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面养护

路面养护


公路技术状况评价(MQI)
路面是公路技术状况评价的核心内容,而且也只 有路面部分的各项技术指标能被快速、准确和自动化 地采集。 路面在国外许多国家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占有 70%以上的比重,几十年来,国内外研究机构的主要兴 趣是对不断发展的路面检测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与开发。
公路技术状况评价(MQI)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 路面损坏状况评价(PCI)
路面损坏可用传统的方法人工调查,也可以通过多功 能路况快速检测系统(CiCS)设备自动检测。采用自 动化快速检测设备检测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表 面损坏时,从效率和效益角度考虑,必须使用如路面 损坏识别系统(CiAS)等的机器自动识别技术。
RD RDa RDb
路面车辙深度(Rutting Depth,mm); 路面车辙深度参数,采用20 mm; 路面车辙深度限值,采用35 mm。
路面车辙评价模型。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 路面车辙评价(RDI)
为了应对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不断出现的路面车 辙问题,《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将路面车辙列为 独立的检测指标,路面车辙用路面车辙深度指数 (RDI)评价。与此同时,在实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 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定时,路面车辙损坏不再重复 计算。
评价模型的参数选取,参考了我国重要的科研成果和 公路实验结果,考虑了不同公路等级、路面类型、地 区条件和装备水平等因素差异,力图通过模型结构的 科学性和模型参数的合理性设计,使公路技术状况评 价模型能适应我国不同省市、不同公路的技术状况评 定工作。
公路技术状况评价(MQI)
MQI wPQI PQI wSCI SCI wBCI BCI wTCI TCI
wPQI wSCI wBCI wTCI 路面使用性能PQI,权重70%; 路基技术状况SCI,权重8%; 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BCI,权重12%; 沿线设施技术状况TCI,权重10%
公路技术状况评价(MQI)
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包含路面使用性能、路基 技术状况、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和沿线设施技术状况 四部分内容。 上述四部分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属性上都有本质的 差别,将属性不同的四部分内容结合在一起用一个指 标表示,完全出于管理上对公路技术状况整体评价的 需要。
前言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的关键技术是评价模型构造的 科学性、模型参数选取的合理性和评价方法的适应性。 为了提高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技术的科学性和先进 性,在充分考虑我国现实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检测手 段、装备条件和发展方向情况下,《公路技术状况评 定标准》吸收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的研究成果, 引进了基于新型检测技术及装备的评价模型和评定方 法。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 路面行驶质量评价(RQI) 调整后的行驶质量评价模型(RQI) 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我国公路路面铺筑技术的进步和公路用户对 道路整度期望水平的提高。
RQI与IRI对应关系。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 路面车辙评价(RDI)
100 a0 RD RDI 60 a1 (RD RD a ) 0 (RD RD a ) (RD a RD RD b ) (RD RD b )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 路面行驶质量评价(RQI) 在《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检评方法》中,IRI 4.0 和 IRI 6.0分别被定义为优和良。随着我国公路管理 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公路养护技术能力的逐渐提高, 标 准将优和良对应的道路平整度分别提高到IRI 2.3和 IRI 3.5(高速一级公路)和IRI 3.0和IRI 4.5(普 通公路)。
第三章 路面养护
第一节 概述

