T
艺制品的韵味。这把壶的设计带4作完全符合现代工艺美术的设计理 论, ̄-f}y生典范作品。供春壶的问世,为紫砂花货的造型艺术开创了
先河,因此,前人早就称颂其为“脱尽人巧殊众丁,神T鬼斧难雷同” 的艺术珍品,在紫砂花货的发展历史上起到了良好的开端作用。
从近现代史七,自20世纪20年代起,宜兴紫砂业开始恢复和发
展。由当时的老艺人和艺徒运用。 十和工艺的才智,生产了用于做茶 叶用的器具,这一时期虽然茶具上没有太多的创意,但在陶瓷T业和
设计上却仍有可圈可点之处。化工用的波纹板滤陶,黄釉啤酒杯,墙 面装饰砖等,只有少量茶器销往日本及台湾香港地区。但到了“文化
大革命”时,紫砂茶具作为高雅艺术品,受到了冷落,中高档茶具降价
出售,部分转产工业陶,从1976~1981年,紫砂壶的生产出现了文革 后新的艺术高峰,也是明清以来的一个新高峰。这一时期,恢复了对
名人名作及精品的保护和宣传汪寅仙大师曾说:“自然界有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创作源泉。”粉碎“四人帮”以后,紫砂外销市场逐
渐恢复,紫砂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时机。顾景舟、徐汉棠等所制作品被 轻_T部及故宫博物院收藏。从那开始直到现在,宜兴紫砂壶一直发展
顺利,整个行业呈现着欣欣向荣的景象。 紫砂壶的创作与紫砂花货的创作更为密切。紫砂花货的创作就
是对自然界中物体的形态进行去粗取精,“花货”简单说就是用提炼
取舍的艺术手段,并进行艺术上提炼加工,使之升华为高于生活的高
雅艺术品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表现自然形态中富有美学价值的 部分,并符合功能合理,视觉美观和使用安全的实用原则,或者在几
何形体上运用雕镂捏塑,将自然形态变化为造型的部件,如茶壶的嘴 把和的子。如“供春树樱壶”,据说是借鉴古老银杏树树十上的樱结,
捏塑成壶形,这是文献记载的最早一把“花货”。其他传统器形如“鱼 化龙壶”、“松竹梅壶”等,均是花货造型的代表品种。认真观察自然界 物体的形态,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经过艺术加T和提炼,使之
一158 成为原于生活丽高于生活的艺术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在创作过
程中,必须注意艺术上的变化统一,如据传为明代时大彬做的“印包 壶”,壶体为内结一枚方印,用布包扎,形体饱满挺括,有些布纹褶皱
也反映 质感,韵味怡人;陈呜远的“南瓜壶”以瓜为壶的主体,瓜柄 为壶盖,瓜叶卷成嘴,叶脉滕纹刻画生动,制作精细,雅俗共赏。紫砂
花的货创作必须选用_上等的紫砂原料,紫砂花货的发展,一方面与宜 兴拥有独特的紫砂原矿泥有紧密关系,更重要的是与历代艺人所创
造的宝贵经验和精美作品密不可分。合理的原料制作,精细的制作技
艺以及土与火的交融等过程。宜兴紫砂原料主要有紫泥、本山绿泥、 红泥三种,这三种泥料可单独使用,也可根据作品需要相互搭配,可
呈现多种泥色。由于原料矿区和矿层分布的不同,配比的不同以及烧 成时温度气氛不同,形成了最后作品也能呈现不同的丰富的色泽。这
是—个紫砂花货制作者必须掌握的。缺一不行。—件完美的紫砂花货 的创作者,必须要有—个完美的创作构思,掌握传统的制作技法。紫
砂花货的成型制作方法和紫砂其他器皿的成型方法基本一致但是在
创作自然形象造型时,宜以竖身筒加捏塑的方法制作雏形,然后加以 雕镂、捏塑、堆贴,再加附件装饰。
笔者认为一件紫砂艺术品T艺质量优劣和艺术价值高低, 取决于作者艺术修养的水平,操作的熟练程度及制作实践经验
的丰富成份,特殊的作品必须用特殊的窑具来保证完好烧成,加 之认真揣摩和与烧窑师傅交流,方能展示出泥土与火焰艺术的
自然天成.显示出紫砂花货特有的形象美和造化美,还原自然界
丰富多彩的和谐生活。花货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且还 具有较高的欣赏及收藏价值。每一件紫砂作品,虽然需运用较多
种通用工具,但必须根据艺术造型制作一些专用具,做到因壶制 宜,因材施T。通过多年的创作摸索,把握合适的烧制温度。烧成
是宦兴紫砂的最后一道重要环节,尤其是作为一件上乘的宜兴 紫砂花货,前期制作已付出了作者辛勤的汗水和心血,最后的环
节必须注重烧制的适温。坯件的装烧要放置合理的窑位,控制火
候的温度,掌握温差的适度,才能使原料发色效果恰到好处。
参考文献:
『1]《中国Z--艺关术史》 州.2008. 曲延波.中国明清紫砂壶艺鉴赏D】.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p1于川.紫砂壶把玩与鉴赏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7
I4】周高起.《阳羡茗壶系》.
吴骞.《阳羡名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