路面养护是公路养护工作的中心 环节,是养护质量考核的首要对象 。
一、路面养护的目的

路面保持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使路面结构具有足够的抗疲劳强度以及抗老化 形变累积的能力,确保其耐久性,并使路面平 整、完好,路拱适度,排水畅通,行车顺适、 安全;提高高其技术状况。
桥隧构造物扣分标准。
桥隧构造物状况评价(BCI)
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评定内容包括桥梁、隧道和涵洞, 所需数据为《公路桥涵养护规范》和《公路隧道养护 技术规范》评定的技术等级。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 (BCI)评定的前提是桥梁、隧道和涵洞技术等级评 定数据有效且准确。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 路面损坏状况评价(PCI)
PCI 100 a0DRa1
DR 100
DR
w A
i 1 i
i0
i
A
Ai A
路面破损率(Pavement Distress Ratio),为 各种损坏的折合损坏面积之和与路面调查面积 之百分比(%); 第i类路面损坏的面积(m2); 调查的路面面积(m2)。
SFC 横向力系数(Side-way Force Coefficient); SRImin 标定参数,采用35.0。
路面抗滑性能评价模型。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 路面抗滑性能评价(SRI)
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与横向力系数(SFC)的特 征数据对应关系。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 路面结构强度评价(PSSI) 路面弯沉是路面结构强度的函数,路面结构强度通过 路面回弹弯沉用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评价。
100 RQI 1 a0e a1IRI
IRI a0 a1 国际道路平整度指数(m/km); 高速和一级0.026,其他公路0.0185; 高速和一级0.65,其他公路0.58。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 路面行驶质量评价(RQI)
公路的用户对不同等级的公路有不同的行驶舒适性要 求和期望。根据公路实验和统计数据,标准分别为高 速公路(一级公路)和普通公路确定了不同的RQI模 型参数。
路基状况评价(SCI)
路基技术状况用路基技术状况指数(SCI)评价。
SCI w ( i 100 GD iSCI )
i 1
8
GDiSCI 第i类路基损坏的总扣分(Global Deduction), 最高分值为100; wi 第i类路基损坏的权重。
路基损坏 扣分标准
路基状况评价(SCI)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横向力系数(SFC)要利用大型检测设备独立检测,由 于不能与路面表面损坏指标一起检测,由此增加了路 面检测装备配置与检测的成本。为了控制横向力系数 (SFC)的检评成本,标准规定仅检评高速公路和一级 公路,并且将检测周期定为二年一次。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 路面损坏状况评价(PCI) 路面损坏包括裂缝、坑槽、沉陷和松散等各种表面破 坏和损伤。路面表面各种类型的损坏通过其对路面使 用性能的影响程度加权累积计算换算损坏面积,换算 损坏面积与调查面积之比(路面破损率),可直接用 来衡量路面的损坏状态,也可通过路面损坏状况指数 (PCI)来评价路面表面的技术状况。
我国许多省市的国省道,尤其是高速公路已经使 用了路面管理系统(CPMS )。为了节省管理资源,把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工作与CPMS 公路养护决策工作有效 衔接,应将 MQI评定路段的长度与 CPMS管理路段划分 结合起来。 在确定MQI路段长度时,应处理好路面类型、交通 量、路面宽度和养管单位变化处的非整桩号路段,在 上述因素的变化处,MQI基本评定单元的长度不受 1000m限制,但路段长度应遵守一般不小于100m、不大 于2000m的管理规定。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 路面行驶质量评价(RQI) 车辆行驶的舒适性能,可通过道路平整度指标评价, 在研究路面管理系统时,研究人员建立了道路平整度 与行驶舒适性的关系,提出了行驶质量指数(RQI) 模型。
RQI
100 1 a0e a1IRI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 路面行驶质量评价(RQI)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标准对不同类型的路面,规定了不同的技术指标。 其中,沥青路面采用了路面损坏、道路平整度、路面 车辙、抗滑性能和结构强度五项技术指标;水泥混凝 土路面采用了路面损坏、道路平整度和抗滑性能三项 技术指标;砂石路面只采用了路面损坏一项技术指标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所有指标通过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反映路面的 整体使用性能:
二、路面养护的要求

(1)处治病害 (2)提高平整度和抗滑能力。 (3)确保路面的耐久性。 (4)防止环境污染。
三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路基状况评价(SCI ) 桥隧构造物状况评价(BCI) 沿线设施状况评价(TCI)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 公路技术状况评价(MQI)
为反映不同类型损坏的影响程度,标准在路基(沿线 设施)中引进了权重参数。SCI(BCI 和 TCI)损坏 扣分值确定的主要依据是抽样调查和专家调查。
桥隧构造物状况评价(BCI)
桥梁、隧道和涵洞技术状况用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指 数(BCI)评价。
BCI min( 100 G来自iBCI )GDiBCI 第i类构造物损坏的总扣分,最高分值100; i 构造物类型(桥梁、隧道或涵洞) 。
公路技术状况评价(MQI)
利用MQI评价公路技术状况的基础是基本评定单元或路 段。 标准规定MQI基本评定单元为1000m,取1000是 为了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与我国各级公路较为完善的 里程桩系统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已有的定位资源,使 MQI数据检测与技术状况评定有可靠的参照系统。
公路技术状况评价(MQI)
PQI wPCI PCI wRQI RQI wRDI RDI wSRI SRI
wPCI wRQI wRDI wSRI 路面损坏(PCI)的权重; 道路平整度(行驶质量,RQI)的权重; 路面车辙(RDI)的权重; 路面抗滑性能(SRI)的权重。
相关主题